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源森林土壤微生物特性对凋落物组分变化的响应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7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红亮;刘维丽;高人;杨玉盛;孙杰;;凋落物与单宁酸对森林土壤无机氮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01期
2 彭耀强;薛立;曹鹤;任向荣;梁丽丽;;三种阔叶林凋落物的持水特性[J];水土保持学报;2006年05期
3 王清奎;汪思龙;于小军;张剑;刘燕新;;杉木与阔叶树叶凋落物混合分解对土壤活性有机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06期
4 孙志虎;牟长城;张彦东;;地统计学方法在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现存量估测中的应用[J];生物数学学报;2007年04期
5 杜春艳;曾光明;张龚;苏小康;王玲玲;黄璐;蒋益民;;韶山针阔叶混交林凋落物层的淋溶及缓冲作用[J];生态学报;2008年02期
6 覃勇荣;曾艳兰;蒋光敏;岑忠用;蓝崇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凋落物水分涵养能力比较研究——以桂西北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08年10期
7 曹鹤;薛立;梁丽丽;任向荣;谢腾芳;王相娥;;3种生态公益林凋落物的持水特性[J];土壤通报;2009年01期
8 骆宗诗;向成华;慕长龙;;绵阳官司河流域主要森林类型凋落物含量及动态变化[J];生态学报;2007年05期
9 刘尚华;冯朝阳;吕世海;石凤翎;;京西百花山区6种植物群落凋落物持水性能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7年06期
10 任向荣;薛立;曹鹤;王相娥;谢腾芳;;3种人工林凋落物的持水特性[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郭继勋;;植物凋落物研究概述[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2 殷秀琴;陈鹏;;小兴安岭人工云冷杉林凋落物层土壤动物群落动态研究[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吴华;张建利;喻理飞;卢红英;袁丛军;;草海流域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水源涵养能力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8分会场:环境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光升;华西雨屏区几种植被恢复模式凋落物的生态功能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2 王春阳;黄土高原生态重建中植物凋落物碳氮在土壤中转化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姚健;喀斯特人工林凋落物特性及对土壤生态功能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王静;凋落物对典型草原植被及土壤水分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5 潘辉;三种相思树人工林凋落物养分归还功能及碳平衡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6 肖以华;冰雪灾害导致的凋落物对亚热带森林土壤碳氮及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7 王意锟;不同杨树—农作物复合经营模式下凋落物分解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8 程煜;中亚热带木荷马尾松林恢复过程的群落及凋落物特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9 易志军;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中林木生长、养分平衡与地力维护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2年
10 王文波;凋落物源有机酸对暗棕壤磷的活化及对水曲柳生理和生长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庆玲;黔中地区几种喀斯特次生林凋落物生态功能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2 郭伟;川西亚高山植物层次调控对凋落物凋落与分解动态及苔藓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尚华;京西百花山区9种植物群落凋落物对土壤环境影响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4 韩雨;巨桉与台湾桤木凋落物混合分解过程中微生物动态[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5 涂玉;油松—辽东栎混交林地表凋落物和氮添加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6 钱正敏;茂兰喀斯特森林凋落物动态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7 严海元;缙云山马尾松林凋落物的微生物分解及养分释放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杨敏;荒漠区优势木本植物凋落物特性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9 李重琦;紫金山两种林型凋落物中真菌多样性及分解速率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4年
10 周彪;帽儿山地区红松和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动态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981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398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