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细沟侵蚀过程与径流速度的响应

发布时间:2018-11-29 11:16
【摘要】:利用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坡度条件下细沟发育阶段水沙特征及其与径流速度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杨凌X土,细沟侵蚀过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即面状侵蚀期(A阶段)、细沟网络发育期(B阶段)和细沟网络稳定期(C阶段)。侵蚀阶段对径流率的影响不显著,对含沙量影响显著,在A阶段和B阶段含沙量随时间呈增加趋势,在C阶段含沙量逐渐趋于动态平衡状态,该表现形式在大坡度下尤为明显。在不同侵蚀阶段,坡度影响程度不同,在C阶段坡度对细沟侵蚀的影响最为显著。细沟侵蚀过程中,径流速度变化比较复杂,不同坡度不同侵蚀阶段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坡度较小时,高流速低频率相对分散的情况集中在A阶段和B阶段;坡度较大时,集中在B阶段和C阶段,说明B阶段是细沟侵蚀的活跃期,在该阶段径流速度的波动性大,大径流速度出现的概率明显增加。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and sediment and its response to runoff velocity in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the rill under different slope conditions were studied by indoor simulated rainfall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Yang Ling X soil, the rill erosion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I. e., plane erosion stage (A stage), rill network development stage (B stage) and rill network steady stage (C stage). The effect of erosion stage on runoff rate is not significant, but on sediment content is significant. In stage A and B, sediment content increases with time, and in stage C, sediment content tends to dynamic equilibrium state, especially in large slope. In different erosion stages, the influence degree of slope is different, and the effect of slope on rill erosion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in C stage. In the process of rill erosion, the variation of runoff velocity is complex, and there is no obvious regularity in different slope and different erosion stages. When the slope is small, the relative dispersion of high velocity and low frequency is concentrated in stage A and stage B. When the slope is high, it is concentrated in stage B and stage C, which indicates that stage B is the active stage of rill erosion, and the fluctuation of runoff velocity is large in this stage, and the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of large runoff velocity increases obviously.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国际化示范学院城市环境过程和数字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北京资源环境与GIS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1302,41471229,412713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130744)
【分类号】:S15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晴雯,雷廷武,潘英华,高佩玲;细沟侵蚀可蚀性参数及土壤临界抗剪应力的有理(实验)求解方法[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04期

2 郑粉莉;;细沟侵蚀量测算方法的探讨[J];水土保持通报;1989年04期

3 肖培青,郑粉莉,张成娥;细沟侵蚀过程与细沟水流水力学参数的关系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1年01期

4 白清俊,马树升;细沟侵蚀过程中水流跌坑的发生机理探讨[J];水土保持学报;2001年S2期

5 张晴雯,雷廷武,潘英华,夏卫生,刘纪根;细沟侵蚀动力过程极限沟长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2年02期

6 李勉,李占斌,丁文峰;中子活化分析方法在细沟侵蚀过程研究中的应用[J];核技术;2003年06期

7 蔡强国,朱远达,王石英;几种土壤的细沟侵蚀过程及其影响因素[J];水科学进展;2004年01期

8 雷廷武,姚春梅,张晴雯,Mark Nearing,邵明安,梅树立;细沟侵蚀动态过程模拟数学模型和有限元计算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9 杨具瑞,曹叔尤,刘兴年,方铎;黄土坡面细沟侵蚀稳定宽度的动力学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年04期

10 姚春梅,雷廷武,张晴雯,Mark Nearing,邵明安;细沟侵蚀动态过程模拟室内试验和模型验证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tD;尚佰晓;李占斌;王莉;;利用REE示踪法研究细沟侵蚀的演变过程[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白清俊;黄土坡面细沟侵蚀带产流产沙模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999年

2 张风宝;~7Be沉降在地表分配规律及在示踪坡面侵蚀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3 张新和;黄土坡面片蚀—细沟侵蚀—切沟侵蚀演变与侵蚀产沙过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宇;黄土细沟侵蚀过程冲刷试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米宏星;黄土细沟侵蚀径流水动力学特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李军鹏;基于正交设计的细沟侵蚀室内模拟试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4 李陶陶;降雨过程中地表糙度与细沟侵蚀的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5 罗帮林;紫色土细沟侵蚀水动力学特征及与黄绵土对比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6 王鹏飞;紫色土区玉米季横垄坡面细沟侵蚀过程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7 张永东;不同地表细沟侵蚀演化过程及其水流水力学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8 谭贞学;黄土坡面细沟侵蚀动力学过程组合小区模拟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9年

9 霍云云;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坡面细沟侵蚀过程模拟[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10 刘俊体;黄土坡面细沟侵蚀过程试验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3648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3648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c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