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料还田对华北小麦玉米两熟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图文】:
增刊2陈源泉等:有机物料还田对华北小麦玉米两熟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95明泥炭>粪肥>绿肥。郭大勇[12]在华北地区将不同有机物料等碳量还田,经过4a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为黑炭>沼渣>堆肥>牛粪>秸秆。图1有机物料对土壤有机碳影响的文章篇数(数据库:中国知网,1986-2015)Fig.1Numberofarticlesonsoilorganiccarboninorganicwastesincorporation(Source:www.cnki.net,1986-2015)土壤有机碳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肥力有重要影响,是衡量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但土壤有机碳含量只是一个矿化分解和合成过程动态平衡的结果,并不能很好的反映转化速率和土壤有机碳的质量变化[13]。同时土壤总有机碳背景值较高且即使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同一地点的土壤有机质总含量变化极小,仅仅分析土壤总有机碳的变化极大地限制了人们对土壤碳循环过程以及土壤质量改良的认识[14-15]。前人研究表明土壤中一些活性组分(易氧化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等)对不同农田管理措施引起的土壤质量变化更加敏感,可以在土壤总有机碳变化之前反映土壤微小的变化,,且土壤活性有机碳与土壤生产力密切相关,是土壤微生物能源、碳源和土壤养分的驱动力,可作为评价土壤碳平衡和土壤质量早期变化的敏感性指标[16-19]。张璐等[20]研究表明施用有机肥增加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且施用猪粪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高于秸秆处理。Liang等[21]研究表明,相比施无机肥以及不施肥,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耕层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杨敏芳等[18]研究表明,稻田秸秆还田相对不还田提高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宋震震[22]研究指出,施入有机肥不仅提高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同时随着有机肥的施用量增?
溶液,于室温下振荡30min(180r/min),过滤取上清液,滤液中的有机碳用总碳分析仪测定。测定土样为2014年小麦收获及玉米收获所取土样。采用Excel2010以及SPSS17.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无特殊说明情况下,均采用邓肯法(Duncan)进行处理间差异的显著性检验,且在p<0.05水平下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采用“One-WayANOVA”模块。2结果与分析2.1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总体上,各处理耕层土壤(0~20cm)总有机碳(TOC)含量与种植年限呈线性关系,且R2=0.7759达显著水平(p<0.05)(图2)。表明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TOC含量增加。对比不同处理(表3),2010-2014年连续5a各处理耕层土壤TOC含量年际间的变化并不一致,无机肥处理土壤TOC含量呈先增后减趋势。整体而言,土壤TOC含量呈较低增幅趋势,变化幅度不大;秸秆、酒渣和猪粪处理增幅较小;沼渣处理土壤TOC含量呈现初期增长缓慢,后期增加迅速的趋势;菌渣和沼渣处理均呈现较为稳定的持续增长趋势,沼渣处理TOC含量增幅较菌渣处理更大,各处理0~20cm土层TOC含量年平均增幅为沼渣(22.82%)>菌渣(21.88%)>猪粪(16.42%)>酒渣(16.13%)>秸秆(15.57%)>无机肥(1.13%)。注:*代表在p<0.05水平差异显著Note:*indicates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图2土壤TOC含量与种植年限的关系Fig.2RelationshipbetweensoilTOCandplantingyears与无机肥处理相比,有机物料还田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显著提高了土壤TOC含量(表3)(p<0.05),5年0~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益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71595)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300203)
【分类号】:S15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晶晶;郭颖;陈欣;史奕;韩晓日;;有机物料对土壤有机磷组分及其矿化进程的影响[J];土壤;2006年06期
2 陈欣;赵晶晶;鲁彩艳;赵牧秋;史奕;;有机物料中磷素研究进展[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3 陆晓辉;黎成厚;涂成龙;;有机物料对黄壤性质及外源铜有效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4 练成燕;张桃林;王兴祥;;有机物料对红壤几种形态碳氮及酸度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5 商晓芳;;有机物料的作用及其开发利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04期
6 周江涛;吕德国;;有机物料覆盖对果园土壤环境的影响[J];北方果树;2013年06期
7 石元亮,王晶,姜淑华;有机物料改良苏打盐渍土机制的研究——对土壤化学组成及盐碱特性的影响[J];土壤通报;1989年04期
8 朱红霞,姚贤良;有机物料在稻作制中的物理作用[J];土壤学报;1993年02期
9 周卫军,王凯荣,刘鑫;有机物料循环对红壤稻田系统磷素营养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年05期
10 匡恩俊;迟凤琴;宿庆瑞;张久明;张晓伟;刘涛;;砂滤管条件下不同有机物料的分解规律[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建明;吴景贵;;不同有机物料对土壤和环境影响差异性的研究进展[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八卷)[C];2013年
2 迟凤琴;张久明;匡恩俊;宿庆瑞;;不同条件下有机物料在黑土中分解规律的研究[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3 李建明;吴景贵;;不同来源有机物料对黑土腐殖质热学性质影响差异性的研究[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上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张玉华;宋成军;刘东生;张艳丽;徐哲;李想;王延昌;;江苏省两种有机物料的稻田土壤固碳有效性评价[A];发展低碳农业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小勇;莫海涛;;固体有机物快速腐熟的微波预处理研究[A];全国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监测与控制治理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娄燕宏;诸葛玉平;郭文文;;铜污染土壤施加有机物料对微生物量碳的影响[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7 王艮梅;周立祥;;施用有机物料对污染土壤水溶性有机物和铜活性的动态影响(摘要)[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8 迟凤琴;;影响黑土中有机物料分解因素的研究[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9 张池;Velasquez, E.;Pando, A.;Brunet,D.;戴军;Lavelle.P.;;不同有机物料作用下Aporrectodea caliginosa蚓粪的近红外光谱(NIRS)特征[A];第四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吴景贵;席时权;曾广赋;姜岩;王明辉;;土壤水浸液浓缩过程中物质转化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A];全国第10届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赵引德;有机物料快速腐熟技术研制成功[N];农资导报;2007年
2 记者 王永康 通讯员 徐亮;聚海公司 三项技改打造循环链条[N];河北经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许衡;有机物料和氮素化肥对平邑甜茶实生苗生物学效应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2 龙攀;有机物料还田对麦玉两熟农田土壤有机碳和系统碳净平衡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3 刘晓雨;施用有机物料对农田固碳减排及生产力的影响:田间试验及整合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4 毛志泉;有机物料对平邑甜茶实生苗根系结构与功能影响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5 曹健;有机资源与化肥配施农业模式的农学和环境效应评价[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金林;有机物料处理对沙化土壤碳氮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D];宁夏大学;2015年
2 邓佳;有机物料对紫色土磷的迁移转化及有效性影响[D];西南大学;2015年
3 冯娜娜;不同类型有机物料对黑土中Pb含量及形态分布特征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4 杨子仪;不同类型有机物料对黑土中Cu、Zn分布特征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5 刘玲;有机物料对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及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6 张微;长期施用无机肥、有机物料对旱地红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7 姚桂华;交流电场—有机物料提高东南景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效率的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8 崔全红;不同有机物料投入对X土有机碳和养分含量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9 车庆博;施用有机物料对尿素氨挥发影响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8年
10 张成;有机物料与外源铜对小白菜和土壤的效应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502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550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