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类型及其减量对小麦—玉米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图文】:
计分析 Microsoft Excel 2016 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用 SPSS21.0 软件对数据进析,主要指标的显著性分析采用 LSD 多重比较法,显著水平设定为 α=0.rigin 2018 软件绘制图表。与分析肥类型及其减量对小麦生长指标和产量的影响肥类型及其减量对小麦干物质累积量的影响麦干物质积累和转运是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小麦植株的生长过程实际上就断积累的过程,干物质产量表示了小麦光合产物的累积,因此干物质积累也产量的重要物质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籽粒产量的多少,提高生育期内产能力,是增加小麦籽粒产量的重要途径。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从小麦各个时期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数据看出,小麦开花期到灌浆期是干物质积累最的阶段,腐植酸氮肥和聚天门冬氨酸氮肥相比普通氮肥,可以增加小麦各个时期的干质积累量(图 1),且在孕穗期、成熟期施用腐植酸氮肥和聚天门冬氨酸氮肥在小麦株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在三种氮肥减量 15%后,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没有显著性降低(P0.05),但是均显著高于不施氮肥处理,,表明在第一年氮减量的情况下,不会影响小的干物质积累量,也可选用增效氮肥减量来代替普通氮肥进行减量施用。.1.2 氮肥类型及其减量对小麦株高的影响株高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营养状况反应,与产量和光合作用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吴彦等,2002)。肥料类型及施氮量对小麦株高有一定的影响,不施氮肥小区株高在成期明显低于施氮肥小区。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512.11;S513;S1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缑国华;杨森;种艳丽;马卫;;减施氮肥对小麦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8年02期
2 魏伟;;小麦氮肥施用方法试验[J];种业导刊;2013年02期
3 吴中福;;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农技服务;2007年04期
4 郭瑞英,何文寿;提高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氮肥施用技术研究进展[J];宁夏农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隋宪红;蔬菜氮肥施用技术[J];北京农业;1999年03期
6 夏爱美;王佐X;;棉花氮肥施用技术及其营养动态的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1987年11期
7 邵立群;;氮肥与硝酸盐[J];今日科技;1987年06期
8 В.М.Семенов;任胜云;;定位施用氮肥的农业化学观点[J];土壤学进展;1988年03期
9 罗奇祥;桔园的氮肥施用[J];江西农业科技;1988年10期
10 张志文;美国多尼先生访华观感[J];中国甜菜;198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同科;张俊英;;环境质量与氮肥施用[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巨晓棠;刘学军;张福锁;;过量施用氮肥和不合理的氮肥施用方法是氮肥引起环境污染的根源[A];青年学者论土壤与植物营养科学——第七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二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3 Mohammad Saiful Alam;;氮肥施用对水稻水中甲烷氧化的抑制作用研究[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李晓林;张福锁;刘兆辉;;山东设施蔬菜氮肥施用现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孙治强;赵卫星;张文波;;不同氮肥施用模式对日光温室生菜品质及土壤环境影响[A];《中国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资料汇编[C];2010年
6 高宏艳;索全义;师秀峰;白云龙;;氮肥施用时期对春小麦光合器官建成及衰退的影响[A];2007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土壤肥料与农业可持续发展)[C];2007年
7 朱兆良;;氮肥施用对中国农业的贡献和对环境的影响[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高炳德;刘显志;张小平;李冬梅;王玉英;;内蒙古旱地覆膜春玉米氮肥施用方式研究[A];内蒙古旱地玉米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1年
9 张岳芳;王子臣;周炜;陈留根;朱普平;盛婧;郑建初;;氮肥施用方式对油菜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王海华;张彦娥;郭威;;基于多光谱图像的玉米营养监测技术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广凯;夏末种白菜 施肥是关键[N];农资导报;2017年
2 记者 闫芝莉;测叶追肥 氮肥施用更合理[N];河北科技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张星海;氮肥施用应控制[N];北京科技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黄朝武 实习生 王海霞;氮肥施用不能“多多益善”[N];农民日报;2012年
5 曾金洋 张平辉;氮肥施用须谨慎[N];中国花卉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汪名立;氮肥施用过量会致减产[N];新农村商报;2010年
7 李正飞;氮肥施用“十不宜”[N];农民日报;2003年
8 李正飞;氮肥施用“九不宜”[N];中国花卉报;2004年
9 夏长元;秋播生产——氮肥施用有禁忌[N];农民日报;2001年
10 支勇平邋记者 张哲浩;高原旱地氮肥施用研究取得重大成果[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杜连凤;长江三角洲地区菜地系统氮肥利用与土壤质量变异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2 盖志佳;氮肥密度互作对大豆产量影响的生理机制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7年
3 韩江培;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酸化与盐渍化耦合发生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徐超炯;不同采前和采后因子对青花菜芥子油苷与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D];浙江大学;2010年
5 汤勇华;中国农田化学氮肥施用和生产中温室气体(N_2O、CO_2)减排潜力估算[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6 孙连发;氮肥施用水平与黑龙江省春小麦品质变化规律关系及品质稳定性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超仪;中国桃主产区施肥现状及氮肥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9年
2 李烨;氮肥类型及其减量对小麦—玉米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9年
3 朱锦;不同氮肥对设施栽培西兰花生长、品质及氮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4 张永强;氮肥和密度互作对关中灌区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5 周红韵;不同氮肥处理对水稻吸收累积汞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贵州大学;2019年
6 罗小仁;不同形态氮肥对超级稻产量形成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18年
7 于伟家;施用氮肥对石灰性土壤碳释放及其来源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8 韩云飞;水稻花后叶片衰老相关性状和基因表达对蘖穗氮肥响应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9 张颖睿;紫云英与氮肥配施比例对水稻生长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D];江西农业大学;2018年
10 刘锋;三个超级稻品种作再生稻氮肥增产效应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811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681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