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硝态氮校正因数的修正

发布时间:2020-03-20 18:29
【摘要】:土壤硝态氮在旱地作物氮素养分管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硝态氮具有操作简便、测定速度快以及干扰因素较少等优点被多数实验室所青睐,然而紫外分光光度法中校正因数会受到浸提剂、波长选择以及土壤类型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国家标准(GB/T 32737-2016)方法中的校正因数进行优化,而本研究选取了内蒙古从东到西不同生态区域8种土壤类型,分别对风干土壤样品以及新鲜土壤样品的硝态氮进行测定,系统研究了浸提剂种类、波长选取和土壤类型等对紫外分光光度法中校正因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浸提剂和波长对于新鲜土壤样品和风干土壤样品的校正因数都具有重要的影响,风干土壤样品与新鲜土壤样品的CaCl_2和KC1浸提剂得出的校正因数值之间没有相关性,210 nm与220 nm处的校正因数值有极显著的相关性,且210 nm处的校正因数值普遍高于220 nm。不同土壤类型在不同浸提剂和波长对校正因数的影响不尽相同。(2)风干土壤样品除碱化盐土外其他的土壤类型以KCl为浸提剂在210 nm和220 nm处的校正因数值分别为3.42和2.77,而碱化盐土的校正因数值分别为5.99和3.64;以CaCl_2为浸提剂在210 nm和220 nm处的校正因数值分别为4.40和2.92,碱化盐土的校正因数值分别为14.17和6.81。(3)新鲜土壤样品的校正因数受土壤类型的影响较大,需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分类确定,当KC1为浸提剂,亚高山草甸黑土和栗褐土的校正因数值在210 nm与220 nm分别是9.27和6.23,棕壤和草甸土的校正因数值分别是26.46和13.10,栗钙土与风沙土的校正因数值分别是4.02和2.97,碱化盐土的校正因数值分别为56.33和30.16,当浸提剂为CaCl_2时,亚高山草甸黑土和栗褐土的校正因数值在210 nm与220 nm分别是10.49和6.89,棕壤和草甸土的校正因数值分别是20.24和12.36,栗钙土的校正因数值分别是16.93与9.25,风沙土的校正因数值分别是3.66与2.80,碱化盐土的校正因数值分别为65.53和32.07。(4)与酚二磺酸法相比,风干和新鲜土壤样品均以KC1为浸提剂在220 nm波长处准确性最高,流动分析法和反射仪法进一步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
【图文】:

碱化盐土,校正因数,风干土,相关关系


逡逑当浸提剂为KC1或CaCl2时,碱化盐土与非碱化盐土的不同波长的校正因数之逡逑间的相关关系如图5所示,发现碱化盐土与非碱化盐土的不同波长之间的校正因数逡逑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并且以CaCl2为浸提剂时,不同波长的校正因数相关关系高逡逑于以KC1为浸提剂时不同波长的校正因数的相关关系。逡逑结果进一步表明分别探讨碱化盐土和非碱化盐土的校正因数的必要性,由于盐逡逑碱土样本数目较少需要今后加大样本数增加修正校正因数的可靠性,主要进行非碱逡逑化盐土类型土壤修正校正因数的分析和不同测试方法的比对,验证非碱化盐土修正逡逑校正因数的鲁棒性。逡逑

紫外分光光度法,校正因数,均方根误差,相对误差


Fig.6邋Correlation邋of邋Correction邋Factor邋Nitrate邋Nitrogen邋Content邋of邋Fresh邋Soil邋Samples邋under邋Different邋Measurement逡逑Conditions邋by邋Ultraviolet邋Spectrophotometry逡逑通过图6表明,新鲜土壤样品的浸提剂是KCI或03(:12时,210nm与220邋nm处逡逑优化校正因数下的硝态氮含量达到了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都达到了邋0.99,而且拟合逡逑曲线的一次项系数接近于1.00邋(分别为0.95与0.96),常数项值分别接近于0邋(分逡逑别为0.72与0.0442),说明210邋nm与220邋nm处优化校正因数下的硝态氮含量不仅逡逑具有高度相关性,而且系统误差极低,并且也对结果进行了均方根误差与相对误差逡逑分析,,结果表明,均方根误差值与相对误差值都较低,均方根误差的范围在U-1.6逡逑之间,相对误差的范围在9.9%-13.1%之间,说明了当浸提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15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玲玲;邢曼平;鲍琴书;;土壤有效磷浸提剂分类与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4年08期

2 陕红;张庆忠;张晓娟;韩瑞芸;封朝晖;;保存、分析方法等因素对土壤中硝态氮测定的影响[J];分析测试学报;2013年12期

3 新楠;卢树昌;王小波;王瑞;;天津市设施菜田氮投入状况评价与面源污染风险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3年06期

4 刘荣森;张泽根;;蔬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测定方法[J];河南农业;2011年24期

5 陈岩;孟晓宏;田晓军;;土壤硝态氮三种测定方法介绍与比较[J];内蒙古水利;2011年05期

6 叶祥盛;赵竹青;;流动注射法与国标法测定土壤硝态氮含量的比较[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7 刘建坤;朱家平;郑荣华;;水中硝酸根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10年03期

8 唐其文;郝庆菊;江长胜;王定勇;;流动注射分析法和传统方法测定土壤氮的比较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18期

9 张福锁;王激清;张卫峰;崔振岭;马文奇;陈新平;江荣风;;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J];土壤学报;2008年05期

10 侯彦林;李红英;周永娟;赵慧明;;中国农田氮面源污染研究:Ⅱ污染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制定[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宇轩;中国化肥产业政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2 邹国元;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肥料氮的硝化—反硝化作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5920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5920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3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