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水稻苗期耐盐相关转录抑制子OsZIM8启动子克隆及活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04-07 23:57
【摘要】: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和不合理农业技术措施的影响,土壤盐渍化程度不断加剧,面积不断扩大,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盐碱地种稻是利用和改良盐碱土的有效措施之一,然而,水稻在幼苗和穗分化阶段对盐胁迫极为敏感,对盐渍土地区水稻生产的发展影响很大。因此研究水稻耐盐机理,提高水稻苗期耐盐性对于充分利用和改善盐碱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前期通过精细定位获得了 1个水稻苗期耐盐相关转录抑制子OsZIM8,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克隆了该基因的启动子,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启动子缺失片段瞬时表达活性分析,以及粳稻种质资源OsZIM8启动子序列比对和基因型分析,为该基因的功能鉴定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栽培稻品种日本晴的基因组序列,预测OsZIM8启动子长度为2453bp。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启动子含有核心启动子元件TATA-box、CAAT-box和增强子,同时存在大量逆境相关元件和激素响应元件,主要包括光响应元件、ABA响应元件、旱胁迫响应元件、低温响应元件、病原体响应元件、元素响应元件、盐响应元件、MeJA响应元件、创伤响应元件和水杨酸响应元件等,推测OsZIM8启动子可能是1个诱导型启动子,响应于不同胁迫,调控OsZIM8基因的表达水平。2.以日本晴基因组DNA为模板,PCR克隆获得OsZIM8启动子全长(2453bp)及长度分别为353bp、853bp、1353bp的缺失片段。构建不同长度依次为353bp、853bp、1353bp和2453bp的OsZIM8启动子缺失片段与GUS报告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依次命名为pBWA(V)HG-OsZIM8-1、pBWA(V)HG-OsZIM8-Ⅱ、pBWA(V)HG-OsZIM8-Ⅲ、pBWA(V)HG-OsZIM8-IV)。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日本晴愈伤组织,对转基因愈伤组织在正常生长条件下和125mMNaCl胁迫处理下,分别通过染色检测GUS基因瞬时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正常生长条件下,不同OsZIM8启动子片段均存在一定活性,但其活性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长度为853bp的启动子片段表现出最强活性:不同长度OsZIM8启动子片段均能响应盐胁迫,其中,1353bp片段在盐胁迫下表达活性显著下降,OsZIM8全长启动子活性显著升高。说明353~853bp片段中可能存在增强元件,853~1353bp中可能存在与逆境相关的抑制元件,影响了 GUS基因的表达。3.评价了 90份粳稻种质资源的苗期耐盐性,通过测序比对发现不同粳稻种质资源的OsZIM8基因启动子之间存在5个差异位点,分别为SNP1、SNP2、Indel1、Indel2、Inde13,依据不同差异位点的基因型,将其分为6种类型,其中CC---(从左到右依次为SNP2、SNP1、Indel3、Inde12、Indel1)的苗期耐盐级别显著高于其它类型,是OsZIM8启动子序列中比较耐盐的类型。
【图文】:

菌液


Marker[DL5000]:5000,3000,2000,1000,邋750,500,250,lOObp逡逑图3-1菌液PCR检测逡逑A:邋pOsZIM8-I,邋B:邋pOsZIM8-II,邋C:邋pOsZIM邋8-III,,邋D:邋pOsZIM邋8-IV逡逑

转基因,胁迫条件,愈伤组织,化学染色


图34转基因愈伤组织化学染色逡逑综上,获得如下结果:无胁迫条件下不同启动子片段驱动能力为853bp>1353bp>2453bp>353bp,逡逑-23邋-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Q943.2;S511;S15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法君;;启动子研究进展[J];生物学教学;2017年07期

2 赵家刚;秦宁;李育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在酵母SUC2启动子-信号顺序控制下的表达[J];生物工程学报;1988年04期

3 ;基因工程[J];生物技术通报;1989年04期

4 赵曼;陈宁博;杜芳;马云;;家畜基因启动子调控功能的研究进展[J];家畜生态学报;2012年06期

5 刘平;任秋婧;康馨;张媛媛;林晓蓉;李斌;高雄;陈忠正;;茶树N-甲基转移酶基因启动子克隆及功能分析[J];茶叶科学;2018年06期

6 童晓玲;石津;盖停停;方春燕;代方银;;昆虫启动子的研究及应用[J];昆虫学报;2018年03期

7 石义超;王凤忠;江均平;朱利泉;;毕赤酵母组成型高效表达启动子的筛选鉴定[J];食品工业科技;2018年13期

8 王棋;王心正;韩秋影;樊浩;李亭亭;巩伟丽;周涛;李卫华;;小鼠干扰素γ受体β基因启动子荧光报告载体构建及转录活性分析[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9年01期

9 茆灿泉,黄常志,赵玫,范云霞,徐枫,杜菲,杨树德;HBV启动子调控的GFP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1年01期

10 蔡晓坤,林菊生,刘址忠,周鹤俊,梁扩寰;两种启动子调控下PNP基因载体的构建和差异性表达[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贺丽清;王乐;王政军;孙娜;侯恩太;田中民;;HnRNP K基因的近端双启动子调控及其结合转录因子的研究[A];中国生理学会肾脏生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2 刘晓艳;方红;;CMV启动子调控的VEGF-sh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有效干扰序列的筛选[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张俊;;hTERT启动子调控hNIS基因介导肺癌细胞碘摄取和治疗的初步实验研究[A];第四届全国中青年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李青春;梁淑娟;刘艳艳;王焕芹;肖伟玲;张素华;;AFP启动子调控的IL-1β表达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马蕾娜;钱程;;单一polⅡ启动子调控抗环氧化酶-siRNA和TRAIL蛋白对肝癌的协同治疗[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日程及论文汇编[C];2010年

6 赵祯;黄蕤;匡安仁;;Survivin启动子调控hNIS基因介导肿瘤核素显像和治疗的基础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7 黄淑华;彭芝兰;王和;;hTERT启动子调控腺病毒介导的CD基因治疗卵巢癌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妇科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李桂英;孙红光;朱迅;杜柏榕;;L-plastin启动子调控下p16基因的表达有效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9 张晓燕;洪珊珊;蔡青青;陈武炼;陈钧;徐丛剑;;卵泡刺激素受体介导并由MUC16启动子调控的卵巢癌靶向递药系统构建[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10 王晓燕;谢娜;林菊生;;乙型肝炎病毒启动子调控的EGFP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A];第五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暨中华肝脏病杂志成立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吉虎;小麦Glu-1启动子保守顺式调控模块及转录因子TaNAC100的功能解析[D];中国农业大学;2019年

2 李江怀;两种Bt毒素受体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3 李鹏;一个陆地棉小G蛋白基因GhRab11d3及其启动子的特征与功能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4 李君;奶山羊脂肪酸合酶基因启动子的调控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张文馨;鸡黑素瘤差异化相关基因5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验证[D];广西大学;2016年

6 汤绍辉;人肝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基因启动子结构与功能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7 杨英军;番木瓜乳管特异表达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5年

8 戴艺民;睾丸酮丛毛单胞菌3α-HSD/CR等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9 尉万聪;草甘膦诱导高表达基因及启动子的克隆和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10 杜晓媛;hSLPI启动子调控HSV-TK/hIL12融合基因体外靶向特异性抗人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建东;水稻苗期耐盐相关转录抑制子OsZIM8启动子克隆及活性分析[D];宁夏大学;2019年

2 张慧艳;橡胶草小橡胶粒子蛋白基因及其启动子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石河子大学;2019年

3 赵志强;普通野生稻绿色组织特异表达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D];海南大学;2017年

4 王立伟;黄瓜CsSAMs基因启动子克隆及其与转录因子CsGT-3b的互作验证[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5 杨涛;牛MEF2家族转录因子与MSTN启动子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D];贵州大学;2019年

6 冯肖莉;盐穗木转录因子HcSCL13启动子活性及盐响应调控机制的初探[D];新疆大学;2019年

7 王雪;拟南芥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At3g21380启动子功能初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9年

8 栾明月;利用RBS序列和启动子策略高效表达谷氨酸脱羧酶[D];江南大学;2018年

9 李云春;Class Ⅰ Patatin启动子驱动的GUS和PIns基因对马铃薯及拟南芥的遗传转化[D];兰州理工大学;2016年

10 林静;小麦sssⅡa、sbeⅡa启动子响应花后高温甲基化变化与淀粉含量的相关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185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6185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d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