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秦岭典型林分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分布特征

发布时间:2018-11-07 13:24
【摘要】:本研究以秦岭典型林分锐齿栎林(马头滩林区)、油松林、华山松林、松栎混交林、云杉林、锐齿栎林(辛家山林区)为对象,通过野外调查,结合室内分析,分析了秦岭典型林分土壤剖面有机碳、全氮、活性有机碳及碳储量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为秦岭森林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碳储量的研究提供直接的基础资料,并为秦岭典型森林土壤碳库的经营和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研究区锐齿栎林(马头滩林区)、油松林、华山松林、松栎混交林、云杉林、锐齿栎林(辛家山林区)的土壤有机碳、全氮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不断降低,且降幅较大;不同林分间土壤有机碳、全氮分布为:云杉林松栎混交林锐齿栎林(马头滩林区)油松林华山松林锐齿栎林(辛家山林区);2.研究区锐齿栎林(马头滩林区)、油松林、华山松林、松栎混交林、云杉林、锐齿栎林(辛家山林区)的水溶性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易氧化态碳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不断减小。在整个土壤剖面上,云杉林和松栎混交林的水溶性碳含量较高,不同林分水溶性碳含量的平均值大小为云杉林松栎混交林锐齿栎林(马头滩林区)油松林华山松林锐齿栎林(辛家山林区);各林分不同土层的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介于71.25 mg·kg-1-710.05 mg·kg-1之间,同一林分不同土层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差异显著,各林分微生物生物量碳大小为锐齿栎林(马头滩林区)云杉林松栎混交林华山松林油松林锐齿栎林(辛家山林区);不同林分的易氧化态碳含量的平均值大小为松栎混交林云杉林锐齿栎林(马头滩林区)油松林华山松林锐齿栎林(辛家山林区)。3.研究区各林分3种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占各自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比率未表现出一致的规律性。各林分0-60cm土层的土壤水溶性碳含量占土壤有机碳含量比率的平均值大小为油松林"g锐齿栎林(马头滩林区)华山松林松栎混交林锐齿栎林(辛家山林区)云杉林;各林分0-60cm土层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占土壤有机碳含量比率的平均值大小为油松林锐齿栎林(马头滩林区)华山松林松栎混交林锐齿栎林(辛家山林区)云杉林;各林分0-60cm土层的土壤易氧化态碳含量占土壤有机碳含量比率的平均值大小为锐齿栎林(马头滩林区)松栎混交林油松林云杉林华山松林锐齿栎林(辛家山林区)。4.研究区0-60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储量由高到低排序为云杉林锐齿栎林(马头滩林区)松栎混交林华山松林锐齿栎林(辛家山林区)油松林,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150.94、135.28、124.93、109.24、102.15、96.62 t·hm-2。5.研究区各林分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全氮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碳、全氮与C/N则没有明显相关性。各林分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水溶性碳、易氧化态碳两两之间均表现为极显著相关关系,各林分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水溶性碳、易氧化态碳与土壤有机碳、全氮之间的相关性均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碳氮比、pH、土壤水分、土壤容重的相关关系不显著。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714.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健;廖洪凯;李娟;陈彩云;;基于冗余分析的典型喀斯特山区土壤-石漠化关系研究[J];环境科学;2012年06期

2 万忠梅;宋长春;;小叶章湿地土壤酶活性分布特征及其与活性有机碳表征指标的关系[J];湿地科学;2008年02期

3 王美丽;李军;朱兆洲;郭笑笑;;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的研究进展[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0年03期

4 刘淑霞;王宇;赵兰坡;刘景双;秦治家;;冻融作用下黑土有机碳数量变化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3期

5 柏彦超;陈国华;路平;陶天云;封克;单玉华;;秸秆还田对稻田渗漏液DOC含量及土壤Cd活度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12期

6 张平究;赵永强;孟向东;;安庆沿江退耕还湖18年的湿地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研究[J];湿地科学;2012年03期

7 赵彤;蒋跃利;闫浩;黄懿梅;安韶山;;黄土丘陵区不同坡向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3年08期

8 赖建东;田昆;郭雪莲;范桥发;;纳帕海湿地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研究[J];湿地科学;2014年01期

9 许凯;徐钰;葛之葳;于水强;王国兵;范换;周丹燕;阮宏华;;氮添加对杨树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季节变化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10 齐玉春;彭琴;董云社;肖胜生;孙良杰;刘欣超;何亚婷;贾军强;曹丛丛;;温带典型草原土壤总有机碳及溶解性有机碳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J];环境科学;2014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吉鑫;北京北部山区不同林龄的油松和侧柏人工林碳库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孙艳丽;开封城市土壤有机碳密度、组成及时空变化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3 王义祥;不同经营措施下果园土壤有机碳库特性及固碳潜力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4 邱莉萍;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生态系统土壤质量变化及调控措施[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5 陈光升;华西雨屏区几种植被恢复模式凋落物的生态功能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6 荣丽;几种退耕模式细根(草根)分解及其对土壤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7 展茗;不同稻作模式稻田碳固定、碳排放和土壤有机碳变化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8 司志国;徐州市城市绿地土壤碳储量及质量评价[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9 王丙文;保护性耕作农田碳循环规律和调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10 田慎重;基于长期耕作和秸秆还田的农田土壤碳库演变、固碳减排潜力和碳足迹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莫琼;等高绿篱—农业复合系统土壤CO_2和N_2O排放特征[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田慎重;耕作方式及其转变对麦玉两熟农田土壤CH_4、N_2O排放和固碳能力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雪芹;毛竹林地土壤养分动态变化及微生物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韩琳;灌溉方式对保护地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剖面分布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

5 唐其文;不同耕作方式下紫色水稻土农田生态系统甲烷排放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杨文英;杭州湾湿地四种湿地环境土壤呼吸特征以及土壤活性有机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丁越岿;毛乌素沙地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库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丁新华;扎龙湿地湿草甸土壤微生物特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9 崔凤娟;免耕秸秆覆盖对旱作农田土壤呼吸和碳平衡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10 董云霞;纳帕海湿地区土壤碳氮要素分异特征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165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3165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c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