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赣南红壤丘陵区果园不同开发模式下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8 06:12
【摘要】:赣南红壤丘陵区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土壤本身易被侵蚀、区域降水强度大且时空分布不均。尤其是近30年来果园开发速率持续上升,果园面积年均增长70%,是变化最快的土地覆被类型。由于重开发轻管理,导致水土保持措施不完善;因锄草、翻耕和大量使用除草剂,导致林下灌草层缺失,地表植被覆盖度是低甚至完全裸露,“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的林下流问题突出。研究果园开发背景下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产生机理,评价不同工程措施下的水土保持效益对解决红壤丘陵区的典型水土流失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赣州市宁都县还安小流域为研究区,建立5个标准径流小区(长宽20m*5m,坡度为8°),分别为裸地(1号)、模拟天然乔灌草林(2号)、乔灌草+水平竹节沟(3号)、成熟果园+普通梯田+梯壁植草(4号)和幼年脐橙+反式梯田+梯壁植草(5号),通过安装雨量计、水位泥沙自动测量系统及人工采集各径流小区次降雨及产沙数据,分析不同降雨条件下各个径流小区的产流产沙特征,比较了不同水保措施下的减流减沙效果;对不同措施下的水保效益进行了计算并且给出了最佳水土保持措施配置的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春季夏季是降水多发期,降水场次较多,但真正形成产流的降水场次较少。以降水量看,40%的降水场次包括了74.14%的降水量,降雨强度较大。典型降水发生时,裸地产流响应最为迅速;其次为幼龄脐橙,产流率极大值高于其他3个小区。各小区产沙时间均滞后于降水开始时间,滞后时长2.5h-9h。当降水阶段性停止的时候裸地、模拟水土保持林和幼龄脐橙的产沙速率依旧保持在较高水平,裸地的表现最为明显。在降水第二阶段,产沙速率均有提升但不明显,在降水结束后产沙速率仍较高,随后产沙停止。(2)乔木茎流截流作用直接影响林下流的强弱。2号小区没有高大乔木,茎流比在3%以下;3号小区拥有20株马尾松,茎流比最大值为14.5%;4号小区拥有12株成熟蜜桔树,茎流比最大值为3.77%。较为高大的乔木植株体本身以及较大的林冠层为茎流的形成提供了便利,有效减少水土流失的产生。(3)暴雨以上级别降水造成所有立地的减流效果在72.0%-100%之间。2-5号径流小区的减流效果分别为81.1%以上、90.3%以上、81.5%以上和72.0%以上。中雨大雨条件下,所有立地造成的减流效果在83.6%以上。2-5号小区的减流效果分别为87.9%以上、84.9%以上、83.6%以上和83.8%以上。在减沙效果方面,裸地32场产流降水均有产沙,2号小区出现10次产沙,占31.25%;3号小区出现产沙14次,占43.75%;4号小区出现产沙11次,占34.37%;5号小区出现产沙17次,占比53.12%。2-4号小区产沙次数比例较小,说明模拟天然林、模拟水土保持林以及成熟果园的水土保持效果较好,幼龄果园必须依靠前期的工程措施进行泥沙拦截。(4)通过计算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天然林、水土保持林和成年蜜桔的减流能力较强,达81%以上,与地表植被覆盖度高、灌草搭配合理,对降水分层拦截减弱了降水动能等有关。幼龄脐橙减流能力虽然较弱,但也在72%以上,说明反式梯田是果园开发前期较为有效的水保措施。
【图文】:

路线图,路线图,研究技术


研究技术路线图

丘陵,白垩系,宁都县,花岗岩


总面积 4053.16 平方公里。县城距省会南昌 324 公里,至赣州市 162 公里。图 2.1 研究区位置示意图2.1.2 地质地貌宁都县全境地质构造确定较复杂,褶皱、断层、隆起确定、凹陷均有。地质基础系古生代震旦纪的浅变质岩构成。已出露确定的地层为前震旦系、震旦确定系、寒武系、石炭系、侏罗系、白垩系、第四系,以震旦系、白垩系为主。岩石确定主要有花岗岩、变质岩、紫色页岩、粉砂岩,以花岗岩居多。宁都属赣南中低山丘陵区,地貌确定以丘陵、山地为主,全县有丘陵 1407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34.73%;山地 1788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确定的 44.13%。境内北部多山,中部丘陵起伏。西、北、东三面高确定,中间低,自北向南依次下降。西、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1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园球;樊剑波;陈晏;陈长青;;红壤丘陵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研究与展望[J];土壤;2015年02期

2 李忠武;曾光明;朱华;方勇;阳小聪;黄雅贤;;湘中红壤丘陵区景观格局变化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6年04期

3 庞爱权;红壤丘陵区农业资源开发模式研究[J];自然资源;1997年04期

4 何钟文;查轩;黄少燕;;南方红壤丘陵区侵蚀退化地成因及生态恢复措施研究[J];亚热带水土保持;2015年04期

5 程冬兵;廖纯艳;张平仓;赵健;;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年11期

6 ;《红壤丘陵区严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获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J];福建林业科技;2013年04期

7 ;江南红壤丘陵区作物周年高产高效调控途径与配套技术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1997年10期

8 杨秋华;黄炎和;范胜龙;林金石;季翔;;南方红壤丘陵区流域景观格局与水土流失的关系[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9 李晓;谢永生;张应龙;芦蔚叶;李文卓;;红壤丘陵区粮食生产的生态成本[J];生态学报;2011年04期

10 文石林;董春华;;湘南红壤丘陵区牧草栽培潜力及发展模式建议[J];热带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冬兵;张平仓;;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A];2014年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2 李正民;舒惠玲;;红壤丘陵区应大力开展对热带牧草的研究[A];中国草地科学进展:第四届第二次年会暨学术讨论会文集[C];1996年

3 彭廷柏;黄道友;陈惠萍;陈焱国;;红壤丘陵区水土协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简报[A];生态学的新纪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2000年

4 吴柏林;张德明;洪游游;陈双林;吴明;曹永慧;;红壤丘陵区竹类植物应用与促成技术研究[A];衢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选编(2001-2004)[C];2005年

5 余树全;王前华;周国模;;红壤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水土保持效应的研究[A];工程绿化理论与技术进展——全国工程绿化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郑华;欧阳志云;王效科;彭廷柏;李振新;赵同谦;李锡泉;;红壤丘陵区不同森林恢复类型土壤种子库特征研究[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7 李志;;红壤丘陵区人工林郁闭度与生物多样性分析[A];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汪权方;李家永;;中国红壤丘陵区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NDVI指数季节性变化特征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彭廷柏;陈惠萍;林泽建;段华平;;南方红壤丘陵区入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学任务[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10 程先富;;环境因子对红壤丘陵区土壤有机质的影响[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巫奕龙;闽西老区长汀“治水土” 红壤荒山盛开“生态花”[N];新农村商报;2018年

2 记者 宦建新 通讯员 李幼飞;“三元种植结构”是红壤丘陵区农业新出路[N];科技日报;2001年

3 通讯员 鲁大安 记者 何红卫;棕红壤丘陵区农作物研究通过验收[N];农民日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王惠兵;进则全胜[N];人民政协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蒋端生;红壤丘陵区耕地肥力质量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2 牛德奎;华南红壤丘陵区崩岗发育的环境背景与侵蚀机理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3 丁军;红壤丘陵区人工林地生态学特征及其水土保持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4 聂小东;水力侵蚀对红壤丘陵区土壤有机碳迁移分布及稳定机制的影响[D];湖南大学;2017年

5 郭忠录;等高绿篱—坡地农业复合系统氮素循环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6 李灵;南方红壤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的土壤生态效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乃千;赣南红壤丘陵区果园不同开发模式下水土保持效益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年

2 聂坤照;南方红壤丘陵区NDVI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

3 唐贤;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母质下红壤剖面酸化特征[D];吉林农业大学;2018年

4 林松锦;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保护性开发治理模式及对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5 吴卓;气候变化对我国红壤丘陵区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6 常松果;红壤坡耕地耕层土壤抗剪强度及影响因素响应特征[D];西南大学;2017年

7 周和平;湘中红壤丘陵区水土保持措施配置及其效益评估[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肖瑷;红壤丘陵区均质土坝病险除控性态安全云评估研究[D];南昌大学;2017年

9 张帆;红壤丘陵区牧草的生态效益及利用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10 罗双林;红壤丘陵区混农林经营模式数据库的建立及其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542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6542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3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