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沙漠生物结皮微生物的筛选及其结皮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4 08:54
【摘要】:微生物结皮是生物土壤结皮(Biological Soil Crust)的初级阶段。有研究表明,部分微生物具有一定的促进生物结皮形成的作用。本研究从“宁夏黄河东岸防沙治沙林业工程”中卫项目区中结皮发育良好的固沙地点取样(36°31’N,110°08’E),分别选择1年草方格固定区、5年草方格固定区、10年草方格固定区以及中卫固沙林场作为样地,样地均分布在包兰铁路两侧。从样品中分离可促进生物结皮形成的微生物,并测定其促进生物结皮形成作用,结果如下:1、从沙结皮样品中共分离出的631株细菌,经过复筛后获得2株具有生物结皮形成作用的菌株,分别编号为ZX1和ZX16。经多次实验表明,ZX1和ZX16菌液均可形成较为稳固的结皮块。经16SrRNA鉴定,ZX1和ZX16均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herium)。2、通过发酵优化实验结果表明:ZX1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8~°C,ZX1的最佳碳源、氮源、无机盐分别为葡萄糖、酵母粉、FeSO_4,采用优化后的培养基可使菌数增加15%;ZX16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6~°C,ZX16的最佳碳源、氮源、无机盐分别为葡萄糖、牛肉膏、FeSO_4,采用优化后的培养基后可使菌数增加21%。3、通过实验结果表明:ZX1与ZX16的生物结皮形成作用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ZX1和ZX16的生物结皮形成作用与菌液量呈正相关,将两株菌分别加入到沙子中,9 d后其促进生物结皮形成效果最显著。结论:ZX1和ZX16均具有一定的生物结皮形成作用,且较为稳定。本实验对于人工沙漠生物结皮的构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图文】:

位置图,沙丘,移动沙丘,年平均


2019 届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区概括及土壤取样概况研究区域主要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地区的腾格里110°08’E)。该地区年平均气温为 9.0°C,极低温为-24.1°C,极高 3,328 h,降水量为年平均为 213.1 毫米(1956-2016)年蒸发量 3.1 m/s,年平均沙尘暴天数为 64 d[50-51],多数沙丘为移动沙丘,定沙丘,固定沙丘上覆盖有少量生物结皮,治沙林区中以灌木和上无结皮形成,以沙生植物为主要植被如沙蒿,梭梭等。取样地

结皮,样地


本实验于 2018 年 4 月 15 日选取“宁夏黄河东岸防沙治沙林业工程”中卫项目区中结皮发育良好的固沙地点进行取样,分别选择 1 年草方格固定区、5 年草方格固定区、10 年草方格固定区以及中卫固沙林场作为样地,每种样地面积均在 500 公顷以上,均分布在包兰铁路两侧,每块样地设置 5 个 1 m×1 m 的样方,间隔为 20 m,每个样方按照五点取样法进行取样,分别采集结皮上层以及结皮下层流动沙。结皮上层的取样是以结皮形成的自然厚度为取样深度,,使用直径为 50 mm,高为 50 mm 的环刀原状采集结皮样品,在尽量不破坏其结皮结构的情况下混合后装入做好标签的自封袋中封存;结皮下层流动沙的取样以结皮上层采集结束后,使用直径为 50 mm,高为 50 mm 的环刀采集结皮下层深度为 0~10 cm 的流动沙,混合后装入做好标签的自封袋中封存。24 h 内将所有样品带回实验室,于 4°C 冰箱保存。本实验中所使用的沙子均采集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地区腾格里沙漠流动沙丘上,流动沙丘上没有形成生物结皮,沙生植物极少,营养物质含量不足以供微生物及植物大量生长,尽可能的减少由沙子带来的对于本实验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北方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15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炳垠;卜崇峰;李宜坪;李新凯;;毛乌素沙地生物结皮覆盖土壤碳通量日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子[J];水土保持研究;2018年04期

2 王君;;生物结皮在黄土高原地区高速公路边坡恢复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年09期

3 史军;;你不可以小瞧它们[J];课堂内外(小学版);2017年09期

4 边丹丹;廖超英;孙长忠;李晓明;许永霞;唐海滨;;黄土丘陵区土壤生物结皮对土壤微生物分布特征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年04期

5 杨秀莲;张克斌;曹永翔;;封育草地土壤生物结皮对水分入渗与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04期

6 闫德仁;;沙漠人工生物结皮层理化特性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9年01期

7 闫德仁;薛英英;刘果厚;;库布齐沙漠生物结皮层土壤理化特性的研究[J];土壤;2008年01期

8 艾尼瓦尔·吐米尔;王玉良;阿不都拉·阿巴斯;;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土壤生物结皮中地衣物种组成和分布[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6年03期

9 阿不都拉·阿巴斯;艾尼瓦尔·吐米尔;;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土壤生物结皮中地衣植物物种组成和分布[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胡春香,张德禄,刘永定;干旱区微小生物结皮中藻类研究的新进展[J];自然科学进展;200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贻忠;于雅琼;高原;;鄂尔多斯沙地土壤生物结皮物理特性研究[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2 张丙昌;张元明;赵建成;陈荣毅;郑云普;;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结皮不同演替阶段中藻类的变化[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3 王振亭;郑晓静;周又和;;生物结皮的力学性质及其应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4 焦雯琚;朱清科;张宇清;张岩;吴秀芹;;陕北黄土区退耕还林地生物结皮分布影响因子研究[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5 张如强;王迎春;;库布齐沙漠生物结皮层土壤微生物动态与油蒿发育的相关性研究[A];2009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细胞生物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玛伊努尔·依克木;张元明;张丙昌;买买提明·苏来曼;;生物结皮中苔藓植物与藻类植物的种间关系研究[A];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植物学:现在与未来——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十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2分会场: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C];2013年

7 兰书斌;吴丽;饶本强;张德禄;刘永定;胡春香;;生物结皮的发育演替与表土持水特性研究[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8 陈荣毅;;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表层土壤凝结水形成特征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9 张静;张元明;;冻融过程对生物结皮中齿肋赤藓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A];第六届中国植物逆境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10 周义贵;李贤伟;张健;范川;宫渊波;白燕;袁晖;;土壤抗冲性的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A];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记者 王翰林;生物结皮固沙技术走进荒漠[N];科技日报;2007年

2 王大霖;我国生物结皮固沙技术进入野外推广研究阶段[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3 钟柯;沙漠生物结皮技术研究通过鉴定[N];中国环境报;2006年

4 记者 史博臻;荒漠苔藓遇水30秒“起死回生”[N];文汇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李婵 吴m#漉;专家解密北京风沙来龙去脉[N];北京科技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雪芹;模拟放牧干扰对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土壤碳循环的影响及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2 高丽倩;黄土高原生物结皮土壤抗水蚀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7年

3 徐杰;鄂尔多斯及其毗邻地区生物结皮层苔藓植物物种组成、地理分布及生态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4 闫德仁;库布齐沙漠生物结皮层的肥岛特征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5 赵彦敏;陕北黄土生物结皮种群特征及对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6 李柏;不同荒漠生态系统生物结皮分布及水文特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7 邵晨曦;毛乌素沙地生物结皮物种组成及氮动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8 倪含斌;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矿区水土流失动态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吕莹;生物型凹凸棒基高分子固沙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7年

10 张军红;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土壤水分分布与动态[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子轩;沙漠生物结皮微生物的筛选及其结皮作用研究[D];北方民族大学;2019年

2 鞠孟辰;菌藻添加对生物结皮种源扩繁与野外接种恢复的作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3 张雨虹;毛乌素沙地苔藓生物结皮对土壤微生物分布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9年

4 王清玄;黄土坡面生物结皮与草本植物立体配置修复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9年

5 杨巧云;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其对干扰的响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6 谢申琦;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坡面产流产沙对雨强的响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7 李兴海;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蓝藻多样性研究[D];新疆大学;2019年

8 李炳垠;毛乌素沙地生物结皮的光合及土壤CO_2通量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9 郭sノ

本文编号:2638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638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4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