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草甘膦在饱和石英砂及负载氧化锰石英砂中的迁移规律

发布时间:2020-04-23 03:52
【摘要】:草甘膦是我国乃至全球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一直以来都被认为其降解快、毒性低。但近几年关于草甘膦的毒性效应争议不断。草甘膦在土壤中的滞留直接影响到它是否被分解以及向周围迁移的可能性。由于草甘膦的化学特征,它特别容易与土壤中的矿物质以及有机复合物相结合。如果这种结合是非常紧密的,一般无法通过水淋洗将草甘膦从土壤中分离出去;如果结合不紧密,将有可能在降雨的冲刷作用下向地下水迁移。由于草甘膦主要依靠土壤中的微生物对其进行降解,地下水中微生物缺乏,草甘膦将在地下水中长期存在并累积,带来环境风险。草甘膦迁移的方式与途径众多,目前的研究多着眼于土壤对草甘膦吸附作用,而关于其随水流纵向迁移的报道还比较少见。本论文通过柱迁移实验研究草甘膦向地下水迁移的规律,以石英砂(Quartz sand,QS)和载锰石英砂(Manganese oxide coated quartz sand,MOCS)为多孔介质,探索草甘膦在两种多孔介质表面的吸附作用,并检测穿透曲线研究其在砂柱中的迁移行为,同时探讨pH、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对草甘膦迁移的影响,最后通过Hydrus-1D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值模拟,建立草甘膦在饱和砂柱中的溶质迁移模型,为草甘膦及同类除草剂在环境中的污染控制和风险管控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QS对草甘膦的吸附能力极弱;MOCS对草甘膦具有一定吸附能力。pH对草甘膦在MOCS上的吸附呈负相关,pH升高其吸附能力减弱;MOCS固体投加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吸附率。MOCS对草甘膦的吸附规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MOCS对草甘膦的吸附可用伪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2)草甘膦在饱和QS砂柱中的迁移能力比在饱和MOCS砂柱中强,草甘膦穿透过程中所受QS的阻碍较小,MOCS对草甘膦的截留较强。影响草甘膦迁移的因素中,pH的影响较大,两种介质中pH值在3~8范围内变化,酸性越强滞留越强。离子强度对草甘膦迁移的影响较弱,但离子强度的上升促进了草甘膦在MOCS中的截留。表面活性剂对草甘膦迁移的影响根据表面活性剂的类型不同而不同,烷基多糖苷对草甘膦的迁移有一定滞留效应,而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在QS中对草甘膦迁移影响较小。两种表面活性剂对草甘膦迁移的影响均符合相同的规律,即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2 g/L时草甘膦的阻滞系数最大,而当浓度继续升高时其阻滞系数均降低。(3)应用Hydrus-1D软件对草甘膦穿透规律进行模型建立。草甘膦在QS和MOCS中的迁移基本可以用Van Genuchten 一维对流-弥散模型描述。相关性系数R20.98,部分条件下草甘膦在MOCS中受吸附作用的影响。各项参数中,草甘膦的迁移受阻滞系数Kd的影响最大,非对称穿透曲线可能是非平衡吸附的结果,不同环境因子的变化主要导致Kd的变化,从而造成穿透曲线中不同程度的截留。综上所述,草甘膦在QS中易迁移,原因可能是QS表面光滑和吸附位点较少;在MOCS中草甘膦被部分截留。这一发现有望应用于地下水污染迁移控制或深入研究溶质迁移问题。在不同性质的多孔介质、其他类型溶质、多种溶质共存迁移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探讨。
【图文】:

路线图,研究技术,路线图,石英砂


逦草甘膦在抱和石英砂及负载氧化猛石英砂中的迁移规律逡逑1.4本文研究路线逡逑本课题的主要研究路线如图1-2所示。逡逑草甘膦的迁移转化规律逡逑固体介质逦溶质迁移逡逑V邋■逦逦逦邋+邋逦逦逡逑\|/逦V逦邋^逦V逡逑石英砂逦MOCS(载锰石英砂)一>邋吸附性研究逦迁移规律研究逡逑逦V逦逦小逦V逡逑预处理逦制备-酸式法逦吸附性能表征逦实验室柱实验逡逑逦1-逦逦邋_邋71邋 ̄逦山逡逑,,tk逦k邋^环境条件的选择逡逑表邋表粒物I逦二_邋—邋—邋_逦=逡逑面面

示意图,实验装置,示意图


图2-1实验装置示意图逡逑Fig.2-1邋Schematic邋diagram邋of邋the邋experiment邋set-up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5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天明;殷春涛;陆文龙;严金龙;张雁秋;;降水条件下土柱中除草剂硝磺草酮的迁移与淋溶特性[J];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06期

2 曾玉彬;沈全平;汪军林;伍志明;;新生态二氧化锰对水中腐殖酸的吸附性能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5年04期

3 周自成;;β-MnO_2的合成及其对甲基橙的吸附性能研究[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4 万顺利;马钊钊;薛瑶;刘国斌;何海;吴芳芳;谢华俊;;氧化锰改性的茶叶渣吸附水体中Pb(Ⅱ)[J];环境化学;2014年12期

5 郑广伟;杜玉成;侯瑞琴;王利平;孙广兵;;硅藻土原位生长纳米氧化锰及吸附性能[J];中国粉体技术;2014年05期

6 王玉文;;吸附法降解苯胺废水研究——以新生态二氧化锰吸附为例[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年05期

7 李洁;姚超;张珊;左士祥;刘文杰;李霞章;;δ型二氧化锰/埃洛石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J];硅酸盐学报;2014年02期

8 孙克;;全球十大除草剂的市场与展望[J];农药;2013年05期

9 汪海萍;邵燕;王志良;赵学梅;姚继伟;曹欢;牛浩;樊建;杨尧;;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草甘膦的探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2年03期

10 王涵;张华;张文华;任志龙;韩文清;;负载纳米MnO_2的吸附纤维室温下对甲醛的吸附分解[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袁涛;岩溶双重含水介质流场与溶质运移模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2 殷辉;几种过渡金属与六方水钠锰矿的相互作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3 吴磊;三峡库区典型区域氮、磷和农药非点源污染物随水文过程的迁移转化及其归趋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张家俊;土壤中除草剂毒草胺的迁移行为和阿特拉津对水稻幼苗生物毒性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5 赵巍;水钠锰矿吸附Pb~(2+)微观机理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6 张立珠;新生态二氧化锰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强化去除作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邹卫华;锰氧化物改性过滤材料对铜和铅离子的吸附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8 张红梅;饱和-非饱和土中氟运移规律动态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梁兵兵;玉米田常用除草剂在土壤中的主要环境行为及残留修复[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2 刘丽;饱和—非饱和红黏土中溶质迁移机理及数值模拟[D];广西大学;2016年

3 李哲;改性及纳米二氧化锰负载硅藻土对苯酚废水的吸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4 曾嵘;锰改性石英砂(MOCS)去除原水中三价锑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5 李鹏;负锰滤料对水中锰的去除效果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1年

6 李p

本文编号:26373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6373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3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