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对长白山完达山山地丘陵区积雪分布及特性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1 21:00
【摘要】:雪作为地表最活跃且具有多重特性的自然资源,是冰冻圈中分布最广泛、季节性变化最显著的自然要素,也是我国东北地区冬季降水的主要形式。积雪的分布及性质对融雪侵蚀影响显著,目前我国尚未形成融雪侵蚀的系统评价机制。长白山完达山山地丘陵区地形复杂、起伏较大且坡耕地面积较多,春季解冻期坡耕地遭受冻融侵蚀的速度已不亚于暴雨造成的水土流失,融雪侵蚀已成为该区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因此本研究以长白山完达山山地丘陵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数据分析、野外实测以及室外模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积雪分布及性质的研究。首先,通过被动微波遥感反演的积雪深度数据,结合研究区坡度、坡向、高程等地形数据,分析2013-2015年长白山完达山山地丘陵区积雪深度在年内、年际间的变化过程和空间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发现降雪量以及雪期日照时数与平均气温的分布情况是造成年际间积雪累积量差异的首要原因,且气温是大尺度范围内积雪累积与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区2013-2015年间积雪深度的变化率随坡度的增加呈现“大-小-大”的趋势,平均积雪深度从北坡向开始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单谷型”,积雪的分布具有垂直地带性;其次,利用Snow Fork雪特性分析仪等采集积雪物理性质数据,分析研究区典型小流域不同坡位积雪特性的变化趋势、差异及成因,发现影响不同坡位积雪性质差异的首要因素是太阳辐射,风速风向、空气湿度以及上坡融雪对下坡影响是造成不同坡位积雪性质差异的重要因素,各项积雪性质之间相互影响,存在一定联系,雪密度与液态水含量共同影响着积雪内部结构,而雪层内部结构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雪深;为确定影响坡面积雪特性的主要地形、气候因子,采用5个坡度、8个坡向和试验期不同时刻太阳高度角组合进行室外模拟试验,分析积雪反辐射照度随坡度、坡向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发现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影响着太阳辐射强度与日照时数,而太阳辐射强度受太阳高度角直接影响,且太阳高度越大,不同坡向坡面间越不易发生相互遮挡,坡度越陡,遮蔽效应则越显著;最后,结合坡面积雪特性与积雪反辐射照度野外实测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法,建立了长白山完达山山地丘陵区坡面积雪特性预测模型。论文的主要创新性在于结合积雪的各项物理性质,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各性质间的差异与联系,并量化了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对积雪特性的影响,揭示了积雪密度、液态水含量连续且动态的变化过程,为融雪侵蚀机理研究、融雪侵蚀预报及水土保持措施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图文】:
技术路线图
因此本研究以长白山完达山山地丘陵区为研究对象,地理位置如图2-1 所示。图 2-1 长白山完达山山地丘陵区地理位置图Fig.2-1 Geographical location map of Changbai and Wanda mountain hilly area长白山完达山山地丘陵区位于东北黑土区东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7 ~ 11℃。冬季寒冷漫长,一般长达 5 ~ 6 个月,,1 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下。夏季气温较高,7 月平均气温为 18 ~ 20℃。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为 350 ~ 1000mm,地域差异较大,山区迎风坡年降水量在 1000mm 以上,由此向西北降水量逐渐减少,等降水量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白山完达山山地丘陵区土壤类型较为复杂,分布较广的地带性土壤有棕色针叶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157.1
本文编号:2635730
【图文】:
技术路线图
因此本研究以长白山完达山山地丘陵区为研究对象,地理位置如图2-1 所示。图 2-1 长白山完达山山地丘陵区地理位置图Fig.2-1 Geographical location map of Changbai and Wanda mountain hilly area长白山完达山山地丘陵区位于东北黑土区东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7 ~ 11℃。冬季寒冷漫长,一般长达 5 ~ 6 个月,,1 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下。夏季气温较高,7 月平均气温为 18 ~ 20℃。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为 350 ~ 1000mm,地域差异较大,山区迎风坡年降水量在 1000mm 以上,由此向西北降水量逐渐减少,等降水量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白山完达山山地丘陵区土壤类型较为复杂,分布较广的地带性土壤有棕色针叶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15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习阿幸;刘志辉;徐倩;张波;;基于高光谱数据的天山北坡积雪孔隙率反演研究[J];干旱区地理;2015年06期
2 冯君园;蔡强国;李朝霞;孙莉英;;高海拔寒区融水侵蚀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研究;2015年03期
3 邱璧迎;范昊明;武敏;周丽丽;贾燕锋;;上坡融雪径流对下坡融雪影响的模拟试验[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4年05期
4 张伟;沈永平;贺建桥;贺斌;努尔兰·哈再孜;吴雪娇;王国亚;;阿尔泰山融雪期不同下垫面积雪特性观测与分析研究[J];冰川冻土;2014年03期
5 楚光明;王梅;张硕新;;准噶尔盆地南缘洪积扇无叶假木贼种群空间点格局[J];林业科学;2014年04期
6 怀保娟;李忠勤;孙美平;周平;肖燕;;近50年黑河流域的冰川变化遥感分析[J];地理学报;2014年03期
7 李兰海;尚明;张敏生;AHMAD Sajjad;黄粤;;APHRODITE降水数据驱动的融雪径流模拟[J];水科学进展;2014年01期
8 娄梦筠;刘志红;娄少明;戴睿;;2002-2011年新疆积雪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冰川冻土;2013年05期
9 王卫华;廖海黎;李明水;;基于时变边界屋面积雪分布数值模拟[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10 王荣军;刘志辉;李诚志;胡铭;张文娜;;融雪期季节性冻土湿度变化对融雪洪水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3年04期
本文编号:2635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635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