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作物染色体片段置换系构建的置换机制及遗传效应分析

发布时间:2019-11-22 16:11
【摘要】:作物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是挖掘作物新资源、作物数量遗传研究和杂种优势利用等研究的理想工具,是作物遗传改良的重要遗传资源。因此,构建作物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对丰富作物遗传资源和作物生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概括了作物染色体片段置换系构建的原理、特点以及分类,重点阐述了作物染色体片段置换系构建过程中置换的遗传机制和遗传效应,提出了该群体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董华林;张晨昕;曾波;孙文强;余四斌;;利用野生稻高代回交群体分析水稻农艺性状QTL[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2 杨泽茂;李骏智;李爱国;张保才;刘广平;李俊文;石玉真;刘爱英;蒋建雄;王涛;袁有禄;;利用高代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构建棉花染色体片段代换系[J];分子植物育种;2009年02期

3 郑直;刘大群;马平;;利用小麦单染色体代换系研究赤霉病抗性和抑制毒素产生的基因[J];华北农学报;2008年02期

4 吴新儒;刘树兵;刘爱峰;邓世民;王洪刚;周荣华;;小麦重要农艺性状QTL近等基因导入系的选育[J];麦类作物学报;2007年04期

5 王立秋;赵永锋;薛亚东;张祖新;郑用琏;陈景堂;;玉米衔接式单片段导入系群体的构建和评价[J];作物学报;2007年04期

6 郝伟;金健;孙世勇;朱美珍;林鸿宣;;覆盖野生稻基因组的染色体片段替换系的构建及其米质相关数量性状基因座位的鉴定[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6年03期

7 王乃元;;野生稻(O·rufipogon)新胞质改良不育系稻米品质的研究[J];作物学报;2006年02期

8 刘冠明,李文涛,曾瑞珍,张泽民,张桂权;水稻单片段代换系代换片段的QTL鉴定[J];遗传学报;2004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乃元;;新质源(CMS-FA)杂交稻育种技术探索与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9年S2期

2 冯常辉;张胜昔;王志伟;王夏青;李夕梅;;棉花染色体单片段导入系的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09年12期

3 朱文银;王才林;杨连群;;5个籼稻背景的高代回交置换系的置换片段分析[J];植物学报;2009年06期

4 朱文银;李文涛;丁效华;张泽民;曾瑞珍;朱海涛;张桂权;;水稻显性早熟基因Ehd的SSR标记定位[J];华北农学报;2009年04期

5 杨德卫;朱镇;张亚东;林静;陈涛;赵凌;朱文银;王才林;;基于CSSL的水稻穗颈长度QTL的代换作图[J];遗传;2009年07期

6 郭晋杰;陈景堂;祝丽英;胡利宗;张祖新;黄亚群;;基于玉米导入系群体的3个农艺性状QTL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9年01期

7 王金平;王洪刚;;兼抗白粉和条锈病小滨麦种质系山农6343的细胞学和SSR鉴定[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9年01期

8 仇秀丽;王洪飞;王乃元;;野生稻在种间杂交育种中利用的研究进展[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9 杨德卫;朱文银;林静;赵凌;张亚东;朱镇;陈涛;王才林;;利用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定位水稻酚反应基因[J];江苏农业学报;2008年06期

10 朱文银;王才林;;作物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学报;2008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冬波;张端品;林兴华;;SSR标记在疣粒野生稻和普通栽培稻中的多态性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翁建峰;万向元;郭涛;江玲;翟虎渠;万建民;;利用CSSL群体研究稻米加工品质相关QTL表达的稳定性[J];中国农业科学;2007年10期

3 李玉玲;牛素贞;董永彬;;利用高代回交方法定位爆裂玉米膨化倍数QTL[J];作物学报;2007年05期

4 刘文俊;王令强;何予卿;;利用2个相关群体定位和比较水稻株高与抽穗期QTL[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5 曾瑞珍;Akshay TALUKDAR;刘芳;张桂权;;利用单片段代换系定位水稻粒形QTL[J];中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6 何风华,席章营,曾瑞珍,Akshay TALUKDAR,张桂权;利用单片段代换系鉴定水稻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QTL[J];中国水稻科学;2005年05期

7 何风华,席章营,曾瑞珍,Akshay Talukdar,张桂权;利用高代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建立水稻单片段代换系[J];遗传学报;2005年08期

8 何风华,席章营,曾瑞珍,Akshay Talukdar,张桂权;利用单片段代换系定位水稻抽穗期QTL[J];中国农业科学;2005年08期

9 邓启云,袁隆平,梁凤山,李继明,李新奇,王乐光,王斌;野生稻高产基因及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J];杂交水稻;2004年01期

10 张从宇,王家义;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鉴定[J];种子;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廷璧;重复水稻特定染色体片段的研究[J];科学通报;1989年01期

2 郝伟;金健;孙世勇;朱美珍;林鸿宣;;覆盖野生稻基因组的染色体片段替换系的构建及其米质相关数量性状基因座位的鉴定[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6年03期

3 柴建芳,吴志明,赵和,Andre LAROCHE,王海波;利用减法AFLP有效标记小麦中的外源染色体片段(英文)[J];Acta Botanica Sinica;2003年04期

4 沈革志;;RFLP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J];上海农业学报;1992年02期

5 刘建华;;X-Y染色体片段交换[J];生物学通报;1988年08期

6 李灿东;刘春燕;蒋洪蔚;张闻博;陈庆山;胡国华;;染色体片段导入系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通报;2008年S1期

7 王鹏;丁业掌;陆琼娴;郭旺珍;张天真;;陆地棉遗传标准系TM-1背景的海岛棉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的培育[J];科学通报;2008年09期

8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德卫;朱文银;林静;赵凌;张亚东;朱镇;陈涛;王才林;;利用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定位水稻酚反应基因[A];江苏省遗传学会第七届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杨德卫;朱文银;林静;赵凌;张亚东;朱镇;陈涛;王才林;;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定位水稻苯酚抗性基因[A];第五次全国植物分子育种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余传元;江玲;肖应辉;万建民;翟虎渠;;水稻籼粳染色体片段主要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A];中国作物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才林;朱文银;杨德卫;林静;张亚东;朱镇;陈涛;赵庆勇;周丽慧;姚姝;;利用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定位水稻重要性状QTL[A];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朱金燕;周勇;王军;王中德;杨杰;范方军;杨金欢;梁国华;仲维功;;基于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水稻产量性状QTLs的鉴定[A];中国作物学会50周年庆祝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黎波涛;杨鸿;石玉真;贾琳;王天抗;袁有禄;;棉花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A];中国棉花学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赵志刚;江玲;张文伟;谢坤;田华;刘玲珑;万建民;;利用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图位克隆水稻籼粳交杂种胚囊败育新基因S31[A];200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周丽慧;赵春芳;赵凌;张亚东;朱镇;陈涛;赵庆勇;姚姝;于新;王才林;;利用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检测水稻上三叶形态性状QTL[A];现代分子植物育种与粮食安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鹏;丁业掌;陆琼娴;郭旺珍;张天真;;陆地棉遗传标准系TM-1背景的海岛棉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的培育[A];第五次全国植物分子育种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敏;孙鹏琳;周红菊;余四斌;;利用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分析种子萌发速率的遗传基础[A];第二届全国种子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吴伟农;物种比较法揭示人类染色体起源[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2 本报记者 赵英淑;像玉米、似小麦,到底是什么?[N];科技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边建民;“C418/9311”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的构建及产量相关性状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2 周红菊;籼粳亚种间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构建及其产量性状杂种优势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3 王智权;利用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剖析水稻籼粳亚种间产量相关农艺性状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云鹏;陆地棉背景的Pima棉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创制及纤维品质QTL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李东海;小麦-多年生簇毛麦渐渗系的鉴定和新型分子标记的分离[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唐小青;水稻三个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9个品质性状的QTL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4 邵昕;“越光/9311”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的构建及稻米品质性状QTL的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5 孔为博;“昌恢121/越光”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构建[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6 韦琮;以籼稻桂朝2号为遗传背景的粳稻越光全基因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的构建[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7 涂青华;以昌恢121和越光互为遗传背景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的构建[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8 王玉民;籼梗亚种间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完善及导入片段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9 杨德卫;以9311为背景的日本晴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的构建及相关QTL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10 孙志忠;利用染色体片段替换系定位水稻重要农艺性状QTLs[D];扬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645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5645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9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