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卧龙岷江冷杉林土壤有机碳组分与氮素关系随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
[Abstract]:The variation of soil carbon and nitrogen gradient along the coast and its coupling relationship are important contents in the study of carbon and nitrogen cycling in mountain ecosystem.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total nitrogen and active components of organic carbon in different soil layers on the elevation gradient and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he primary forest of (Abies faxoniana), a subalpine species, was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ased on the sampling data of 2920-3700 m for fir forest of Minjiang River, the variation of soil carbon, nitrogen and active components in different soil layers were analyzed, and the main rule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tability along coastal plucking were summariz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organic carbon active components and carbon and nitrogen, the influence of organic carbon on soil organic carbon in coastal plucking was reveal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of humus layer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altitude,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temperature. The (LFOC) of light group and the (POC) of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altitude. Soil total nitrogen (TN)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with elevation, but LOFC,POC and T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the forest line.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in 0-10 cm soil showed bimodal characteristics, the peak values were at 3089 m and 3260 m, respectively, which had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ith average annual temperature. 2) LFOC and POC accounted for a large proportion in humus layer and 0-10 cm soil layer. LFOC/SOC and POC/SOC in humus layer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elevation, but decreased in 0-10 cm layer, suggesting that the stability of organic carbon in humus layer gradually decreased. The stability of 0-10 cm organic carbon increased gradually. 3)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OC and TN. SOC was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TN.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N in humus layer and active components of organic carbon. 4) soil C / N and microbial biomass C / N were more than 25: 1 at 3177 m, which were the main factors leading to the significant decrease of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基金项目: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决策支撑技术体系(2011BAC09B08)
【分类号】:S71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纪洪;王琴;孙辉;;川西亚高山-高山土壤表层有机碳及活性组分沿海拔梯度的变化[J];生态学报;2013年18期
2 黄宗胜;符裕红;喻理飞;;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水溶性有机碳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2年10期
3 秦纪洪;武艳镯;孙辉;马丽红;;低温季节西南亚高山森林土壤轻组分有机碳动态[J];土壤;2012年03期
4 刘正刚;裴柏洋;王宪帅;;岷江上游干旱河谷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态碳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1年03期
5 郭伟;陈红霞;张庆忠;王一丁;;华北高产农田施用生物质炭对耕层土壤总氮和碱解氮含量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1年03期
6 张俊华;丁维新;孟磊;;海南热带橡胶园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空间变异特征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11期
7 李执强;汪景宽;曹宏杰;李双异;于树;;水热梯度变化及不同施肥处理对东北地区土壤轻组有机碳、氮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9年05期
8 王建林;欧阳华;王忠红;常天军;李鹏;沈振西;钟志明;;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分布特征[J];地理学报;2009年07期
9 王文颖;王启基;鲁子豫;;高寒草甸土壤组分碳氮含量及草甸退化对组分碳氮的影响[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9年05期
10 徐侠;王丰;栾以玲;汪家社;方燕鸿;阮宏华;;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土壤易氧化碳[J];生态学杂志;2008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仲哲;齐绍武;淡俊豪;靳辉勇;朱益;和七红;;生物炭对土壤养分及烟叶各时期化学成分的动态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21期
2 王梦雨;方磊;胡竞;;氮与生物质炭的关系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19期
3 齐伟;郭怀林;;秦岭火地塘林区红桦林土壤碳密度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2017年06期
4 赵睿宇;李正才;王斌;葛晓改;戴云喜;赵志霞;张雨洁;;毛竹林地表覆盖年限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17年04期
5 史康婕;周怀平;杨振兴;解文艳;程曼;;长期施肥下褐土易氧化有机碳及有机碳库的变化特征[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7年04期
6 舒锟;张家春;张珍明;张瑞庆;;不同海拔梯度下梵净山土壤机械组成及养分特征[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7 陈小花;杨青青;余雪标;陈宗铸;杨琦;雷金睿;;热带海岸防护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分布特征:人工林与天然次生林的比较[J];热带作物学报;2017年03期
8 宫立;刘国华;李宗善;叶鑫;王浩;;川西卧龙岷江冷杉林土壤有机碳组分与氮素关系随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J];生态学报;2017年14期
9 黄诗华;黄荣珍;樊后保;朱丽琴;胡良;贾龙;王赫;王娜;;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根际土壤MBC/WSOC的影响[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10 周华敏;陈宝成;王晓琪;朱家辉;于南卓;李峰;马宁;李成亮;;脲醛缓释肥不同配比对小麦生长及土壤氮素养分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7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波;吴福忠;杨万勤;余胜;刘利;王奥;杨玉莲;;川西亚高山/高山森林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及其对季节性冻融的响应[J];生态学报;2012年21期
2 秦纪洪;黄雪菊;孙辉;易之煦;;低温季节西南亚高山森林土壤多酚氧化酶动态研究[J];土壤通报;2012年05期
3 黄雪菊;王琴;孙辉;李沙;;不同地表覆盖下低温季节对西南亚高山土壤微生物量碳动态的影响[J];山地学报;2012年05期
4 秦纪洪;武艳镯;孙辉;马丽红;;低温季节西南亚高山森林土壤轻组分有机碳动态[J];土壤;2012年03期
5 崔晓晓;罗惠宁;俞元春;舒洪岚;;喀斯特峡谷区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微生物量及呼吸商[J];水土保持学报;2011年05期
6 刘玉杰;王世杰;刘秀明;刘方;;茂兰喀斯特植被演替中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研究[J];地球与环境;2011年02期
7 姜发艳;孙辉;林波;刘庆;;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恢复过程中表层土壤碳动态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09年11期
8 罗海波;刘方;刘元生;何腾兵;苏英格;;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群落的土壤有机碳变化[J];林业科学;2009年09期
9 周程爱;张于光;肖烨;张小全;李迪强;;土地利用变化对川西米亚罗林土壤活性碳库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9年08期
10 张俊华;李国栋;南忠仁;肖洪浪;;黑河中游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时空分布[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盛,黄高宝;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潜力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5年02期
2 彭文英;张科利;杨勤科;;退耕还林对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有机碳影响预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3期
3 朱连奇;朱小立;李秀霞;;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4 赵鑫;宇万太;李建东;姜子绍;;不同经营管理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11期
5 于永强;黄耀;张稳;孙文娟;;华东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时空格局动态模拟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1期
6 许信旺;潘根兴;汪艳林;曹志宏;;中国农田耕层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及控制因素[J];地理研究;2009年03期
7 王海燕;雷相东;张会儒;杨平;;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土壤有机碳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8 李忠,孙波,林心雄;我国东部土壤有机碳的密度及转化的控制因素[J];地理科学;2001年04期
9 李忠,孙波,赵其国;我国东部土壤有机碳的密度和储量[J];农业环境保护;2001年06期
10 童成立,吴金水,向万胜,刘子勇,蒋平,刘守龙;长江中游稻田土壤有机碳计算机模拟[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敏;;中国土壤有机碳研究综述[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2 卢茜;唐英平;高人;尹云锋;马红亮;;温度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吴庆标;王效科;郭然;;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研究进展[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4 王百群;苏以荣;吴金水;;应用稳定性碳同位素研究土壤有机碳的来源构成[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核科技、核应用、核经济论坛[C];2005年
5 安静;邓波;韩建国;杨富裕;;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A];农区草业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秦小光;宁波;殷志强;穆燕;;末次间冰期以来渭南黄土地区土壤有机碳碳库的演变[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7 周莉;周广胜;;中国东北样带土壤有机碳对环境变化响应的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李富山;韩贵琳;唐杨;吴起鑫;;喀斯特地区不同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氮特征:以贵州普定为例[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9 邱海源;黄志伟;王宪;;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汪青;张平究;;退耕还湿对菜子湖湿地土壤有机碳组分与质量的影响[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步宣;全球循环与土壤有机碳[N];中国矿业报;2010年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李珍素;人为因素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N];农资导报;2006年
3 李云;中国耕作土壤固碳有潜力[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守才;水土流失对黑土坡耕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2 尤孟阳;黑土母质熟化过程中的土壤有机碳组分与结构变化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3 范胜龙;农用地分等中样点布设对表征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的尺度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4 崔鸿侠;神农架巴山冷杉林土壤有机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年
5 何亚婷;长期施肥下我国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和结构特征[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6 吴旭东;沙漠化对草地植物群落演替及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D];宁夏大学;2016年
7 张志春;三江源地区高寒土壤有机碳赋存特性与气候及植被变化的联系[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8 贾御夫;利用放射性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物技术研究温度对土壤有机碳动态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9 许信旺;不同尺度区域农田土壤有机碳分布与变化[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10 徐华君;中天山北坡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林林;山地丘陵区耕地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变异特征分析及预测[D];西南大学;2013年
2 蔚耀洲;温度和水分对山西省地带性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3 李悦;不同农作管理措施对东北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未来变化的模拟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4 姜航;张广才岭西坡地形因子和保护机制对土壤有机碳积累的相对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5 黄琳琦;森林土壤有机碳氮分布及矿化特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刘孝阳;复垦土壤有机碳空间插值及监测样点优化布局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7 李隽婷;不同施肥和耕作方式对新修梯田土壤水分和碳氮磷动态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8 王莲阁;温度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5年
9 贾会娟;西南丘陵区保护性耕作下旱作农田土壤有机碳、氮相关组分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10 张洋;浙江凤阳山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矿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007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300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