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各组分碳的垂直分布及其相关关系
[Abstract]:The vertical change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soil mineralized carbon content and soil carbon efficiency in rubber plantations of different forest ages at 1,6,11,16,21,26,31 years after cutting rubber clone PR107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ange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mineralized carbon (CM) and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MBC) content in soil profile showed similar regularity, which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carbo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depth. However, the differences of carbon content in different soil layers were different among different forest ages. The soil mineralized carbon efficiency was between 4.15% and 8.39%, and the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efficiency was between 1.24% and 7.55%. Soil organic carbon showed linear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mineralized carbon and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作者单位】: 海南省农垦科学院;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阳江分公司;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CARS-34-GW10) 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ZDYF2016105)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2016年度科研项目(RHDXB201615)
【分类号】:S71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林希昊;陈秋波;华元刚;杨礼富;王真辉;;不同树龄橡胶林土壤水分和细根生物量[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02期
2 魏孝荣;邵明安;;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坡地土壤养分分布特征[J];生态学报;2007年02期
3 白军红,邓伟,朱颜明,栾兆擎,张玉霞;霍林河流域湿地土壤碳氮空间分布特征及生态效应[J];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09期
4 王淑平,周广胜,吕育财,邹建军;中国东北样带(NECT)土壤碳、氮、磷的梯度分布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植物生态学报;2002年05期
5 袁可能;张友金;;土壤腐殖质氧化稳定性的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1964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党亚爱;黄土高原南北主要类型土壤有机碳氮库分布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商素云;亚热带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结构特征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2 刘桂林;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动态与碳吸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SUN Guojun;LI Weihong;ZHU Chenggang;CHEN Yaning;;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Carbon to Nitrogen Ratio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in Ili River Valley,Xinjiang,Northwest China[J];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17年04期
2 王春燕;李建华;刘汉文;彭宗波;;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各组分碳的垂直分布及其相关关系[J];林业资源管理;2017年03期
3 赵同谦;赵阳;贺玉晓;肖春艳;李鹏;王翠连;;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矿山废弃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焦作缝山公园为例[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4 刘强;杨东;;基于GIS和地统计学的干旱绿洲地区土壤水分时空变化[J];贵州农业科学;2017年05期
5 邰继华;杨恒山;张玉芹;张瑞富;范秀艳;张丽娟;;秸秆还田对科尔沁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稳定性的影响[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6 牛政洋;闫伸;郭青青;何宽信;肖先仪;刘典三;刘国顺;;生物炭对两种典型植烟土壤养分、碳库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7年01期
7 邹蜜;李妍均;辜彬;;岩石边坡生态恢复研究综述[J];中国水土保持;2016年12期
8 侯贯云;翟水晶;乐晓青;仝川;;潮汐对闽江口感潮湿地孔隙水及土壤中硅、氮浓度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7年01期
9 董林水;宋爱云;周金星;;青藏铁路沿线土壤有机碳和速效养分空间分异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年11期
10 张亚冰;吕文强;易武英;周传艳;吴永贵;周少奇;;贵州月亮山5种森林类型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程曼;黄土丘陵区典型植物枯落物分解对土壤有机碳、氮转化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胡晓航;土壤供氮特征与甜菜(Beta vulgaris L.)碳代谢关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崔星;西北灌区与旱作区土壤理化性状对苜蓿轮作方式的响应[D];甘肃农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贾荔;川南竹林表层土壤有机碳氮组成特征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2 臧彩婷;氮沉降对沐川县几种林分土壤碳素组分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3 姚小萌;子午岭植被恢复下土壤碳库演变特征及影响机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4 付姗;鄱阳湖天然湿地开垦前后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马文济;浙江宁波常绿阔叶林演替对土壤碳库结构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6 王昌亮;间伐强度对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碳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7 李侠;封育对宁夏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D];宁夏大学;2014年
8 管利民;海南西部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碳收支研究[D];海南大学;2012年
9 王春燕;不同树龄橡胶人工林土壤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土壤呼吸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江华;刘国彬;陈淑芸;;刺槐林地土壤水分与林下植物生物量的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2009年03期
2 杨鑫;曹靖;董茂星;马晓军;;外来树种日本落叶松对森林土壤质量及细菌多样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10期
3 杨丽韫;罗天祥;吴松涛;;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及其次生林细根生物量与垂直分布特征[J];生态学报;2007年09期
4 姚月锋;满秀玲;;毛乌素沙地不同林龄沙柳表层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J];水土保持学报;2007年01期
5 成向荣;黄明斌;邵明安;;神木水蚀风蚀交错带主要人工植物细根垂直分布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7年02期
6 韦兰英;上官周平;;黄土高原不同演替阶段草地植被细根垂直分布特征与土壤环境的关系[J];生态学报;2006年11期
7 王晓燕,田均良,刘普灵,杨明义;~(137)Cs示踪法研究坡度与土壤流失的关系[J];核农学报;2004年05期
8 徐文铎,何兴元,陈玮,刘常富;长白山植被类型特征与演替规律的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4年05期
9 查小春,唐克丽;黄土丘陵林地土壤侵蚀与土壤性质变化[J];地理学报;2003年03期
10 袁东海,王兆骞,陈欣,郭新波,张如良;不同农作方式红壤坡耕地土壤氮素流失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守龙;亚热带稻田土壤有机碳氮循环[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2 王百群;黄土区侵蚀与干旱环境中土壤有机碳氮的变化与迁移[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关松;特定培养条件下土壤腐殖质形成与转化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宪海;安锋;谢贵水;曹建华;王岳坤;林位夫;;中国橡胶林的水土保持效应[J];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03期
2 刘晓娜;封志明;姜鲁光;张景华;;西双版纳橡胶林地的遥感识别与数字制图[J];资源科学;2012年09期
3 张克映;;林地增温效应与热带橡胶林抗寒结构[J];农业气象;1982年01期
4 王醇儒,罗仲全,赵仕远;西双版纳地区降雨和橡胶林内雨养分含量的初步研究[J];生态学报;1984年03期
5 潘超美,杨风,郑海水,杨曾奖,李幼菊;橡胶林在间种砂仁与咖啡的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J];土壤与环境;2000年02期
6 吴志祥;谢贵水;陶忠良;周兆德;王旭;;海南岛西部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特征研究(摘要)(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0年01期
7 陈永川;杨春霞;赵志平;李春丽;汤利;;不同管理方式下橡胶林土壤氮动态特征[J];生态学杂志;2012年04期
8 吴志祥;杜莲英;兰国玉;谢贵水;杨川;周兆德;;海南岛橡胶林辐射通量特征[J];热带地理;2012年06期
9 吴志祥;谢贵水;杨川;周兆德;陈帮乾;;海南岛西部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养分特征[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范美莉;王旭;吴志祥;陈德祥;杨锋;;海南岛儋州橡胶林生态系统氮储量研究[J];广西植物;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柯兴彬;张志英;;橡胶林施肥方式的价值分析[A];中国价值工程辉煌成就20年(1978—1998)[C];1998年
2 李金涛;刘文杰;;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橡胶林林下土壤斥水性比较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李一鲲;;从西双版纳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讨论橡胶树与水[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一平;王馨;王玉杰;刘文杰;刘玉洪;;西双版纳地区热带季节雨林与橡胶林林冠水文效应比较研究[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分会论文集[C];2003年
5 刘文杰;张一平;刘玉洪;李红梅;段文平;;热带雨林和橡胶林截留雾水的比较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田耀华;李国华;倪书邦;原慧芳;;橡胶树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A];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2009年学术年会会议材料[C];2009年
7 田耀华;李国华;倪书邦;;橡胶树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郭红彦;启动垦区橡胶林风灾保险工作[N];海南农垦报;2009年
2 赵飞飞;橡胶林种下的危机[N];西部时报;2013年
3 盛堆;橡胶林地开垦的质量要求[N];云南科技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顾若琪;橡胶林里流淌的财富与希望[N];国际商报;2013年
5 惠强乾 生丽煌;诏安建设农场又见橡胶林[N];闽南日报;2006年
6 曹茸;让橡胶树成为农民的“摇钱树”[N];农民日报;2007年
7 记者 符耀彩 通讯员 若石;四条举措可助橡胶林防台风[N];海南日报;2005年
8 陈文达 杨万文;黄岭采取4项措施抓冬春管工作[N];海南农垦报;2006年
9 张雅 何伟;技术培训增效 橡胶种植富民[N];经济日报;2007年
10 蒋朝晖;云南实现橡胶籽综合利用产业化[N];云南科技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寇卫利;基于多源遥感的橡胶林时空演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阮云泽;刺激割制下海南儋州橡胶林生态系统氮磷循环研究[D];海南大学;2013年
3 沙丽清;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橡胶林及水稻田生态系统碳储量和土壤碳排放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风雅;橡胶林土壤中真菌PCR-RFLP多样性分析及橡胶树白粉病菌检测[D];海南大学;2014年
2 董安涛;西双版纳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特征及水源涵养功能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3 杨帆;热带雨林转变为橡胶林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4 金龙;海南儋州橡胶林凋落叶分解特性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5 贾开心;西双版纳三叶橡胶林生长随海拔高度变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6年
6 刘珉;海南岛橡胶林水分循环的特征研究[D];海南大学;2012年
7 夏朝旭;云南西双版纳橡胶林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地理背景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8 范美莉;海南省橡胶林生态系统氮、磷、钾储量研究[D];海南大学;2012年
9 秦钟;橡胶林土壤水分平衡的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2年
10 庞家平;西双版纳橡胶林的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9年
,本文编号:2442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442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