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种植模式对苏打盐化土水盐动态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4-23 04:31
【摘要】:盐碱地是我国潜在的耕地资源,改良利用盐碱地对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山西省盐碱地面积约为30.13×10~4hm~2,其中大同盆地盐碱地面积占2/3以上,70%盐碱土为苏打盐化土。本文结合苏打盐化土的特点,采用四种种植方式(平作不覆膜CK、平作常规覆膜、全膜起垄垄沟、起垄覆膜膜侧)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其对苏打盐化土水盐动态及玉米生长的影响,得出盐碱地上最佳的种植方式,促进玉米的高产高效。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四种种植方式能降低土壤pH,其中0-40cm土层土壤pH降低效果最明显。不同处理土壤EC增加,0-20cm土层土壤EC变化较大,20-40cm土层土壤EC较稳定。(2)不同处理条件下,0-4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差异明显,40-1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较稳定。土壤含水量最高的是全膜起垄垄沟,起垄覆膜膜侧、平作常规覆膜次之,平作不覆膜土壤含水量最低。平作不覆膜温度最高,平作常规覆膜、起垄覆膜膜侧次之,全膜起垄垄沟温度最低。(3)四种种植方式能降低土壤水溶性钠含量、总碱度、钠吸附比、交换性钠和碱化度,起垄覆膜膜侧种植降低效果最好,其他依次为全膜起垄垄沟、平作常规覆膜、平作不覆膜。玉米生育期内,各处理土壤水溶性钠含量随土层增加而增加,起垄覆膜膜侧、全膜起垄垄沟、平作常规覆膜土壤水溶性钠含量较CK分别降低93.24%、49.49%、86.84%。起垄覆膜膜侧、平作常规覆膜土壤总碱度较CK分别降低29.41%、47.18%,全膜起垄垄沟较CK增加113.41%。各处理土壤钠吸附比明显降低,收获期起垄覆膜膜侧、全膜起垄垄沟、平作常规覆膜较CK分别降低80.93、45.69、81.84个单位。各处理对0-40cm土层土壤交换性钠和ESP影响较大,起垄覆膜膜侧、全膜起垄垄沟、平作常规覆膜土壤交换性钠和ESP较CK最大降低幅度为53.85%和56.41%、33.08%和49.24%、38.82%和33.27%。(4)生育期内,四种种植方式均能增加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收获后各处理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达到最高,起垄覆膜膜侧、全膜起垄垄沟、平作常规覆膜干物质积累量较CK分别增加52.51%、33.71%、17.87%。不同处理均能提高玉米氮素、磷素和钾素累积量,收获后全膜起垄垄沟和起垄覆膜膜侧增加效果最明显,二者分别较CK高20.67%、15.24%、33.81%和31.64%、45.71%、65.48%。起垄覆膜膜侧、全膜起垄垄沟和平作常规覆膜均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较CK分别增加68.97%、48.78%、37.56%。起垄覆膜膜侧处理玉米产量最高。综上所述,起垄覆膜膜侧种植能有效地改良苏打盐化土水盐动态和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其次为全膜起垄垄沟、平作常规覆膜、平作不覆膜。
【图文】:

试验区,气温,降水量,覆膜


种植模式对苏打盐化土水盐动态及玉米生长的影响积为 72m2,株距为 24.7cm,行距为 50cm,试验设 4 个(CK)、平作常规覆膜、全覆膜起垄垄沟种植、起垄覆膜次,完全随机区组排列。2016 年 5 月播种,种植密度为 8.理措施一致,10 月收获。苗期(5.22-6.5):气温 17.85(6.6-6.21):气温 19.63℃,降水量 31.4mm;吐丝期(水量 90.4mm;乳熟期(8.7-9.6):气温 20.1℃,降水量):气温 16.4℃,降水量 41.6mm。2016 年 6 月 29 日每小区浇水 6 m3,每半月取一次土,,定点采集 0-10cm,10-20cmcm,80-100cm 的土样,经阴干,过 2mm 筛后备用。定。每个小区采集 3 株植物样。

土壤,苗期,玉米生育期,土层


土壤 pH 值是表示土壤酸碱化程度的重要指标[51]。图 3.1 表示玉米生育期内,不同种植条件下对各土层 pH 的影响。从图可知,不同土层土壤 pH 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其中全膜起垄垄沟处理土壤 pH 较其他处理处于较高水平。播前 0-40cm 土层各处理的 pH 值大于 9.0,无显著性差异。玉米生育期内,苗期土壤耕层(0-40cm)pH 降低最为明显,之后开始增加。因为苗期水分以灌溉为主,蒸发作用弱,土壤表层的盐分被冲刷到下层,使各处理土壤 pH 呈下降的趋势,提高了玉米的出苗率。苗期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156.4;S5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爱琴;魏秀菊;朱明;;基于Meta-analysis的中国马铃薯地膜覆盖产量效应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5年24期

2 王军;;试论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5年10期

3 王胡军;李纯;钟香梅;王淑杰;;盐碱地改良技术研究进展[J];农业工程;2014年S1期

4 许媛媛;;浅谈新疆盐碱地改良利用的措施[J];甘肃农业;2014年16期

5 赵永敢;王婧;李玉义;逄焕成;;秸秆隔层与地覆膜盖有效抑制潜水蒸发和土壤返盐[J];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23期

6 杨小敏;郝明德;李龙;董晓兵;;黄土区旱地覆盖对小麦养分吸收及水分利用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3年05期

7 张荣涛;周东兴;申雪庆;;蚯蚓粪对盐碱土壤速效养分和碱化指标的影响[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3年04期

8 郑普山;郝保平;冯悦晨;丁玉川;李屹峰;薛志强;曹卫东;;不同盐碱地改良剂对土壤理化性质、紫花苜蓿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年09期

9 钱士君;祖占勇;;农作物施肥的科学性及方法浅析[J];吉林农业;2012年08期

10 王婧;逄焕成;任天志;李玉义;赵永敢;;地膜覆盖与秸秆深埋对河套灌区盐渍土水盐运动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15期



本文编号:26373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6373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b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