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基于地下水埋深的江汉平原冬小麦防涝渍排水指标确定

发布时间:2018-09-12 12:03
【摘要】:2014—2015年在测坑(筒)分别开展孕穗期、灌浆期冬小麦遭受浅地下水埋深和先涝后渍胁迫试验,研究江汉平原冬小麦关键生育期适宜的地下水埋深。同时,构建不同排水标准计算方法,量化作物相对产量,提出先涝后渍胁迫下的排水指标。结果表明,孕穗期0、20和40 cm地下水位(持续受渍18 d)分别使小麦减产44.78%、17.31%和10.44%,而灌浆期相应减产67.72%、33.70%和10.34%。导致小麦减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穗粒数减少和千粒质量降低,建议江汉平原小麦田孕穗期和灌浆期地下水位维持在50 cm左右。先涝后渍过程中涝害使小麦减产幅度大于渍害,可以考虑以受涝历时和降渍历时为控制指标的排水模型、按时间划分涝害和渍害的排水模型,以及涝渍综合水深指标作为江汉平原小麦花后排除涝渍的排水模型。若允许小麦减产15%(即相对产量为85%)作为排水控制标准,建议小麦花后涝渍综合水深指标控制在275.6~283.6 cm·d。
[Abstract]:In 2014-2015, winter wheat was subjected to shallow groundwater depth and waterlogging after waterlogging stress at booting stage and filling stage, respectively, to study the suitable groundwater depth in key growth period of winter wheat in Jianghan Plain. At the same time, different drainage standard calculation methods were constructed to quantify the relative yield of crops, and the drainage indexes under waterlogging and waterlogging stress were put forwar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oundwater level of 0 ~ 20 and 40 cm at booting stage (sustained for 18 days) reduced wheat yield by 44.78% and 10.4441%, respectively, while at the filling stage, the yield was reduced by 33.70% and 10.34%, respectively.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groundwater level of wheat field in Jianghan Plain should be maintained at 50 cm at booting stage and filling stage. In the process of waterlogging and waterlogging, the decrease of wheat yield was larger than that of waterlogging. The drainage model, which was controlled by waterlogging duration and waterlogging duration, could be considered as the drainage model of waterlogging and waterlogging damage according to time. The comprehensive water depth index of waterlogging was used as the drainage model of wheat after anthesis in Jianghan Plain. If the yield of wheat is allowed to be reduced by 15% (that is, the relative yield is 85%) as the drainage control standar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omprehensive water depth index of waterlogging after anthesis should be controlled at 275.6g / 283.6 cm / d.
【作者单位】: 长江大学农学院;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荆州市四湖工程管理局排灌试验站;
【基金】: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32)
【分类号】:S512.11;S4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红艳,刘庆华,魏永霞;三江平原涝渍灾害成因及治理过程的思考[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3年03期

2 周学国,赵振,杜宪;黑龙江垦区涝渍成因及对作物危害的分析[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4年03期

3 程伦国;朱建强;刘德福;郭显平;;涝渍胁迫对大豆产量性状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6年05期

4 盛绍学;石磊;李彪;;安徽省油菜涝渍灾害孕灾环境特征及其指标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0期

5 李亚强;付湘;杨永建;;农业抗涝渍能力综合评价[J];水电能源科学;2008年01期

6 陶凯;杜耘;陈斌;江炎生;;洪湖地区涝渍灾害脆弱性评估[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8年02期

7 赵真,,朱宗蓉;山西省的涝渍灾害与治理[J];山西水利科技;1995年02期

8 姚章村,刘学金,贾庆丰,初幸福;灾区涝渍耕地治理[J];水利科技与经济;1999年02期

9 刘章勇,邱玉华,刘百韬,李必华,熊先忠;江汉平原涝渍地农业生态环境恢复的对策与效益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2期

10 李必华,刘百韬,李正浩,刘章勇,李勇;江汉平原涝渍地域分异规律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胡文策;王修贵;陈绪勋;;湖北省涝渍灾害与降水空间分布关系的研究[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下)[C];2010年

2 盛绍学;马晓群;石磊;李彪;;江淮地区油菜涝渍灾害气候生态特征及其指标的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马晓群;盛绍学;徐敏;陈晓艺;;安徽省江淮地区冬小麦春季涝渍灾害的风险评估[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盛绍学;;江淮地区油菜涝渍灾害识别及其指标的研究[A];第三届安徽科技论坛农业与气候生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丽;李瑞莲;周仲华;周文新;孙红梅;王峰;;植物抗涝性研究进展[A];中国棉花学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梁均贵 通讯员 康群 钟仕安;江汉平原涝渍地综合开发硕果满枝[N];湖北日报;2001年

2 王少丽;涝渍兼治组合排水技术[N];中国水利报;2001年

3 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 张培通 刘瑞显 杨长琴 郭文琦;棉田涝渍灾害控制技术[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1年

4 长江大学党委书记 张忠家 校长 张昌民;弘扬长江精神 打响长大品牌[N];湖北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田小海;江汉平原四湖地区涝渍地评价、改良及其示范区建设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2 孟昱;白桦对涝渍胁迫下生理指标及电阻抗响应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3 余卫东;黄淮海地区涝渍胁迫对夏玉米的影响及时空变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琳;江汉平原易涝易渍农田不同种植模式综合效益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2 龚世飞;江汉平原涝渍地不同种植模式对温室气体排放及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D];长江大学;2016年

3 张桂香;长江中下游地区单季稻和夏玉米涝渍灾害风险分析[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6年

4 邹鹏飞;蕾铃期涝渍胁迫对盆栽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5 秦续娟;东北北部黑土坡耕地涝渍成因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杨威;高温与涝渍交互效应对棉花生长的影响及排水调控研究[D];长江大学;2014年

7 李玲芝;易涝易渍农田水文过程及其对作物的影响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8 荣利;棉花间歇性土壤涝渍的产质效应及其生理基础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9 艾天成;涝渍地土壤改良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10 李陶;黄瓜苗期涝渍胁迫生理基础的初步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389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2389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8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