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都市农业应加快农业技术创新
本文关键词:发展都市农业应加快农业技术创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发展都市农业应加快农业技术创新
日期:2008-05-21 作者:王波 来源:
发展都市农业应加快农业技术创新
1、发展都市农业必须加快农业技术创新
都市农业分布于城市建成区内部和附近的周边地区,其布局具有圈层性和放射状相互交织的网络特征,功能上具有促进经济发展、满足市民需求,提高城市质量、改善城市环境等作用,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土地级差地租的作用,以及大城市科技和人才的资源优势,都市农业必然是高度集约型农业,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工程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从基础设施、生产、系列加工、流通、管理等各方面,形成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精准农业体系,传统农业的粗、脏、累形象将被一种全新的细、净、雅的都市农业形象代替,以充分发挥其生态、服务、观光、休闲、科技示范、教育等社会文化方面的功能。都市农业高度集约化的特征,要求广泛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主要以科技进步促进都市农业的发展,使城市农业地区成为应用农业高科技的先导区和示范区。
生产力是一个内在联系十分密切和复杂的系统或体系,处于生产力系统中第二个层次的科学技术,在整个生产力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科学技术可以通过自己的渗透功能,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素质,从而对生产力状况发生影响。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可以通过自己的渗透功能,直接影响生产力系统中的组合性因素,从而对生产力水平状况发生影响。20世纪40年代以来,在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中,科学技术的贡献大大超过了劳动和资本;在推动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劳动方式的变革上,科技进步因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推动劳动资料的发展,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并提高人们对它的利用程度上,科技因素的作用为其他生产力要素所不能替代。
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稳步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我们采取各种措施推动农业技术创新,要以知识为基础,通过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改善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和产出效益,不断增进农业发展水平。
发展都市农业必须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具体而言,应注意以下基本方面的创新和建设:①农业装备科技化。都市农业属于现代农业,都市农业的装备则越来越依赖于农业外部,依赖于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发展都市农业,必须加快农业技术创新,要以高技术化和信息化为目标,在工业装备农业的基础上,用知识来装备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设备的技术含量,实现资本对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的双重替代。②生产要素智能化。发展都市农业,必须加快农业技术创新,实现农业生产的实体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智能化。③经济活动信息化。发展都市农业,必须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推动经济活动信息化,便捷地获得农业生产经营需要加强各种信息,增加生产预期,克服盲目性,同时使农业生产经营突破地域,日益走向国际化、全球化。④农产品知识化。发展都市农业,必须加快农业技术创新,发展“三高”农业,提高农产品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⑤生产活动精神化。发展都市农业,必须加快农业技术创新,使农业生产活动精神化,使以精神消费为主的观光农业、示范农业、园艺花卉成为都市农业的重要组成,产品呈显多样化、优质化、美观化,更多地满足精神需要。⑥资源利用高效化。发展都市农业,必须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知识化向纵深发展,使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经济活动信息化,生态农业、微生物农业全面发展,土地、光热、化肥、灌溉水等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得到最充分利用。
2、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推进都市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安排
1)从宏观上完善农业技术创新政策。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看,应用最多的农业技术创新政策工具有六类:①对于农业技术创新的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②对于农业技术创新产品的公共采购政策;③鼓励和引导增加农业技术创新投入的风险资本和风险投资政策;④鼓励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政策;⑤政府管制政策;⑥反托拉斯政策。前面四项政策是对农业技术创新提供激励和诱导,后面两个政策工具的目的是为农业技术创新营造良好外部环境。要推动都市农业的技术创新乃至于广大农业的技术创新,必须根据我国实情,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农业技术创新政策的成功经验,科学地制定和有效地运行我国的农业技术创新政策体系,以有效地推进农业技术创新的活动。
2)提高都市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
加快都市农业技术创新,必须加大都市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首先,要推进都市农业生产由资金、劳动力投入为主向知识投入为主转变,而知识的投入的根本是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为此,要制定新的人才战略,加快对都市农业生产者知识性、技能性培训的力度,开发智力资源。其次,要推进都市农业生产由传统技术向高新技术的转变。从总体上说,,我国都市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比较低,当前我们应当下决心淘汰落后的传统技术,引进实用的高新技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引导都市农业向知识型经济过渡。再次,要推进都市农业生产由单纯技术知识向综合知识的转变。都市农业技术创新对知识的依赖和运用,是对各类知识的综合依赖和运用,单纯的技术优势将不再是都市农业知识化的主导力量,只有善于各类知识的综合运用,才能推动都市农业技术创新的进程。
3)完善都市农业技术创新投入机制。
加快都市农业技术创新,必须完善都市农业技术创新机制。要完善科技投入机制。各级政府应根据都市农业的特殊性,在科技投入上向都市农业适当倾斜,提高都市农业科技投入占都市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保证都市农业科技发展的后劲,尤其要确保都市农业高新技术和基础性中长期项目研究所需的费用。对经济效益好的使用技术要给予必要的推广经费,加大推广力度,确保迅速普及到位。对较大规模的都市农业科技转化项目和产业化项目,金融部门在贷款上要给予必要的扶持。在都市农业科技成果的收益者和成果研制者、开发推广者之间应经过探索,逐步建立一种合理的回报机制,使都市农业科研单位、推广单位积累一定的资金,提高自我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同时要积极引导农民逐步提高用于科技方面的费用在都市农业生产投入中的比重,消化吸收都市农业科技成果,提高都市农业科技含量。
4)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
要抓好科研体制的改革,把农业科研单位的改制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与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结合起来,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尤其是种子种苗、生产加工、包装保鲜等方面。一方面,要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工程,以实施“丰收计划”为龙头,加快良种及其配套技术、立体种植技术、作物生长调控技术、保护地栽培技术、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培肥地力综合技术、作物脱毒栽培技术,旱作作物栽培技术、果实套袋技术、节本增效技术等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同时,还要重点抓好培肥地力综合技术的应用,加快实施活土工程,全面提高耕地地力条件。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技推广网络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农业知识化的载体和中坚力量,要强化农业技术的推广体系,特别是要强化镇、村两级农技推广队伍。要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有条件的村要尽快建立农技服务队,恢复农业“三大员”制度。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农民组建各类科技协会等民营科技服务组织,充分发挥他们“二传手”作用,加速农业科技的普及速度。
5)完善农业技术创新人才机制。
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农业知识化进程和都市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因此,建立多层次的农业教育培训机制和技术创新人才机制,提高农技人员和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十分重要。首先,要加强对农民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的培训,扩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水平。可以充分利用地方高等学校的科研和师资优势,加速培养农业专业高级农技人才;充分利用各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让农业人员参与现代农业生产的各个过程,使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其次,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为科技人员施展聪明才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不断充实人才,培养人才,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使他们多出成果、快出成果,促进都市农业科技进步。同时还要创造条件分期、分批地选派都市农业科技骨干到国外考察、修研或到国内高等院校进修,开阔眼界,提高科研能力。
6)加强政府对都市农业技术创新的服务和管理。
都市农业是城市系统中的子系统,在宏观上政府必须予以指导和管理,在微观上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使政府主导和市场作用结合起来。为此,必须在经营体制上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发展规模化经营和工厂化经营,提高都市农业效益;在管理体制上要尽快理顺条块关系,完善农业技术创新体制和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加大对农业技术创新机构的投入和政策支持,激励农业技术创新活动;要提供技术服务和保证,改革农业科研体制和农业推广体系,用现代高新科学技术来武装都市农业;要制定科学的农产品质量标准,规范市场经营体系,提供市场信息服务,提高市场运销效率;抓好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完善政府对农产品质量的控制,保持优质优价,保证食品安全和健康;完善农业信息网,为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市场信息服务。
编号:2005-2-7-24
本文关键词:发展都市农业应加快农业技术创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68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16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