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施氮与凋落物处理对海岸沙地湿地松人工林土壤性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5-25 22:09
【摘要】:我国是世界第三大氮沉降区,持续的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与结构造成了一系列复杂的生态效应。氮沉降、凋落物的变化是造成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碳氮输入变化的主要因子;土壤酶是土壤碳氮循环的重要参与者。因此,研究氮沉降和凋落物双因子处理对森林土壤酶活性的综合影响,对深入认识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氮循环过程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湿地松是我国南方海岸沙地主要的优质针叶防护林树种之一,本研究采用野外模拟实验法,研究施氮、凋落物处理对湿地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施氮处理显著提高了湿地松人工林土壤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提高了土壤pH值,以及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有机碳等土壤养分含量;显著降低了土壤纤维素酶、脲酶与蔗糖酶活性(p0.05),降低了土壤C/N。表明适当的施氮处理有利于提高湿地松人工林土壤中木质素的分解速率,改善土壤养分状况,然而抑制了土壤中纤维素的分解速率;(2)各凋落物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土壤脲酶活性,SA、SX处理显著提高了湿地松人工林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SA显著提高了土壤纤维素酶(p0.05),而对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影响不显著;提高了土壤pH值,且在实验后期显著增加了有机碳(p0.05),由于分解周期短,而未对其余土壤指标产生显著的影响;(3)SALN提高了湿地松人工林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SALN与SMLN抑制了土壤蔗糖酶活性。在相同凋落物SM处理下,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施氮浓度增加而升高;在相同施氮水平HN处理下,土壤多酚氧化酶、纤维素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以SA处理较高。在相同凋落物处理下,土壤pH值、氨态氮、硝态氮、速效钾含量随施氮浓度增加而升高,速效磷、土壤C/N随施氮浓度增加而降低;在相同施氮处理下,土壤pH、硝态氮以SM处理较高,土壤全磷、全钾以SA处理较高。表明在施氮的背景下,SA处理较其他凋落物处理更有利于湿地松人工林土壤性质的改善;(4)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施氮处理极显著影响了湿地松人工林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p0.01),仅在前期显著影响了土壤多酚氧化酶、纤维素酶(p0.05),在仅在中期显著影响了土壤蔗糖酶(p0.05);凋落物处理显著影响了湿地松人工林土壤脲酶(p0.05),仅在前期极显著影响土壤纤维素酶(p0.01),在实验中后期显著影响多酚氧化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p0.05)。施氮与凋落物处理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了湿地松人工林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p0.01);仅在前期极显著影响土壤多酚氧化酶(p0.01),在中后期显著影响土壤蔗糖酶(p0.05),对土壤纤维素酶无显著影响。
【图文】:

土壤多酚氧化酶,松人工林,施氮


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1-2 可知,,CK 和 LN 处理的湿地松人工林土壤多酚氧化酶0d,最低值分别出现在 60d、240d。HN 处理下酶活性最在 240d。在实验期间内,LN 处理分别在 60d、300d 时.43%(p<0.05);HN 处理分别在 60d、300d 时分别比 CK p<0.05),在 150d 时比 CK 显著低 37.46%(p<0.05)。理在 60d、300d 时显著高于 LN(p<0.05),在 150d 时量方差分析表明,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在不同采样时间时p=0.02),各施氮处理与时间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F=9.0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大小顺序表现为 CK<HN <LN,HN 处理林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p<0.05)。

纤维素酶活性,松人工林,施氮,土壤


施氮与凋落物处理对海岸沙地湿地松人工林土壤性质的影响著低 21.30%和 16.15%(p<0.05);HN 处理在 60d 显著比 CK 低 4),在 150d 时比 CK 显著高 7.72%(p<0.05),在其余时间差异不处理间,HN 处理仅在 300d 时显著高于 LN(p<0.05),在其余时。测量方差分析表明,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在不同采样时间差异极显著0,p<0.001),但各处理与时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各处理下土壤大小顺序表现为 HN<LN<CK,对照 CK,LN 与 HN 处理显著抑制林土壤纤维素酶活性(p<0.05)。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7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键;周静;杨浩;何园球;;我国红壤区大气氮沉降及其农田生态环境效应[J];土壤;2015年02期

2 宋蒙亚;李忠佩;刘明;刘满强;江春玉;;不同林地凋落物组合对土壤速效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4年09期

3 刘星;汪金松;赵秀海;;模拟氮沉降对太岳山油松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5年14期

4 骆晓声;石伟琦;鲁丽;刘学军;莫亿伟;邓峰;;我国雷州半岛典型农田大气氮沉降[J];生态学报;2014年19期

5 王杰;李刚;修伟明;宋晓龙;赵建宁;杨殿林;;氮素和水分对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4年03期

6 李秋玲;肖辉林;曾晓舵;冯乙晴;莫江明;;模拟氮沉降对森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3年12期

7 胡霞;吴宁;尹鹏;吴彦;;川西高原季节性雪被覆盖下凋落物输入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生物量的影响[J];生态科学;2013年03期

8 林兰稳;肖辉林;刘婷琳;黄美艳;刘成枝;陈沃坤;刘文超;黎艳明;钟继洪;余炜敏;詹振寿;谭军;;广州东北郊大气氮湿沉降动态及其与酸雨的关系[J];生态环境学报;2013年02期

9 常运华;刘学军;李凯辉;吕金岭;宋韦;;大气氮沉降研究进展[J];干旱区研究;2012年06期

10 涂利华;胡红玲;胡庭兴;张健;肖银龙;雒守华;李仁洪;戴洪忠;;模拟氮沉降对华西雨屏区光皮桦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2年08期



本文编号:26808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6808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d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