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条件下施氮时段对土壤氮素分布的影响研究
【图文】:
冢嘧闯鱿衷谕寥朗?润体的外层区域。尽管施肥量相同,但是湿润体内NO3--N含量的最大值略低于A处理。从最大值出现的位置变化可以看出,这与B处理的施肥时间有关,结合A处理的结果,说明后期灌水有稀释前期滞留在灌水中心部位湿润体中硝态氮浓度的作用,并使得硝态氮随水分运移向外发生迁移现象。但土壤湿润体剖面中NO3--N含量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规律与A处理相同,从第1天到第5天,土壤湿润体内NO3--N的含量逐渐增大,到第5天以后,土壤湿润体内NO3--N的含量则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图1A处理下土壤湿润体剖面中NO3--N含量的时空分布Fig.1ThetemporalandspatialdistributionofsoilNO3--NcontentunderAtreatment在C处理条件下,土壤湿润体剖面中NO3--N含量的时空分布如图3所示,在空间分布方面,土壤湿润体剖面中NO3--N含量的最高值主要集中在靠近滴头的湿润体中心区域,从滴头向外,随着距离的增大,NO3--N含量逐渐降低,分布特征与A处理基本相似,但NO3--N含量的最高值却远远高于A处理的含量,例如在第5天NO3--N含量达到184.36mg·kg-1,大于A处理的133.81mg·kg-1,但湿润体的外层,NO3--N的含量却低于A处理的含量。在NO3--N含量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规律方面,与A、B处理相同,只是量值大小不一。184
图2B处理下土壤湿润体剖面中NO3--N含量的时空分布Fig.2ThetemporalandspatialdistributionofsoilNO3--NcontentunderBtreatment图3C处理下土壤湿润体剖面中NO3--N含量的时空分布Fig.3ThetemporalandspatialdistributionofsoilNO3--NcontentunderCtreatment在D处理条件下,土壤湿润体剖面中NO3--N含量的时空分布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看出,该处理下土壤湿润体剖面中NO3--N含量比较高的区图4D处理下土壤湿润体剖面中NO3--N含量的时空分布Fig.4ThetemporalandspatialdistributionofsoilNO3--NcontentunderAtreatment域主要分布在湿润体的外围地带,但没有到湿润体的边缘(湿润锋处),即距滴头水平距离为15cm左右,垂直深度也为15cm左右的土层范围内,与B处理有点相似,其土壤中NO3--N浓度的最高值低于C处理的最高值,高于A、B处理的最高值。总体来看,水肥一体化灌溉过程中不同的施肥时间处理对土壤湿润体剖面中NO3--N含量的时空分布有较大的影响。A和C处理土壤湿润体中NO3--N较高浓度主要集中在滴头附近,即0~15cm土层和水平方向0~15cm范围内,,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B和D处理下NO3--N含量出现较大值的位置与A和C的峰值分布位置明显不同,B处理下NO3--N高含量值在距离滴头水平方向15cm、纵深25cm处,这是由于先滴水施肥后,在经过一段时间滴水灌溉,后1/2时段灌入土壤的水对之前滴施的肥料具有一定的稀疏作用,将氮素养分带至湿润体外围和深处,D处理也受后灌水的影响,NO3--N含量的高值分布在距离滴头水平方向15cm、纵深15cm处。2.2不同时段各处理NH4+-N浓度的时空分布特性4种不同灌水施肥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旭洋;范兴科;;滴灌条件下施氮时段对土壤氮素分布的影响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7年03期
2 马超;;滴灌条件下肥液浓度对土壤氮素运移影响研究[J];南方农机;2017年18期
3 寇恒;;土壤氮素及其研究方法综述[J];亚热带水土保持;2018年02期
4 解锋;李颖飞;;土壤氮素理化性质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5 陈丽;姜惠武;张红光;;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因子及研究趋势[J];林业勘查设计;2009年02期
6 韩建刚,李占斌;紫色土壤氮素不同流失形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10期
7 朱兆良;;关于土壤氮素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土壤学进展;1989年02期
8 鲁如坤;我国土壤氮、磷、钾的基本状况[J];土壤学报;1989年03期
9 穆兴民,樊小林;土壤氮素矿化的生态模型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9年01期
10 王艳芳;土壤氮素转化与运移理论的研究进展[J];宁夏农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祖艳群;李元;郑海利;李f3琛;;晋宁县段七村土壤氮素和磷素空间分布特征分析[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伏生;余明泉;胡小飞;;城乡梯度森林土壤氮素矿化变异性[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3 陆红娜;;北京市顺义区浅层土壤氮素的分布与累积特征[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上)[C];2010年
4 赵峥;张翰林;闻轶;曹林奎;;稻田土壤氮素溶解特征及其流失机制的研究[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殷士学;;土壤氮素生物循环机理的几个新进展[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朱兆良;;我国土壤氮素研究中的某些进展[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2004年
7 习金根;;土壤水分在滴灌条件下的移动规律研究[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8 孙泽强;康跃虎;窦超银;;地下水浅埋区咸水滴灌条件下水分控制对土壤盐分分布的影响[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下)[C];2010年
9 马茂亭;安志装;邹国元;杜连凤;刘宝存;赵丽平;赵同科;;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氮素时空变化的影响[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中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颜冬冬;毛连纲;李园;王秋霞;欧阳灿彬;郭美霞;曹坳程;;不同地区熏蒸土壤氮素组分变化及硝化作用动力学特征[A];2014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高文;含硝态氮的肥料不应禁用[N];农民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霞;蚯蚓活动对稻麦轮作土壤氮、磷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2 黄志珍;农田土壤氮素平衡动态模拟模型研制与SISNDB信息系统开发[D];浙江大学;2005年
3 陈效民;土壤环境中硝态氮运移的特点、模型描述及其在太湖地区乌栅土上的应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豪;毛竹入侵阔叶林对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及其微生物学机制[D];浙江农林大学;2018年
2 张雅君;不同添加材料对土壤氮素的固持作用及作物生长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8年
3 郭升;黄土高原旱地垄作覆膜土壤氮素累积运移过程与去向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4 梁思婕;植物物料及其制备的生物质炭对亚热带森林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8年
5 胡仲豪;冻融过程对天山森林土壤氮素动态及氮矿化速率的影响[D];新疆大学;2018年
6 石冰洁;旱作农田地表覆盖对土壤氮素矿化及玉米产量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7 王旭洋;滴灌条件下施肥时段对土壤中速效氮时空分布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6年
8 徐尧权;动态水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9 刘健;三种质地土壤氮素淋溶规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10 王娟;我国典型土壤长期定位施肥下土壤氮素时空演变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644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564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