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桉树人工林林分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714;S792.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凯;郑华;欧阳志云;李睿达;杨苗;兰俊;项学武;;施氮对桉树人工林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5年07期
2 孟庆军;刘心娟;路国兵;;抚育间伐对鲁中山区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J];林业科技开发;2015年01期
3 黄国勤;赵其国;;广西桉树种植的历史、现状、生态问题及应对策略[J];生态学报;2014年18期
4 田军;毛波;朱玉杰;白永清;;抚育间伐对大兴安岭用材林生态经营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4年08期
5 罗佳;邓鹰鸿;田育新;周小玲;陈建华;曾掌权;牛艳东;姚敏;;经营模式对马尾松天然次生林林下植被生物量及其分布格局的影响[J];湖南林业科技;2014年02期
6 徐金良;毛玉明;郑成忠;范荣德;周世水;陈永辉;成向荣;虞木奎;;抚育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及出材量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14年01期
7 王凯;马履一;贾忠奎;王伟;陈雪;李秀丽;;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对不同间伐强度的短期响应[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3年10期
8 郭万军;王广海;张利民;赵国华;;抚育间伐对林木生长及其稳定性的影响[J];河北林果研究;2011年03期
9 殷亚方;边明明;刘波;姜笑梅;;连续压缩载荷下木材微观结构变化自动检测[J];建筑材料学报;2011年03期
10 李天会;陈少雄;吴志华;曹加光;张绵耀;;4年生尾叶桉间伐效果[J];桉树科技;2010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谢彩文;;加强森林抚育经营 推动林业强区建设[N];广西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韩胜利;兴安落叶松天然林林分结构特征及抚育间伐技术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年
2 囤兴建;间伐对杨树人工林生产力和养分循环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3 杨钙仁;桉树人工林对林区地表水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2年
4 陈东升;落叶松人工林大中径材优化经营模式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5 于海群;飞播油松林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6 李国雷;密度调控对针叶人工林地被和土壤影响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娟;不同间伐强度及林分组成对刨花润楠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8年
2 段梦成;抚育间伐对油松人工林群落特征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8年
3 黄恒泽;桂西南不同树种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7年
4 何先进;马尾松人工林抚育间伐对林分生长及地力的影响[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年
5 王敏;油松和刺槐林分抚育间伐效果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6 金珂丞;抚育间伐对不同林龄人工林生长特征及其碳汇量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年
7 梁燕英;广西桉树人工林综合效益评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年
8 骆栋卿;高峰林场巨尾桉密植林生物量生产力及土壤水文功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9 刘荣;间伐抚育对刺槐人工林林分结构和林分健康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10 钟瀚涛;不同造林抚育措施对桉树林地水土流失及土壤水分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817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681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