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水土工程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and soil engineering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soil and water engineering in China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作者单位】: 云南农业大学;
【分类号】:S147;S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扬;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J];世界农业;2001年01期
2 ;2000年中国农业十大新闻[J];国土经济;2001年01期
3 ;2000年中国农业十大新闻[J];中国禽业导刊;2001年08期
4 ;2005年中国农业十大新闻[J];河南农业;2006年01期
5 王书明,陶志刚,,张协隆;90年代中国农业的困境与对策[J];预测;1994年01期
6 牛弩韬;外商缘何看好中国农业[J];农业经济问题;1997年05期
7 金灿;一九九七年中国农业十大新闻[J];国土经济;1998年01期
8 本刊编辑部;入世后的中国农业[J];中华儿女(海外版);2002年08期
9 牛若峰;21世纪中国农业变革与发展的走向[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2001年05期
10 刘军保;九十年代中国农业发展的思考[J];新疆财经;199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南彩艳;粟晓玲;佟玲;;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的关中地区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2 周泽民;马秀丽;;浅析城市水土资源保护及治理措施的对策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朱连勇;张戈平;;浅谈南疆地区水土资源的保持和利用[A];海峡两岸减轻灾害与可持续发展论文专辑[C];2000年
4 刘彦君;赵义;孟庆斌;刘加海;龙显助;;论北引工程区域性水土资源保护措施[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5 雷瑞芳;;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支撑与保障[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6 ;前言[A];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马兴旺;李保国;;干旱区水土资源时空变化的定量研究[A];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8 ;前言[A];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论文集[C];2008年
9 蒲玉宏;;榆林沟流域水土资源耦合效应与可持续发展研究[A];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罗茂盛;;抓好水土资源综合治理 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 马祥庆;森林是水土资源的绿色保护伞[N];福建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刘常俭 本报见习记者 高珊;依法保护和利用水土资源[N];河北日报;2013年
3 记者 高立洪;要合理利用有效保护水土资源[N];中国水利报;2008年
4 胡丹文;美国免耕农业保护水土资源[N];人民长江报;2013年
5 邓本太;依法保护水土资源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N];青海日报;2008年
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保护水土资源支持新疆跨越式发展[N];新疆日报(汉);2012年
7 记者 吕晓扬;开采瓷泥应保护水土资源[N];潮州日报;2010年
8 吴庆;用制度建设改善中国农业的资源禀赋[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9 秦皇岛市水务局 魏连增;依法保护水土资源 促进经济协调发展[N];秦皇岛日报;2006年
10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曹建华 中国科学院院士 袁道先 研究员 蒋忠诚;抢救水土资源综合治理石漠化[N];中国水利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成琨;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区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与粮食安全风险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王红雷;基于3S技术的干旱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3 耿庆玲;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利用分区及其匹配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燕;典型干旱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与保护模式的理论与实践[D];新疆大学;2007年
2 何丽娴;岩溶山地典型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翔;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利用分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田雅雯;桦南县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5 舒金扬;黔江贫困山区水土资源特征及高效利用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6 陶国通;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潜力估算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7 范慧平;河南省水土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8 李慧;水土资源农业生产潜力分析及综合可持续利用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艳杰;西黑岱流域坝地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10 赵小勇;投影寻踪模型及其在水土资源中的应用[D];东北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974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297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