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三维复杂土壤电磁性质建模与GPR信号分析

发布时间:2020-04-29 10:04
【摘要】:全球气候的变化,时常出现灾害性天气,比如区域性的暴雨或干旱。在降雨和干旱的交替过程中,由于土壤中各类颗粒成分的遇水涨缩性和受力状况有差异,颗粒间会产生分散和整合过程,宏观上就会形成有规律的土壤裂隙带。土壤裂隙带可能会造成许多灾害。例如,边坡的整体性被裂隙带大规模破坏,减弱土壤颗粒间的胶结作用,最终发生边坡失稳和崩塌等灾害和事故。在农业方面,水肥将沿着裂隙带迅速渗透,极大的增加入渗的深度和效率,使土壤中的水分养分加速渗入土壤深层,降低植物根系对水肥的利用效率。在环境方面,土壤裂隙带加剧污染物的下渗程度,加深了地下水污染过程。因此,研究土壤裂隙带的构造对于预测降雨导致的滑坡,提升农业水肥利用率和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土壤裂隙和裂隙带的内涵及成因,然后分别阐述了常用的空间剖分、离散网络、变差函数和分形特征迭代四种裂隙带建模方法与原理。对比四种建模方法的优缺点,分形特征迭代的方法简单易操作,只需控制好分维特征与迭代的终止条件,而且分形过程契合土壤裂隙的生成过程,在实际的土壤微观形态中也有较强的自相似性和分维特征,所以能更简单快速的模拟出裂隙带的形态。配合广义的能量极小值原理,本文将Koch分形曲线由二维平面推广到了三维空间,然后使用三维Koch曲线进行了裂隙带骨架建模并用矩阵变换控制裂隙带的位置与形态。将裂隙带骨架建模完毕后,使用了Bruggeman等效介质方法给骨架赋予了尺度大小和属性值,使单纯的点和直线拓展为空间形态且具有了物理意义。在土壤背景的建模方面,首先介绍了小尺度非均匀性的椭球式混合型自相关函数随机介质模型,然后介绍了Markov链模型的理论与方法,且将Markov链方法推广到三维空间。为了验证Markov链建模方法的正确性,使用随机等效介质方法建立了一个三维实验模型并进行Markov性检验,然后用三维Markov链方法计算转移概率矩阵后进行模拟,对比结果发现模拟后的结果与原模型比较相似。在数值计算方面,本文介绍了探地雷达(GPR)正演计算的时间域有限差分方法、PML边界吸收条件和数值稳定条件。然后建立了一个表层土壤-湿润粘土-基岩三层模型,土壤背景使用三维Markov链方法建立,在湿润粘土层中使用三维Koch分形曲线和Bruggeman等效方法建立具有不同含水率的裂隙带。对不同含水率下的综合模型进行GPR正演计算,研究裂隙中含水率对正演结果波形的影响,并进行时频特性分析,将数值计算得到的响应进行S变换(ST),研究含水率对裂隙带响应时频特征信号的影响,结果显示,裂隙的等效介电常数与背景差别越大,响应越明显。最后,定量计算响应中裂隙带和分界面深度,与模型的误差较小。综合分析这种混合建模、响应计算和时频分析方法对土壤中含水裂隙带探测效果。结合扶余市土壤的探地雷达实测数据,使用Markov链和三维Koch曲线建立了一个复杂的含裂隙带土壤模型,对比实测响应与不同裂隙带含水率的模型的响应,主要特征比较相似。将结果进行S变换后,对比估算了实测数据中的裂隙带含水率。
【图文】:

模型图,模型,裂隙带,空间剖分


2.1.3 土壤裂隙带成因2.2 裂隙带建模的发展历史在过去的裂隙带建模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四种常用的裂隙带建模方法:空间剖分、离散裂缝网格、变差函数和分形特征迭代。下面将分别叙述每种方法的建模原理、优点缺点和应用范围,同时选择一个最适合裂隙带建模的方法。2.2.1 基于空间剖分的裂隙建模将土壤中的一个裂隙带假想为一个平面多边形,如果土壤中含有多条裂隙带,那么延伸后的平面多边形就可以整个土壤剖分成多个部分,这就是空间剖分。当进行裂隙带建模的时候,如果多边形剖分的比较合理,就把一些交错形成的小的空间多边形视为裂隙带。基于这种建模思路进行的裂隙带建模方法就称为空间剖分法,比如 Veneziano 模型等[53]。

模型图,模型,裂隙带,圆盘


图 2-2 Baecher 模型,从构造过程上来看也可以称为随机圆盘模型思想就是利用点和示性过程先后确定裂隙带组合随机圆盘模型基于五个基本假设条件[53][54]:1、2、各个裂隙带中心的位置随机分布且相互独立;4、圆的大小与裂隙带走向完全独立;5、裂隙立。但是由于外应力的影响,实际情况下裂隙带个方向上具有优势。基于上述的规则,将随机圆图 2-3。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1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星美;;GPR在公路桥梁质量无损检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年41期

2 龚晓斌;李威;;GPR探测非金属地下管线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施工技术;2013年S2期

3 胡绕;吴健生;赵永辉;;基于随机分布的断裂破碎带GPR剖面特征分析[J];物探与化探;2006年06期

4 王锁柱,张建林;基于GPR的电子政务系统规划方法[J];情报杂志;2005年03期

5 王萍;李新举;闵祥宇;杨东;王新;李俊颖;孙小银;;GPR测量滨海盐渍土剖面分层的实验研究[J];土壤;2016年06期

6 石明;冯德山;王洪华;戴前伟;;各向异性介质GPR非结构化网格有限元正演[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5期

7 杨磊;;桥梁质量无损检测中GPR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年05期

8 潘海结;潘海军;戴天帅;;GPR在桥梁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9 樊甫胜;陈志文;杨正云;;隧道仰拱GPR无损检测实例分析[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2年03期

10 刘恒柏;朱安宁;张佳宝;刘建立;信秀丽;;不同水分条件下粗砂土剖面中目标物的GPR图像特征及其解译[J];土壤;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胜昔;张安学;蒋延生;;一种用于铁路路基探测的GPR超宽带天线设计[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2 邓启华;;高速公路路基空洞地质雷达(GPR)探测方法研究[A];第四届全国地基基础与地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3 白日华;许士丽;崔坤荣;郭盛;;TSD和GPR在路面养护中的联合应用[A];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卷)[C];2016年

4 周荣官;周醒驭;;基于斑点检测的GPR图像溶洞地貌机器判别[A];第七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会刊[C];2013年

5 沙鲲;;基于GPR的土体压实度反演[A];第四届全国地基基础与地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6 李展辉;黄清华;;基于并行伪谱法的逆时偏移在GPR断层探测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六专题论文集[C];2013年

7 殷勇;朱大奎;王颖;葛晨东;I.Peter Martini;;海南岛东部博鳌地区沙坝-泻湖沉积体系演化及探地雷达(GPR)的应用[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8 宋雪静;吴仁彪;刘家学;;基于GPR的机场跑道灾害识别[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9 郭秀军;罗辉;王淼;李永顺;李典基;;南水北调东线渠道混凝土衬砌厚度GPR快速无损检测[A];山东地球物理六十年[C];2009年

10 卜育德;;基于GPR算法的恒星大气物理参数估计[A];中国天文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邓洪超;积雪路面GPR探测信号处理与雪铲自动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吴奇;基于混合ADI-FDTD亚网格技术的GPR高效正演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3 万剑;基于GPRS的远程状态监测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景宜;三维复杂土壤电磁性质建模与GPR信号分析[D];吉林大学;2019年

2 董菁菁;GPR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D];吉林大学;2017年

3 周广行;基于GPR技术的陕北黄土区河北杨粗根分布特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4 蔡文博;地铁隧道车载GPR检测技术的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5 王晓莉;大豆疫霉转录组研究及GPR功能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6 毛星;应用低频微波波段GPR测量土壤含水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王仙丽;地下油类污染区探地雷达(GPR)探测能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8 孙文龙;铁路车载GPR检测隧道底部结构的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9 胡启华;车载GPR与高频面波对隧道衬砌检测的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10 苏国锋;车载GPR检测高铁隧道的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444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6444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6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