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特征的影响
【图文】:
368环境化学36卷酸处理下,3种浓度的碳源利用率基本都表现出了糖类最高,氨基酸类次之,羧酸类和芳香族类最低的规律.在草酸处理中,中浓度时,氨基酸类碳源的利用率远高于糖类,而后者又显著高于芳香族类和羧酸类,在低浓度和高浓度下,芳香族类和羧酸类的利用率依然是最低的.芳香族类碳源含有一个苯环,微生物难以利用[24],因而其利用率较低.由于本研究各处理皆是将有机酸加入到土壤中,因而各处理土壤的pH值较低,在MicroResp法测定过程中,当添加羧酸类的碳源后,测定孔中土壤的pH更低,导致土壤酶活性降低,从而使得羧酸类底物的利用率相对较低.图1低分子量有机酸作用下土壤微生物对碳源总利用率(a)和Shannon指数(b)Fig.1Totalutilizationrateofsoilmicrobetocarbonsources(a)andShannonindex(b)underlowmolecularweightorganicacidtreatments图2甲酸、草酸、柠檬酸、苯甲酸处理下土壤微生物对4大类碳源底物的利用率Fig.2Utilizationrateofsoilmicrobeto4typesofcarbonsourcesunderformicacidtreatment,oxalicacidtreatment,citricacidtreatmentandbenzoicacidtreatment值得指出的是,本文所使用的15种碳源包括甲酸、草酸和柠檬酸,在各有机酸处理中,与有机酸相同的底物碳源的利用率都随着酸浓度的增加而大幅提高:在甲酸处理中,低、中、高3种浓度下甲酸利用率分别达到了2.98μgCO2·g-1·h-1、4.90μgCO2·g-1·h-1、12.43μgCO2·g-1·h-1,分别比对照处理提高了0.19倍、0.96倍和3.97倍;草酸处理中,碳源草酸的利用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0.36倍、1.95倍和4.96倍;
368环境化学36卷酸处理下,3种浓度的碳源利用率基本都表现出了糖类最高,氨基酸类次之,羧酸类和芳香族类最低的规律.在草酸处理中,中浓度时,氨基酸类碳源的利用率远高于糖类,而后者又显著高于芳香族类和羧酸类,在低浓度和高浓度下,芳香族类和羧酸类的利用率依然是最低的.芳香族类碳源含有一个苯环,微生物难以利用[24],因而其利用率较低.由于本研究各处理皆是将有机酸加入到土壤中,因而各处理土壤的pH值较低,在MicroResp法测定过程中,当添加羧酸类的碳源后,测定孔中土壤的pH更低,导致土壤酶活性降低,,从而使得羧酸类底物的利用率相对较低.图1低分子量有机酸作用下土壤微生物对碳源总利用率(a)和Shannon指数(b)Fig.1Totalutilizationrateofsoilmicrobetocarbonsources(a)andShannonindex(b)underlowmolecularweightorganicacidtreatments图2甲酸、草酸、柠檬酸、苯甲酸处理下土壤微生物对4大类碳源底物的利用率Fig.2Utilizationrateofsoilmicrobeto4typesofcarbonsourcesunderformicacidtreatment,oxalicacidtreatment,citricacidtreatmentandbenzoicacidtreatment值得指出的是,本文所使用的15种碳源包括甲酸、草酸和柠檬酸,在各有机酸处理中,与有机酸相同的底物碳源的利用率都随着酸浓度的增加而大幅提高:在甲酸处理中,低、中、高3种浓度下甲酸利用率分别达到了2.98μgCO2·g-1·h-1、4.90μgCO2·g-1·h-1、12.43μgCO2·g-1·h-1,分别比对照处理提高了0.19倍、0.96倍和3.97倍;草酸处理中,碳源草酸的利用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0.36倍、1.95倍和4.96倍;
【作者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三峡学院三峡库区水环境演变与污染防治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
【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0208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1248) 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2015002011) 中国科学院水库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RAE2014BA01B) 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Z2015133)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1601016)资助~~
【分类号】:S15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涛;刘民;淑敏;王凯;吕刚;;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J];环境化学;2016年02期
2 杜毅飞;方凯凯;王志康;李会科;毛鹏娟;张向旭;王婧;;生草果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碳源利用特征[J];环境科学;2015年11期
3 王文鹏;毛如志;陈建斌;朱书生;汤东生;朱有勇;何霞红;;种植方式对玉米不同生长期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5年10期
4 孙玉青;张莘;吴照祥;伍松林;胡亚军;邢颖;陈保冬;;雄黄矿区不同砷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碳源利用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15年11期
5 黄玉茜;韩晓日;杨劲峰;韩梅;白洪志;;花生根系分泌物对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及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6 刘强;姚拓;马晖玲;;菌肥与柠檬酸互作对石灰性土壤生物学特性及草坪质量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4年05期
7 程存刚;赵德英;吕德国;姜曼;杜国栋;;植物源有机物料对果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年04期
8 江玉梅;谢晶;曹广泮;陈成龙;徐志红;刘苑秋;;江西退化红壤人工重建森林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研究[J];土壤学报;2014年01期
9 刘纯;黄红娟;张朝贤;王茂云;陈小奇;王金信;;假高粱根系分泌物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3年07期
10 王娟;张丽君;姚槐应;;添加秸秆和黑炭对水稻土碳氮转化及土壤微生物代谢图谱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秀;夏运生;尚艺婕;赵青青;史静;;生物质炭对镉污染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17年01期
2 杜莹;黄兴学;周国林;汪爱华;张润花;王斌才;邓耀华;林处发;;轮作和有机肥对连作小白菜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24期
3 章武;胡美姣;高兆银;李敏;刘国道;南志标;;草坪草红丝病与粉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与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J];草业学报;2016年12期
4 曲同宝;于淼;朱悦;杨欣;杨智明;;松嫩草地不同植物功能群土壤细菌的碳源利用[J];草业科学;2016年12期
5 陈学森;张瑞洁;王艳廷;王楠;姜生辉;许海峰;刘静轩;王得云;曲常志;张艳敏;姜远茂;毛志泉;;苹果园种植长柔毛野豌豆结合自然生草对土壤综合肥力的影响[J];园艺学报;2016年12期
6 王岩;王素华;张树明;张作新;韩捷;;基于滨海盐碱障碍土壤的果树枝条腐熟还田技术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年09期
7 湛迈城;向佐湘;陈信;雨奇;黎人萍;;矮化剂浦绿对天堂草328的抑制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25期
8 潘丽媛;肖炜;董艳;李龚程;张乃明;段红平;张仕颖;;超高产生态区水稻根际微生物物种及功能多样性研究[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6年06期
9 邓娇娇;周永斌;杨立新;张淞著;李慧;魏亚伟;邓继峰;秦胜金;朱文旭;;落叶松和水曲柳带状混交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6年10期
10 汤朋先;荆英;徐志英;;BIOLOG在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J];南方农业;2016年2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丽华;龚道新;袁雅洁;周健;肖浩;;低分子量有机酸对赤铁矿吸附二氯喹啉酸的影响及机理[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5年07期
2 张广帅;林勇明;马瑞丰;邓浩俊;杜锟;吴承祯;洪伟;;汶川地震灾区不同气候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多样性[J];环境科学;2015年02期
3 靳振江;汤华峰;李敏;黄炳富;李强;张家喻;黎桂文;;典型岩溶土壤微生物丰度与多样性及其对碳循环的指示意义[J];环境科学;2014年11期
4 刘强;姚拓;马晖玲;;菌肥与柠檬酸互作对石灰性土壤生物学特性及草坪质量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4年05期
5 程存刚;赵德英;吕德国;姜曼;杜国栋;;植物源有机物料对果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年04期
6 贾曼莉;郭宏;李会科;;渭北生草果园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J];环境科学;2014年07期
7 毛如志;王文鹏;李彬;何霞红;;Biolog ECO和DGGE数据几种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J];土壤与作物;2014年02期
8 张玉岱;李同川;张道勇;贾曼莉;郭宏;李会科;曹卫东;;间作白三叶对苹果/白三叶复合系统土壤总有机碳及轻组有机碳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4年04期
9 杨玖;谷洁;张友旺;胡婷;史龙翔;张文纬;邵启凡;李玉娣;付青霞;高华;王小娟;;磺胺甲VA唑对堆肥过程中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14年04期
10 钱进芳;吴家森;黄坚钦;;生草栽培对山核桃林地土壤养分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4年1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先贵;陈瑞蕊;胡君利;;土壤微生物资源管理、应用技术与学科展望[J];生态学报;2010年24期
2 杝冿癸;;中W科[x院土壤微生物[x座娗g和我W土壤微生物[xv|展概况[J];科学通报;1954年09期
3 ;666粉剂对土壤微生物有什么影响[J];昆虫知识;1958年05期
4 ;灌溉对土壤微生物有什么影响[J];水文月刊;1960年05期
5 闵三弟,章家骐,卢善玲,蒋筱仙;镉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83年02期
6 庄铁诚,林鹏;红树林凋落叶自然分解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变化[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6期
7 张德明,陈章和,林丽明,黄群声;白云山土壤微生物的季节变化及其对环境污染的反应[J];生态科学;1998年01期
8 田育军,林杉,赵笃乐,吴文良,胡恒觉;长期不同施肥土壤微生物态氮作为土壤供氮指标的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9 于建垒,宋国春,万鲁长,曹德强,于迎春;苯黄隆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00年03期
10 陈灏,唐小树,林洁,张伯生,任大明;不经培养的农田土壤微生物种群构成及系统分类的初步研究[J];微生物学报;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芸;许发伦;廖家莉;刘宁;杨远友;李磊;;土壤微生物的筛分及对铀的吸附行为研究[A];第九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王仁卿;张明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评述[A];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三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严君;韩晓增;王守宇;;黑土不同植被覆盖与施肥下土壤微生物的变化特征[A];第四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林先贵;;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与经典生物学的和谐发展[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5 佘文文;姚俊;;等温微量热法研究原油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A];第三届泛环渤海(七省二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2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6 王金花;朱鲁生;王军;谢慧;;4种典型抗生素对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影响[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崣震av;;台pc土壤微生物研究之怤去
本文编号:25251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525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