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耕地质量保护之谜:从市场逻辑到政策规制
发布时间:2019-11-29 20:17
【摘要】:我国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所占比重低,天然存在着质和量问题。近20年的高速度发展,城市建设和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工业园区开发等非农用地迅速增长,需要通过"占补平衡"方式解决供地矛盾。但由于土地由生变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加之农业生产中的滥用化肥农药,以致我国耕地质量恶化问题凸显。从中我们认为政府在耕地保护政策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按照"经济激励-政策规制-生态治理"的三维复合体系重设我国耕地质量保护的顶层设计,实施从严的耕地质量管制和耕地质量有序进退治理机制入手出台应对耕地质量不断弱化的相应策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熊冬洋;;保护我国耕地质量的财税政策研究[J];税务与经济;2015年02期
2 夏方舟;严金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综合整治转型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3 陈胜祥;黄祖辉;;集体所有制一定会阻碍耕地质量保护吗?——基于认知视角的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4 沈仁芳;陈美军;孔祥斌;李永涛;同延安;汪景宽;李涛;鲁明星;;耕地质量的概念和评价与管理对策[J];土壤学报;2012年06期
5 贺雪峰;;农民利益、耕地保护与土地征收制度改革[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6 刘成玉;;耕地保护视野的土地产权治理“困境”及至我国粮食安全[J];改革;2011年12期
7 杨丽梅;顾炯;尹宏祯;季卫兵;;城市化、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来自成都市土地整理数据的调查研究[J];农村经济;2011年05期
8 陈桂s,
本文编号:25675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567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