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冠果种质资源抗旱性评价与筛选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565.9;S157
【图文】:
逦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逦VI.逡逑3试验材料与方法逡逑试验材料来自于文冠果良种繁育基地8年生实生文冠果(种了?来u邋r?毛3素沙地逡逑腹部的1棵文冠果古树),共108株,编号为No.l?No.108,,同-管理水平,长势逡逑良Yu,H休情况如图丨所示(a:文冠果良种繁育基地;b:成熟文冠果果实;c:试验基逡逑地文冠果果实收获;d:文冠果成熟种子)。2017年7月在每株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逡逑部选取长势良好的5?6片成熟叶片,取主脉附近3?5cm部分,放入FAA固定液中逡逑储存。另选10?20片新鲜叶片现场测量叶片含水量。逡逑
图2文冠果气孔结构测算示意图逡逑Fig.2邋Diagram邋of邋stomatal邋structure邋calculation邋of邋Xcinthoceras邋sorbifolium逡逑能力测量逡逑鲜质量法测量叶片含水能力。+同部位采集鲜叶混合,抽,后用蒸馏水浸泡24h以上,称饱和鲜重,进行杀青(105°C(80°C下烘12h>称干甫。并计算叶片含水量、叶片相对含F:逡逑=原始鲜重一十市含水量(%)=(原始鲜重一干重)/(饱和鲜重一干重)x邋100%率(%)=(饱和鲜重一干甫)/干屯><100%、5、分析逡逑技术分析测定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取功能叶叶片105T:下衡重,研磨、过100目筛,采用全自动碳、氮分析仪进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媛媛;翟晓巧;刘艳萍;;6个构树无性系叶片解剖结构与抗旱性的关系[J];陕西农业科学;2015年12期
2 任强;杨晓红;邹义冬;吴芬;;桑属植物的叶表皮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J];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11期
3 于雷;;杨树不同无性系苗期生长特性研究[J];甘肃林业科技;2015年03期
4 宋彬;张义;王得祥;刘红茹;徐勇;;西宁市22种城市森林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的抗旱性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5 邱兴;吕小锋;李晓东;樊军锋;赵文木;史禹博;;4个杨树新无性系的抗旱性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6 王维睿;苏世平;李毅;王维芳;;6个地理种群红砂(Reaumuria soongocica)叶片生态解剖特征及抗旱性评价[J];中国沙漠;2015年04期
7 冯子娟;;水分胁迫条件下对辽西地区杨树幼苗的生理响应研究[J];绿色科技;2015年01期
8 潘昕;邱权;李吉跃;王军辉;何茜;苏艳;马建伟;杜坤;;基于叶片解剖结构对青藏高原25种灌木的抗旱性评价[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9 莫保儒;王多锋;戚建莉;焦强;柴春山;王子婷;芦娟;;文冠果不同营养器官扦插繁殖试验研究[J];甘肃林业科技;2014年01期
10 郭振伟;申铁双;郭书林;;文冠果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管理技术[J];国土绿化;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于海燕;华北地区3个种源文冠果苗期水分利用特性及抗旱性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2 朱燕华;东亚地区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叶片性状的变异格局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3 王光野;盐生植物耐盐结构特性及植物晶体生物学特征与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玉涛;北京城市优良抗旱节水植物材料的筛选与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何茜;毛白杨抗旱节水优良无性系评价与筛选[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6 茹桃勤;刺槐无性系水分利用效率和适应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孟庆阳;白皮松种质资源抗旱性评价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2 白潇;河西走廊6个居群唐古特白刺叶片解剖特征与抗旱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4年
3 张刚;文冠果的抗旱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4 林国祚;水肥调控对桉树苗木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5 王胜琪;黄土高原乡土树种叶片旱性形态及解剖结构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6 宋莉萍;4种根茎型禾本科牧草抗旱生理适应性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7 喻晓丽;土壤水分胁迫对火炬树幼苗生长和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8 范杰英;9个树种抗旱性的分析与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122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712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