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基于循环经济的湘西州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04 09:38
【摘要】:湘西州地处湖南省西北部,是我国重点生态区域。该州属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特别是其农业经济,长期未能摆脱传统粗放型农业发展模式。整体而言,生产力水平不高,产品深加工较少,农业废弃物重复利用极少,农业资源破坏及浪费现象严重。转变农业发展观念,走生态经济、绿色经济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对于湘西州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从经济总量、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环境等角度对湘西州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地具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基础,具有良好的政策和宏观环境,也存在认识不足、经济发展条件落后、农业结构不合理、生产力效率不高、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程度较高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在发展农业自身内循环的同时休闲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的自我循环为主模式模式、注重扶持农产品加工相关企业发展的加工业带动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以及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再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间协同循环发展模式等三个可供湘西州选择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根据县市间的区域差异,指出龙山县、永顺县和古丈县适合于自我循环为主发展模式,泸溪县、花垣县和保靖县适合于加工业带动循环发展模式,吉首市和凤凰县适合于产业间协同循环发展模式,并采用熵权法对不同发展模式的效益进行评价和横向比较分析,最后从坚持“3R”原则、实现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结合、大力发展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快战略转型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发展地区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地区发展条件、改善环保技术的创新和利用环境、大力倡导社会绿色消费观。
[Abstract]:Xiangxi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of Hunan Province, is a key ecological region in China. The state is a typical old and poor area with poor edge, and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relatively backward, especially its agricultural economy, which has been unable to get rid of the traditional extensiv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model for a long time. On the whole, the level of productivity is not high, the deep processing of products is less, the reuse of agricultural waste is rare, and the phenomenon of destruction and was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is seriou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Xiangxi to change the concept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ake the path of ecological economy and green economy, and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ircular econom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ditions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in Xiangxi from the angles of total economic volume,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tc.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local economy has the economic basis of developing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Having a good policy and macro environment, there are also problems in such aspects as lack of understanding, backward condition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unreasonable agricultural structure, low productivity efficiency, and high degree of dependence on natural condition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elf-circulation mode of the coupling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while developing the internal circulation of agriculture itself, and puts forward the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 driven by the processing industry, which pays attention to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related 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counties and cities, there are three modes of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that can be selected for Xiangxi state, such as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deep process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nd sightseeing agricultur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It is pointed out that Longshan County, Yongshun County and Guzhang County are suitable for self-circulation development mode, Luxi County, Huayuan County and Baojing County are suitable for promoting recycling development mode of processing industry, and Jishou City and Fenghuang County are suitable for inter-industry synergistic circulation development model. The entropy weight method is used to evaluate and analyze the benefits of different development models. Finally, the combination of economic effect and ecological effect is realized by adhering to the "3R" principle,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alent training are vigorously developed. We should speed up the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and optimize the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develop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perfect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create regional development conditions, improve the innovation and utilization environ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ies, and vigorously advocate the concept of social green consumption.
【学位授予单位】:吉首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7;F323.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宗禾,邢正翔;循环经济在发达国家[J];可再生能源;2004年04期

2 陈良,教授;循环经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农村经济;2004年09期

3 林青,刘进梅;循环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04年06期

4 宗禾 ,邢正翔;循环经济 生生不息[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4年09期

5 孙顺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探究[J];生态经济;2004年11期

6 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J];当代生态农业;2005年Z2期

7 解振华;求真务实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年02期

8 张秉福;循环经济若干问题探析[J];农场经济管理;2005年04期

9 李艳霞,辛展梅;循环经济及其必然性[J];生态环境;2005年02期

10 江少俊;循环经济在养殖业中的实施与思考[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A];中国造纸工业循环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朱庄瑞;田乃信;;我国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建议[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3 常贺中;;天津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生态文明的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4 段世昕;;循环经济的发展取向探索[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5 刘景洋;乔琦;;循环经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试点城市比较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6 钱易;;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A];《中国的绿色的发展道路——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谢洪;任克秀;;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A];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钟泉泉;;对完善循环经济制度的几点思考[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罗海藩;;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县域经济新跨越[A];湖南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突破传统观念,科学发展循环经济[A];老专家2008年建言献策选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吕福明;循环经济富山东[N];中国环境报;2005年

2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局副局长 永 红;发展循环经济促区域经济发展[N];中国环境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世东 周雁凌;受到的是鼓舞坚定的是信念[N];中国环境报;2005年

4 庞海滨;切忌将循环经济口号化和标签化[N];中国环境报;2005年

5 记者 翁浩;推动政策研究 发展循环经济[N];中国环境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叶文建;厦门人大出台决定保障循环经济发展[N];中国环境报;2005年

7 记者 王亚京;专家聚议循环经济[N];中国环境报;2005年

8 王新程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社长;循环经济对环保的理论贡献[N];中国环境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黄亮斌;湖南推广循环经济榜样引路[N];中国环境报;2005年

10 帅 明;“循环经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由之路[N];中国海洋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伟;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黎雪林;我国循环经济的系统分析、评价与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3 曹旭;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区域效果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4 冯南平;循环经济的若干运行模式及其政策支撑体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5 王晶;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运行机制、模式及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李岩;日本循环经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李长友;我国循环经济的法制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沈铁冬;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配套措施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9 鹿彦;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实现路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泽宇;海洋循环经济发展机制与布局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振秋;我国向循环经济转型之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2 赵丽勇;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及途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刘银妹;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技术链初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4 和娟;促进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府经济激励机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5 李高阳;论循环经济的法治化[D];黑龙江大学;2007年

6 伊亚奇;中外循环经济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7 周小桃;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8 袁兰静;循环经济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周芳;基于制度创新的循环经济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刘燕平;中国循环经济现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634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1634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7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