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基于生物有效性的农田土壤磷素组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9-11-22 18:51
【摘要】:适宜的磷素分级方法是研究磷素组分特征与评价其有效性的关键.以磷素的化学与生物活化特点,采用改进的生物有效性的磷素分级方法,应用其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旱地土与水田土中磷素组分与有效磷(Olsen-P)的关系,并分析环境因子对磷组分的影响.磷素分级方法将磷素分为4个组分:(1)自由扩散或根际截留的磷(CaCl_2-P);(2)有机酸活化和无机弱结合磷(Citrate-P);(3)系列酶矿化的有机磷(Enzyme-P);(4)潜在活化的无机磷库(HCl-P).结果表明,旱地土及水田土4种磷素组分含量均表现为:HCl-PCitrate-PEnzyme-PCaCl_2-P,且旱地土各磷组分均显著高于水田土.Olsen-P与各磷素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各磷素组分对有效磷都有贡献.具体表现为:在旱地土中,Olsen-P与CaCl_2-P和Enzyme-P相关性较高(R~2=0.359;R~2=0.386);在水田土中,Olsen-P与Citrate-P相关性较高(R~2=0.788),说明旱地土中有效磷主要来自土壤自由扩散的无机磷和易矿化的有机磷部分,而水田土中有效磷主要来自弱酸活化的无机磷.冗余分析结果表明,磷素组分主要受土壤pH和黏粒含量的影响,指示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可通过调节土壤pH值,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聪恺;Muhammad Imran Khan;Sardar Alam Cheema;沈超峰;唐先进;申开丽;陈蕾;陈新才;施积炎;陈英旭;;温和提取法评估老化前后土壤中菲的生物有效性[J];土壤学报;2011年01期

2 孟凡花,魏幼璋;水稻中铁的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3 罗微,林钊沐,茶正早,林清火;热带作物磷肥根际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J];热带农业科学;2004年05期

4 耿志席;刘小虎;李莲芳;曾希柏;;磷肥施用对土壤中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11期

5 王进进;白玲玉;曾希柏;孙媛媛;;薄膜扩散梯度技术评价土壤砷生物有效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2年04期

6 乔冬梅;樊向阳;齐学斌;高青;樊涛;葛亚明;安志兴;;不同有机酸对重金属镉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12年06期

7 李莲芳;耿志席;苏世鸣;王亚男;段然;吴翠霞;刘小诗;;氮肥形态及用量对土壤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07期

8 李俊国,李存国,孙红文;老化对土壤中芘的生物有效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S1期

9 黄凤球;纪雄辉;鲁艳红;孙玉桃;任可爱;;不同工业废弃物对稻田土壤中镉 铅生物有效性及其形态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04期

10 李永富;罗先香;樊玉清;潘进芬;程凤莲;;海洋沉积物中的镉及不同形态镉的生物有效性[J];生态环境;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裕;张强;王润元;肖国举;;食品中镉的生物有效性与影响因素[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干旱半干旱区地气相互作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李淑仪;蓝佩玲;罗小玲;王荣萍;廖新荣;;施硅和腐殖酸对蔬菜铬铅生物有效性影响[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3 ,

本文编号:25646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5646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3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