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探地雷达在监测地表土壤水分中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9-11-05 18:57
【摘要】: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作为监测中小尺度或田块尺度地表土壤含水量的一种极有潜力的技术,在近几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介绍探地雷达测量地表土壤含水量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总结探地雷达在地表土壤含水量监测中的应用进展,主要包括反射波法、地面波法和地表反射系数法。同时,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分析每种方法的特点,讨论每种方法的测量精度以及测量的代表深度。最后,对探地雷达在地表土壤含水量监测方面的应用进行展望。
【图文】:

示意图,反射系数,示意图,地面波


芄叵担噻煜咂德试礁撸噻讲馍疃?越浅。但采用地面波法测定土壤含水量时,由于测定的是土壤表层含水量,不需要很深的探测深度,所以应该优先采用较高的天线频率,天线频率越高,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精度相对越高。目前,利用地面波法估计土壤含水量也存在如下缺陷:(1)将地面波区别于回波中的反射波和折射波比较困难,尤其是固定天线距法;(2)难以确定合适的天线间距;(3)由于地面波的衰减比较快,这样就限制了天线分离距离的可变化范围[22-23]。2.3地表反射系数法地表反射系数法是将天线置于空气-土壤分界面上方(图4),每次测量可以估计雷达足迹范围内的土壤含水量。为了测量方便,可以将天线架设在可移动装置或是低空飞行平台上实现区域内的快速覆盖。这种方法利用了空气-土壤分界面的振幅反射系数R(R可以表示为反射回波信号的振幅与理想完全反射面的反射回波信号振幅的比值),这里的理想界面可以用比雷达足迹面积大的铁板来代替,也可以利用空气直达波振幅代替铁板的回波信号振幅使用,而振幅反射系数和土壤介电常数εsoil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24-25]:R=1-εi醩oil1+εi醩oil。(11)如果应用空气直达波作为理想完全回波,土壤介电常数可以利用反射波振幅和空气直达波振幅表示为[25-26]:εsoil=1+Ar/Am1-Ar/A()m2。(12)式中:Ar为反射波振幅;Am为空气直达波振幅。由于回波信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第45卷第12期—3—

振幅,土壤含水量


号受直流偏移的或杂波的影响而难以消除,在一些研究中认为将回波中最大波峰值和最小波谷值之间的差定义为振幅A更为合理(图5)[8,27]。利用此方法估计得到土壤相对介电常数后,同理可以根据Topp公式计算得到土壤体积含水量。Huisman等指出,利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地表土壤含水量和0.20m长度探针的TDR数据非常相似,但土壤含水量测量结果在短距离上的差异非常大;同时分析了可能导致这种差异的3种解释:(1)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变化会影响反射系数;(2)地表粗糙度会对反射系数产生影响;(3)振幅测量过程中存在误差[26]。Redman等又指出,现在的GPR设备对振幅的测量完全可以达到要求的精度,所以振幅的测量误差不是导致土壤含水量观测误差的主要原因,而地表粗糙度和土壤含水量廓线(也可以认为是探测深度问题)对反射系数的影响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27]。Weihermüller等指出,面反射法所反映的地表土壤含水量空间上的差异要比实际小,最可能的原因是面反射法对表面的土壤更加敏感,而表层干燥土壤的相对均一分布会导致土壤含水量测量结果空间差异变小[28]。Redman等数字模拟土壤含水量的层状分布(上层干燥下层湿润、上层湿润下层干燥)对GPR测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层状结构会严重影响探测到的含水量的大小,并且表层的湿度会影响探测的深度[25]。要应用面反射法检测区域土壤含水量,则须要严格考虑地表粗糙度、表层干燥土壤的影响。在植被覆盖区域,还须要考虑植被覆盖的影响。目前这种方法还没有被大量地实践应用。3探地雷达监测土壤含水量的代表深度探地雷达监测地表土壤含水量所代表的深度一直是此应用研究的一个瓶颈,也是一个研究热点。在常用的几种方法中,反射波法所代表的深度由反射层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朱安宁;吉丽青;张佳宝;信秀丽;刘建立;;基于探地雷达的土壤水分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年05期

2 雷少刚;卞正富;;探地雷达测定土壤含水率研究综述[J];土壤通报;2008年05期

3 何亮;王旭东;杨放;曹华;;探地雷达测定土壤含水量的研究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5期

4 仝兆远;张万昌;;土壤水分遥感监测的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通报;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胜国;翁海腾;朱忠礼;;探地雷达在监测地表土壤水分中的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12期

2 王大龙;舒英格;;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7年02期

3 陈涛;卓嘎;拉巴;;那曲东部土壤水分MODIS遥感反演研究[J];土壤通报;2017年02期

4 窦金熙;郭玉明;王盛;刘蒋龙;;土壤含水率测定方法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7年03期

5 蔡坤;徐兴;俞龙;岳学军;;基于LVDS传输线延时检测技术的土壤含水率传感器[J];农业机械学报;2016年12期

6 田宏武;郑文刚;李寒;;大田农业节水物联网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农业工程学报;2016年21期

7 巫克霖;温春桥;蒋庆彬;;探地雷达在地质复杂环境下对富水区的超前预报[J];工程勘察;2016年10期

8 张志云;李长贺;;无人机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2016年04期

9 花东文;韩霁昌;张扬;孙婴婴;;基于探地雷达方法的新增耕地土层厚度估测——以南泥湾土地整治项目为例[J];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2016年01期

10 张月;王鸿斌;韩兴;赵兰坡;;NDMI与TCW在西藏低植被区土壤湿度监测中的比较[J];土壤通报;2016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恒柏;张佳宝;朱安宁;;砂壤土中目标物的GPR图像解译及土壤含水量反演[J];灌溉排水学报;2008年04期

2 李才明;王良书;徐鸣洁;刘元生;钟锴;张善法;;基于小波能谱分析的岩溶区探地雷达目标识别[J];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05期

3 戴前伟,冯德山,何继善;Kirchhoff偏移法在探地雷达正演图像处理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年03期

4 梁北援,郭铁拴,申旭辉;地质雷达双域数据处理软件及其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年02期

5 葛双成,邵长云;岩溶勘察中的探地雷达技术及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年02期

6 方建立,应松,贾进;地质雷达在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J];中国岩溶;2005年02期

7 胡振琪,陈宝政,王树东,陈星彤;应用探地雷达测定复垦土壤的水分含量[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胡振琪,陈宝政,陈星彤;应用探地雷达检测复垦土壤的分层结构[J];中国矿业;2005年03期

9 郭高轩,吴吉春;应用GPR获取多孔介质水力参数研究进展[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张学礼,胡振琪,初士立;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2556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556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7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