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沙改良对滨海粘质盐土盐分淋溶的影响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8 07:05
【摘要】: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滨海粘质盐土为研究对象,针对滨海粘质盐土结构性差、物理性状不良、土壤饱和导水率低、不利于土壤盐分淋溶等问题,结合黄河三角洲各引黄灌区普遍存在的大量工程泥沙清淤困难、难以处理的问题,利用引黄清淤泥沙进行滨海粘质盐土改良的试验和理论研究。研究采用室内模拟实验、理论分析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土柱盐分淋溶试验、土壤饱和导水率试验和不同配沙条件下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测定试验,以明确不同颗粒组成变化对滨海粘质盐土的脱盐效率、饱和导水率和土壤大孔隙度的影响,探索配沙改良对滨海粘质盐土改良的机理与措施,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下几个方面:(1)滨海粘质盐土的颗粒组成与引黄泥沙有较大差异,粘质盐土配沙改良后,土样中的各粒级含量均发生明显变化。土样中极细砂粒、粗粉粒和细粘粒三个粒级的含量变化最显著,0.1-0.05mm的极细砂粒含量明显提高,0.05-0.01mm的粗粉粒和0.002mm的细粘粒含量明显降低。(2)找出了对土壤大孔隙度影响最大的三个粒级,确定了这三个粒级作用强度顺序,从大到小分别为极细砂粒、细砂粒、粗粉粒,研究发现这三个粒级与土壤大孔隙度之间存在显著地线性相关关系,并建立出回归方程。(3)土壤饱和导水率随土壤大孔隙度的增加而增加,滨海粘质盐土中土壤大孔隙度与土壤饱和导水率之间的存在显著地幂函数关系。在室内的三次淋洗试验试验中,土壤脱盐效率随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增加而增加,并存在显著地对数函数关系。(4)明确了粘质盐土配沙改良通过改变土壤颗粒组成进而影响土壤大孔隙度、土壤饱和导水率,最终影响土壤脱盐效率的影响机理。(5)用灰色关联度法找出了对土壤脱盐效率影响最大的三个粒级,确定了这三个粒级作用强度顺序,从大到小分别为粗粉粒、中砂、细砂,这三个粒级与土壤脱盐效率之间存在显著地线性相关关系。(6)配沙改良一年后,各配沙处理的土壤盐化程度均有明显下降。其中田间配沙处理S1、S2、S3、S4均能在蒸发条件下有效降低土壤0-20cm表层和0-60cm耕层的土壤含盐量。并且在三年的田间配沙改良中,田间下的冬小麦产量均十分明显的提升,尤其是2017年处理S3增产77.65%。
【图文】:
图 2 黄河三角洲地理位置Fig. 2 Loca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1.2 气候研究区位于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气温日较差大,温度在 10-14℃之间,且春季降水少、蒸发量大,干旱多风,早春冷暖无常,常有寒出现,晚春回暖迅速,常发生春旱。夏季炎热多雨,平均气温26.7℃,最高气温41.9雨量超过 400 mm,占年降雨量的 80%左右,日降水量大于等于 50mm 的暴雨日数
表 1 土壤孔隙分布模拟试验的粘质盐土和引黄泥沙配比关系Table1 Soil Pressure Membrane Test: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y Soil and Yellow River Sedimentation样品编号No.土饼重Sample weight(g)配土重Soil weight(g)配沙重Sand weight(g)1 29.4 29.4 02 29.4 29.0 0.43 29.4 28.6 0.8┇ ┇ ┇ ┇72 29.4 0.8 28.673 29.4 0.4 29.074 29.4 0 29.4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156.42
本文编号:2619053
【图文】:
图 2 黄河三角洲地理位置Fig. 2 Loca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1.2 气候研究区位于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气温日较差大,温度在 10-14℃之间,且春季降水少、蒸发量大,干旱多风,早春冷暖无常,常有寒出现,晚春回暖迅速,常发生春旱。夏季炎热多雨,平均气温26.7℃,最高气温41.9雨量超过 400 mm,占年降雨量的 80%左右,日降水量大于等于 50mm 的暴雨日数
表 1 土壤孔隙分布模拟试验的粘质盐土和引黄泥沙配比关系Table1 Soil Pressure Membrane Test: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y Soil and Yellow River Sedimentation样品编号No.土饼重Sample weight(g)配土重Soil weight(g)配沙重Sand weight(g)1 29.4 29.4 02 29.4 29.0 0.43 29.4 28.6 0.8┇ ┇ ┇ ┇72 29.4 0.8 28.673 29.4 0.4 29.074 29.4 0 29.4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156.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浩;焦晓燕;王劲松;武爱莲;丁玉川;董二伟;王立革;;生物炭对土壤水分特征及水胁迫条件下高粱生长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5年02期
2 邓廷飞;刘彦;颜秋晓;何腾兵;高安勤;;贵州典型山银花土壤机械组成与养分特性及其关系[J];水土保持学报;2014年05期
3 孙雪雁;李品芳;李保国;薛元霞;邵蕾;;基于COMSOL的低渗性盐土内设砂柱洗盐定量模拟[J];农业机械学报;2014年07期
4 程镜润;陈小华;刘振鸿;李小平;付融冰;陈泉源;;脱硫石膏改良滨海盐碱土的脱盐过程与效果实验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4年06期
5 迟春明;王志春;;碱化盐土饱和导水率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J];土壤通报;2014年03期
6 张密密;陈诚;刘广明;杨劲松;余世鹏;;适宜肥料与改良剂改善盐碱土壤理化特性并提高作物产量[J];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10期
7 田香姣;程金花;杜士才;李乾坤;张欣;魏虎伟;;重庆四面山草地土壤大孔隙的数量和形态特征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4年02期
8 陆斌;张胜利;李侃;马国栋;;秦岭火地塘林区土壤大孔隙分布特征及对导水性能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4年06期
9 伍玉鹏;吕丽媛;毕艳孟;张一;孙振钧;;接种蚯蚓对盐碱土养分、土壤生物及植被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10 张博;马晨;马履一;贾黎明;贾忠奎;刘洪庆;;盐土改良中砂柱的作用机理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3年06期
,本文编号:26190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619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