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设施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和脱氢酶活性对镉与邻苯二甲酸酯复合污染的响应

发布时间:2019-11-22 09:13
【摘要】:为了揭示设施土壤中Cd与PAEs复合污染效应,通过盆栽试验验证了设施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和脱氢酶活性对Cd-PAEs复合污染的响应。结果表明:移栽后20 d,施加低浓度Cd(≤2.0 mg/kg),可使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增加,设施和大田土壤中分别增加了42.7%和96.5%。移栽后20 d时,施加PAEs(40,80 mg/kg)使设施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分别降低了56.2%和46.7%;移栽后30 d时,施加PAEs(40,80 mg/kg)使大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分别降低了39.8%和提高了21.6%。Cd处理使大田土壤脱氢酶活性降低,但并未使设施土壤脱氢酶活性发生显著变化。施加高浓度PAEs(80 mg/kg)使大田土壤的脱氢酶活性提高了33.6%,但却使设施土壤脱氢酶活性降低了40.0%。Cd-PAEs复合效应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表现为协同作用,但土壤脱氢酶活性则产生了拮抗作用。
【图文】: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污染水平,小写字母,显著性差异


敬鐚砑涞南灾鈉圆钜煊么笮醋帜副硎?P<0.05),同一污染水平不同移栽天数间的显著性差异用小写字母表示(P<0.05)。图2-6同。UsingDuncantestmodeltotest,capitallettersindicatethesignificantdifferencewiththedaysoftransplantingdifferentpollutiontreatments(P<0.05),thelowercaselettersindicatethesignificantdifferenceatthesamelevelofpollutionamongdifferenttransplantingdays(P<0.05).ThesameasTab.2-6.图1Cd单一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Fig.1EffectofsingleCdpollutiononsoilmicro-biomassC图2PAEs单一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Fig.2EffectsofsinglePAEspollutiononsoilmicro-biomassC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复合污染,土壤脱氢酶活性,大田


,73.8%,80.8%,53.7%,相应的Cd和PAEs单污染效果之和为提高13.5%,4.0%,21.5%,12.0%。大田土壤中CdⅠ+PAEsⅠ和CdⅡ+PAEsⅠ复合处理分别使微生物生物量碳降低了64.2%和45.9%,CdⅠ+PAEsⅡ和CdⅡ+PAEsⅡ复合处理分别使微生物生物量碳提高了6.0%和11.5%,,相应的Cd和PAEs单污染效果之和为提高56.7%,82.4%,41.2%,66.9%。设施和大田土壤中,复合污染处理对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的抑制作用均显著大于单污染效果之和,表明在设施土壤和大田土壤中,Cd和PAEs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的抑制具有协同作用。图3Cd和PAEs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Fig.3EffectsofcombinedpollutionofCdandPAEsonsoilmicro-biomassC2.2土壤脱氢酶活性对镉和邻苯二甲酸酯污染的响应设施和大田土壤中土壤脱氢酶活性对Cd单一污染的响应如图4所示。2种土壤中脱氢酶活性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高量(Ⅱ)Cd处理对设施土壤脱氢酶活性影响不显著。大田土壤中,低量(Ⅰ)和高量(Ⅱ)Cd处理的土壤脱氢酶活性在生菜移栽后10d与对照差异最大,分别降低40.2%和52.4%。设施和大田土壤中土壤脱氢酶活性对PAEs单一污染的响应如图5所示。2种土壤中脱氢酶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再平稳的趋势。与对照相比,生菜移栽后10d低量(I)PAEs处理显著提高了设施和大田土壤中土壤脱氢酶活性,其中生菜移栽后10d测定值分别比对照高出45.3%和47.2%。与此相反,高量(Ⅱ)PAEs处理则降低了设施土壤中脱氢酶活性,提高了大田土壤脱氢酶活性,移栽后10d时变化分别为40.0%和33.6%。图4Cd单一污染对土壤脱氢酶活性的影响Fig.4EffectsofsingleCdpollutionondehydrogenaseactivity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学之;陈青度;王东馥;杨军;;林木种子脱氢酶活性的测定方法[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1年05期

2 郑玉群;徐黻本;;妊娠小鼠△~5-3β羟甾脱氢酶活性的测定[J];动物学杂志;1986年05期

3 李爱国;何道生;林万明;汪美先;;类杆菌分类的脱氢酶系列[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2年04期

4 陈礼光,郑郁善;锥栗种子离体胚超低温保存脱氢酶活性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5 徐祥美;日本冷杉种子脱氢酶活性测定简报[J];种子;1982年04期

6 杨天佑;田静;黄新;林星星;李宗伟;秦广雍;;TTC-脱氢酶测定法表征低温真空环境对细菌呼吸活性的影响[J];食品与机械;2008年06期

7 戴濡伊;吴季荣;徐剑宏;俞明正;史建荣;;小麦根际土壤脱氢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改进[J];江苏农业学报;2013年04期

8 陈清轩,Colin D.Nancarrow,Frederick Sweet;3β,20α-羟基甾体脱氢酶的动力学性质[J];生物化学杂志;1991年02期

9 宋波;;溶解肠杆菌的交流电电解刺激过程[J];生物技术通报;2009年03期

10 吴兆明,王全球,高小霞,许荣;镧、铈对谷丙转氨酶和谷氨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J];植物学通报;1997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黄圣兵;大鼠肝线粒体胆碱脱氢酶与电子传递黄素蛋白—泛醌氧化还原酶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3年

2 冀伟;睾丸酮丛毛单胞菌7α-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的表达及调控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3 李志杰;线虫线粒体极长链脂酰CoA脱氢酶、烯脂酰CoA水合酶和硫解酶的结构生物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敬文;水稻ω-3脂肪酸脱氢酶的基因克隆和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5 魏巍;Mycobacterium neoaurum NwIB-01降解甾醇母核关键酶3-甾酮-△~1-脱氢酶和3-甾酮-9α-羟化酶基因的鉴定及其基因工程改造[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忠魁;硫化氢脱氢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2 薛群;细菌短链脱氢酶的克隆表达及催化特性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644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5644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b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