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半干旱黄土区退耕林地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2 23:25
【摘要】: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系统多样,植被物种丰富,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脆弱,至今对该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及其影响因素特征尚未完全充分认识,而退耕还林地土壤有机碳的变化是评价退耕还林措施及其生态效益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半干旱黄土区吴起县4个不同乡镇的乔、灌、草共16个典型植被群落土壤有机碳为研究对象,将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两种方法相结合,综合分析了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变化规律,旨在为该区今后植被恢复重建、林分结构改造及林地土壤质量评价优化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荒草地、山桃、小叶杨和柠条4种植被类型中,柠条土壤容重最大,荒草地最小且差异显著;荒草地土壤水分最大,柠条最小且差异极显著;土壤孔隙度存在差异,但不显著;土壤电导率大小为小叶杨荒草地柠条山桃,呈极显著差异;山桃土壤p H最大,荒草地最小,皆属于弱碱性;小叶杨土壤有机碳最大,荒草地次之,柠条最小,且存在显著差异。灰色关联分析表明:荒草地土壤有机碳与含水量关系紧密,与电导率关系不紧密;山桃土壤有机碳与电导率关系紧密,与毛管孔隙度关系不紧密;小叶杨土壤有机碳与非毛管孔隙度关系紧密,与容重关系不紧密;柠条土壤有机碳与非毛管孔隙度关系紧密,与含水量关系不紧密。2、坡底平台、中坡位、下坡位和中坡位水平阶4种不同坡位沙棘林中,下坡位土壤容重最大,坡底平台最小且差异不显著;土壤水分在0-100 cm土层大致呈“S”型分布,坡底平台最大,中坡位及中坡位水平阶最小,且土壤含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存在极显著差异;饱和含水量差异不显著;土壤孔隙度各有差异,但不显著;土壤电导率大小为坡底平台中坡位中坡位水平阶下坡位且差异显著;土壤有机碳含量中坡位的最高,中坡位水平阶则最低,且存在极显著差异。灰色关联分析表明:沙棘坡底平台土壤有机碳与非毛管孔隙度关系紧密,与容重关系不紧密;中坡位土壤有机碳与电导率关系紧密,与非毛管孔隙度关系不紧密;下坡位土壤有机碳与非毛管孔隙度关系紧密,与毛管持水量关系不紧密;中坡位水平阶土壤有机碳与总孔隙度关系紧密,与电导率关系不紧密。3、水平阶整地刺槐、油松、油松+山杏和山杏+侧柏4种植被中,土壤容重山杏+侧柏最大,油松+山杏最小且不存在显著差异;人工纯林土壤水分垂直变化差异不大,混交林呈波动趋势且变化较大,水平阶上营造的乔木纯林与乔灌混交林土壤水分差别不大;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山杏+侧柏最大,油松和油松+山杏则最小,而非毛管孔隙度稍有区别,且彼此存在差异但不显著;土壤电导率大小为刺槐油松油松+山杏山杏+侧柏,且差异不显著,土壤p H刺槐最大,油松最小,皆属于弱碱性;土壤有机碳山杏+侧柏最大,刺槐最小,且存在显著差异。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刺槐土壤有机碳与电导率关系紧密,与含水量关系不紧密;油松土壤有机碳与非毛管孔隙度关系紧密,与电导率关系不紧密;油松+山杏土壤有机碳与非毛管孔隙度关系紧密,与容重关系不紧密;山杏+侧柏土壤有机碳与容重关系紧密,与p H关系不紧密。4、阳坡、半阳坡、阴坡和半阴坡小叶杨林地中,阳坡土壤容重最大,半阴坡最小且存在极显著差异;土壤水分在阳坡与阴坡间表现尤为突出,具体为阴坡最大,阳坡最小且存在极显著差异;土壤孔隙度各有差异但彼此间差异不显著;土壤电导率大小为半阴坡半阳坡阴坡阳坡且差异极显著;土壤有机碳含量半阳坡最高,阳坡则最低且存在极显著差异。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小叶杨半阴坡土壤有机碳与电导率关系紧密,与p H关系不紧密;阴坡土壤有机碳与非毛管孔隙度关系紧密,与容重关系不紧密;阳坡土壤有机碳与非毛管孔隙度关系紧密,与含水量关系不紧密;半阳坡土壤有机碳与非毛管孔隙度关系紧密,与容重关系不紧密。
【图文】:

位置分布,样方,详细信息,位置分布


灌木样方大小为 5m×5m,草本样方大小为 1m×1m。本研究采样位置分布点见(图2-1),详细信息见(表 2-1)。图 2-1 样地分布图Fig.2-1 The sampling sites distribution

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图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71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蒙;李晓兵;;放牧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及相关过程研究进展[J];草地学报;2018年02期

2 徐均华;黄国强;菅攀峰;胡庆辉;李智勇;郭松;柳立;江智敏;;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及在农田生产中的应用[J];耕作与栽培;2018年02期

3 黄锦学;熊德成;刘小飞;杨智杰;谢锦升;杨玉盛;;增温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研究综述[J];生态学报;2017年01期

4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在土壤有机碳组分对土地利用的响应特征方面取得进展[J];干旱区地理;2017年02期

5 马昕昕;;温度对太谷县农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7年05期

6 王慧杰;常顺利;张毓涛;李翔;韩燕梁;;天山雪岭云杉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异及其与森林发育的关系[J];山地学报;2017年03期

7 邓飘云;陈建国;闫文德;;武陵山脉龙山段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及控制机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7年08期

8 李龙;姚云峰;秦富仓;郭月峰;王欣;常伟东;;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变异特征的尺度效应研究[J];土壤;2014年05期

9 王东波;陈丽;;土壤有机碳及其影响因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年27期

10 李龙;姚云峰;秦富仓;郭月峰;平春;;赤峰市小流域地形因子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涂成龙;陆晓辉;崔丽峰;;贵州省农业土壤有机碳和氮化学计量在近50年里的变化[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C];2017年

2 雷娜;;延安治沟造地工程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A];环境工程2017增刊2下册[C];2017年

3 秦小光;宁波;殷志强;穆燕;;末次间冰期以来渭南黄土地区土壤有机碳碳库的演变[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4 吴庆标;王效科;郭然;;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研究进展[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5 汪青;张平究;;退耕还湿对菜子湖湿地土壤有机碳组分与质量的影响[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李富山;韩贵琳;唐杨;吴起鑫;;喀斯特地区不同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氮特征:以贵州普定为例[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7 邱海源;黄志伟;王宪;;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郭沂林;潘剑君;;寒温带与中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对比研究[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上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赵营;郭鑫年;刘汝亮;王世荣;;宁夏灌区不同类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组分含量特征[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上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周卫军;王凯荣;刘鑫;;有机物料循环对红壤稻田系统土壤有机碳转化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青年土壤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暨第四届中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记者 李丽云 实习生 阴浩;用技术手段恢复黑土肥力[N];科技日报;2017年

2 步宣;全球循环与土壤有机碳[N];中国矿业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李禾;我国应加强土壤固碳能力研究[N];科技日报;2010年

4 ;拿什么留住你,,黑土地[N];农民日报;2015年

5 记者 李大庆;400岁森林能持续积累碳[N];科技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晓磊;稻麦轮作系统中弱晶质氧化铁与土壤有机碳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2 阿里凯(KASHIF ALI KUBAR);秸秆还田和免耕对土壤有机碳特性及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

3 黄金权;水力侵蚀作用下小区尺度土壤有机碳动态及其微生物学机制[D];湖南大学;2014年

4 魏宗强;城市封闭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D];南京大学;2013年

5 张勇;凤阳山不同林分类型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18年

6 张文娟;气候变化与放牧管理对三江源草地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8年

7 任立宁;川南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8年

8 沈雅飞;除灌、采伐处理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及其相关过程的影响[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8年

9 刘慧屿;辽宁省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及固碳潜力估算[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10 王百群;黄土区侵蚀与干旱环境中土壤有机碳氮的变化与迁移[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美玲;西南沿边南卡江支流土壤有机碳格局及其影响因子[D];云南大学;2017年

2 张锐;土壤有机碳Vis-NIR光谱信号挖掘及其预测精度提升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3 刘梅;大兴安岭地区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及空间分布特征的主控因素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4 王永慧;华北潮土不同地力土壤有机碳特征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年

5 罗梦娇;半干旱黄土区退耕林地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特征研究[D];延安大学;2019年

6 房君佳;铅锌尾矿砂影响下的土壤有机碳与微生物交互关系[D];西南大学;2018年

7 曾文铉;黄土高原典型森林中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土壤微生物生长策略对外源碳输入的响应[D];西北大学;2018年

8 周杏;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和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

9 周稀;崇州西河流域土壤有机碳及全氮的空间分布及模拟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10 赵晴;吉林松原盐碱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对有机碳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609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6609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c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