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区生态修复过程中非饱和带土壤水动力学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5 06:11
【摘要】:矿区生态恢复的基础是植被,前提是水,关键是土壤水。土壤水对植被生长演替有重要意义。非饱和带土壤水是污染物运移的主要载体,污染物随土壤水一起下渗,受自身性质及周围环境因素影响运移过程十分复杂。本研究在山西古交矿区不同生态修复区设置样地,通过测定不同生态修复区非饱和带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非饱和导水率,揭示生态修复过程中非饱和带土壤水下渗过程,解析不同生态修复区土壤导水性、持水性、供水性和有效水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通过吸附试验和土柱试验分析Cr(Ⅵ)在土壤中的吸附特性并模拟Cr(Ⅵ)在土壤中的运移过程。结果表明:吸力和非饱和导水率指数函数拟和效果较好(r~20.9)。相同吸力下,土壤容重大而非饱和导水率小。非饱和导水率和容重呈负相关,和孔隙度呈正相关。线性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可以较好表征土壤对Cr(Ⅵ)吸附特征。当Cr(Ⅵ)浓度为0.005mg/L时,监测点50cm、100cm、150cm和200cm处Cr(Ⅵ)浓度在0.76年、1.52年、2.28年和3.04年时会达到0.005mg/L。随生态修复年限增加,不同生态修复区0-20cm深度土壤容重和紧实度逐渐降低,有机质、全氮等养分含量变多,土壤结构稳定性增强,土壤持水性、供水性、易有效含水量逐渐变大并接近未受损区。但20-40cm深度土壤容重和紧实度仍较高,养分元素累积较少,土壤结构稳定性、持水性、供水性、易有效含水量较低。
【图文】:
图 2.1 研究区河流水系Fig.2.1 The river system of study area会经济区人口约 22 万,下辖 7 乡 3 镇 4 街道。境内主要交通干道包括:古离、榆古、太克等省级公路。主要能源企业包括:西山煤电、华气化等企业。近年来,泡沫彩釉玻璃、镁合金深加工和中药饮片等,风能资源、煤层气和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陆续建成投产。
第三章 研究方法第三章 研究方法外调查与样地布设研究选择 3 年修复区、5 年修复区、10 年修复区、15 年修复区和未进行土壤采集和紧实度监测试验。各样地土壤采集深度分别为 0、60-80cm 和 80-100cm。土壤紧实度使用 6210 土壤紧实度仪测定度受土壤含水率影响较大,,所以在同一天全部测定。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152.7
本文编号:2614656
【图文】:
图 2.1 研究区河流水系Fig.2.1 The river system of study area会经济区人口约 22 万,下辖 7 乡 3 镇 4 街道。境内主要交通干道包括:古离、榆古、太克等省级公路。主要能源企业包括:西山煤电、华气化等企业。近年来,泡沫彩釉玻璃、镁合金深加工和中药饮片等,风能资源、煤层气和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陆续建成投产。
第三章 研究方法第三章 研究方法外调查与样地布设研究选择 3 年修复区、5 年修复区、10 年修复区、15 年修复区和未进行土壤采集和紧实度监测试验。各样地土壤采集深度分别为 0、60-80cm 和 80-100cm。土壤紧实度使用 6210 土壤紧实度仪测定度受土壤含水率影响较大,,所以在同一天全部测定。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15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鹏飞;张兴昌;朱首军;甄庆;张鹏辉;;植被恢复对黑岱沟矿区排土场土壤性质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15年05期
2 邢旭光;赵文刚;马孝义;张云龙;;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测定过程中土壤收缩特性研究[J];水利学报;2015年10期
3 和丽萍;方向京;李贵祥;孟广涛;邵金平;毕波;;昆阳磷矿植被修复土壤理化与生物学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5年02期
4 于亚莉;汪三树;史东梅;;不同植被恢复年限弃渣场边坡土壤物理性质特征[J];亚热带水土保持;2015年01期
5 张磊;齐瑞鹏;张应龙;郑纪勇;张兴昌;;砒砂岩风化物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及蒸发的影响[J];土壤学报;2015年01期
6 彭佳佳;胡玉福;蒋双龙;肖海华;蒲琴;;生态恢复对川西北沙化草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4年06期
7 王鑫;王金成;刘建新;;不同恢复阶段人工沙棘林土壤腐殖质组成及性质[J];水土保持通报;2014年05期
8 廖凯华;徐绍辉;吴吉春;朱青;;不同土壤转换函数预测砂土非饱和导水率的对比分析[J];水科学进展;2013年04期
9 王尚义;石瑛;牛俊杰;樊兰英;;煤矸石山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山西省河东矿区1号煤矸石山为例[J];地理学报;2013年03期
10 杜天庆;苗果园;郝建平;杨锦忠;崔福柱;薛建福;;不同类型豆科植物对黄土母质生土的改土效果[J];水土保持学报;2011年06期
本文编号:26146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614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