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泥质海岸四种典型防护林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图文】:
5期邱月等:渤海泥质海岸四种典型防护林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图1不同防护林及灌草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Fig.1Contentsofsoilmicrobialbiomasscarbon(SMBC)andnitrogen(SMBN)indifferentplantationsandshrubland注:UP:白榆(Ulmuspumila);RP: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FC:白蜡(Fraxinuschinensis);PP:群众杨(Populuspopularis);CK:灌草;表中括号内的数值表示为标准误;后面小写字母表示同一土层树种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表2不同植被类型间土壤化学性质比较Table2Soilchemicalpropertiesinthedifferentplantations铵态氮/(mgkg-1)Ammoniumnitrogen2.15(0.04)b1.44(0.03)c1.98(0.05)c1.80(0.04)b2.30(0.02)a2.16(0.05)a1.75(0.05)d1.33(0.06)d2.09(0.07)bc1.86(0.07)b速效磷/(mgkg-1)Availablephosphorus1.45(0.04)a0.88(0.22)a1.41(0.55)a0.65(0.12)a0.61(0.12)b0.71(0.08)a0.99(0.07)ab0.55(0.13)b1.57(0.19)a0.92(0.02)a全磷/(gkg-1)Totalphosphorus0.29(0.03)a0.24(0.01)a0.22(0.01)b0.24(0.01)a0.21(0.01)bc0.22(0.03)ab0.20(0.01)c0.20(0.02)b0.14(0.02)d0.15(0.01)c全氮/(gkg-1)Totalnitrogen1.29(0.01)a0.67(0.04)a0.83(0.01)b0.71(0.02)a0.63(0.01)c0.59(0.03)b0.77(0.01)b0.48(0.05)c0.65(0.03)c0.54(0.02)bc有机碳/(gkg-1)Soilorganiccarbon13.29(0.94)a7.96(0.92)ab8.73(0.94)b9.20(0.92)a6.39(0.92)b7.46(0.93)ab8.35(0.87)b5.46(0.96)b7.68(0.92)b8.23(0.91)apH8.36(0.01)b8.23(0.03)b7.81(0.01)d7.93(0.03)c8.51(0.01)c8.26(0
0.72*0.73*0.530.360.190.570.560.69*-0.34-0.570.41过氧化氢酶Catalase0.620.04-0.07-0.070.100.080.06-0.34-0.21--0.340.080.19蔗糖酶Sucrase0.130.83**0.85**0.240.790.360.63*0.69*--0.210.69*0.83**0.75*脲酶Urease0.280.520.57-0.010.740.68*0.55-0.69*-0.130.560.570.60指标IndexpHOCTNTPAPNH4-NNO3-N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SMBCSMBN图2不同防护林及灌草地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的活性Fig.2Activitiesofsoilcatalase,alkaline,ureaseandsucraseinthedifferentplantationsandshrubland注:不同小写字母代表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2.4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相关关系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表3)。从表3可知,SMBC与SMBN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6,SMBC、SMBN与蔗糖酶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和0.75,与过氧化氢酶、脲酶、磷酸酶无显著相关。SMBC、SMBN与土壤OC、TN、AP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65~0.82之间,与pH、TN、NH4+-N和N03--N无显著相关,,土壤脲酶与土壤AP、NH4+-N成显著正相关,蔗糖酶与OC、TN、AP、N03--N均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仅与土壤pH呈显著正相关,碱性磷酸酶与土壤OC、TN显著正相关。1122
【作者单位】: 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基金】:辽宁省农业攻关及产业化资助项目(2015103002)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02663) 辽宁教育厅基金项目(L2014480)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辽[2015]TG14号)资助
【分类号】:S7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春艳;徐子刚;李子勇;李希政;成文革;;不同退化草场土壤养分分析的研究[J];北京农业;2007年18期
2 罗汝英;化学分析在研究森林土壤养分水平方面的应用[J];土壤通报;1965年03期
3 刘荣,朱清科;黄土残塬沟壑区混农林系统土壤养分研究初报[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4 宫锡鸿,于成开,李海涛,王晓红,林竹胜;模糊聚类分析在划分土壤养分类型中的应用[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5年01期
5 张美华,蒲富永;一种高效底泥有机复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6 闫琳,杨茂,胡春元,李玉宝;防污林土壤养分效益的初步分析——以包头西郊全巴图地区为例[J];内蒙古林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7 刘宝存,孙明德,吴静;北京郊区粮田土壤养分与施肥[J];北京农业科学;1999年06期
8 王海燕;雷相东;张会儒;赵雪梅;杨平;;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土壤养分特征[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9 张继平;张林波;王风玉;刘伟玲;沃笑;;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养分含量的空间变化[J];土壤;2014年02期
10 贺光;辽宁省耕地土壤养分监测及变化评价[J];杂粮作物;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友华;胡勤远;贾盛宁;梁红霞;黄界颍;张自立;;安徽省土壤养分和肥料信息系统研究[A];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2 邢竹;李春杰;郭建华;王贵政;;土壤养分信息系统在平衡施肥中的应用(摘要)[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3 武继承;龚子同;郑惠玲;薛毅芳;;土壤养分变化特征与土壤保护研究[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4 姬宝霖;申向东;吕志远;索全义;刘挨刚;吕忠义;胡敏;;利用高含沙洪水治沙淤地土壤养分、粒径分布特征分析[A];2006中国科协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C];2006年
5 郭建华;邢竹;李春杰;;河北省耕地土壤养分变异与施肥对策(摘要)[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6 邱扬;傅伯杰;王军;陈利顶;;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子[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陈晓燕;何丙辉;史志明;;巫溪县生态修复区植被覆盖对土壤养分及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黄绍文;金继运;杨俐苹;程明芳;;县级区域粮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A];青年学者论土壤与植物营养科学——第七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二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9 姜城;金继运;;我国精准农业土壤养分管理技术的发展与对策[A];青年学者论土壤与植物营养科学——第七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二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郑路;尹林克;胡秀琴;姜逢清;邱文成;;准噶尔盆地城市新建防护绿地土壤养分、盐分的变化[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姜城;不同经营体制下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规律及管理技术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0年
2 许红卫;田间土壤养分与作物产量的时空变异及其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程明芳;离子交换树脂膜提取土壤养分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4 刘杏梅;基于GIS和地统计学的不同尺度水稻田土壤养分时空变异及其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海燕;秦岭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土壤养分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王胤娣;鄱阳湖区沙地湿地松林土壤养分的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5年
3 王彩芬;基于WEBGIS的县域果园土壤养分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4 邢悦;重度火干扰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5 陈利娜;森林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6 郭琪;氮添加对杉木林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D];安徽农业大学;2016年
7 魏志红;湘赣闽丘陵山区林地土壤养分特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8 郭鑫炜;辽西北风沙区人工林土壤养分的垂直分布特征[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9 王哲;3种经济林不同植物阻控带土壤养分和径流的动态特征[D];福建农林大学;2017年
10 赵红;密云水库周边地区土壤养分分析与土地利用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370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537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