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吉林省农田耕层土壤速效氮磷钾养分的时空变化特征

发布时间:2020-06-20 07:56
【摘要】: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的核心,理解农田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特性,可以为养分精准管理、资源高效利用、土壤肥力提升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为明确吉林省农田耕层土壤氮磷钾营养的时空变化特征,本研究基于2005—2013年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测定的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数据,分析吉林省不同地区、不同土类农田耕层土壤的氮磷钾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对比探讨耕层土壤氮磷钾养分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目前,吉林省农田耕层土壤的全氮含量分布在0.4~3.9 g/kg之间,平均为1.62±0.60 g/kg,碱解氮含量分布在15~360 mg/kg,平均为145.0±59.5 mg/kg。不同土类之间全氮和碱解氮含量的高低顺序一致,均以暗棕壤最高,平均分别为2.02±0.57 g/kg和190.2±72.8 mg/kg,其后依次为白浆土、水稻土、黑土、草甸土、黑钙土和风沙土。空间变异方面,吉林省农田耕层土壤的氮素营养水平呈自东向西逐渐下降的分布特征,而且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在县域尺度上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时间变化方面,吉林省农田耕层土壤的全氮和碱解氮含量相比第二次土壤普查均呈明显上升趋势,以中部地区变化最显著而西部地区相对较小。不同土类之间,黑土、黑钙土、草甸土和风沙土的耕层土壤氮素营养水平呈上升趋势,而暗棕壤、白浆土和水稻土则显著下降,其中以风沙土的增加和暗棕壤的下降最明显。(2)吉林省农田耕层土壤的有效磷含量分布在1.6~84.2 mg/kg之间,平均为25.4±13.0 mg/kg。不同土类土壤有效磷含量差异明显,其中以白浆土的有效磷含量最高,平均为32.5±15.1 mg/kg,之后依次为暗棕壤、黑土、水稻土、草甸土、风沙土和黑钙土。空间变异方面,吉林省农田耕层土壤的磷素营养水平分布特征与氮素营养类似,也呈自东向西逐渐下降的分布特征。时间变化方面,吉林省农田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较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明显升高,其中东部地区增幅最高。不同土类之间,黑钙土、白浆土、草甸土、水稻土和风沙土的耕层土壤磷素营养水平明显提升,而黑土和暗棕壤则略有降低,其中风沙土增幅最高,而暗棕壤的降幅最大。(3)吉林省农田耕层土壤的速效钾含量分布在24~299 mg/kg之间,平均为123.6±33.1 mg/kg。不同土类速效钾含量差异显著,其中最高为黑土,平均为138.2±39.2mg/kg,而后依次为草甸土、黑钙土、暗棕壤、白浆土、风沙土和水稻土。空间变异方面,吉林省农田耕层土壤钾素营养水平以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时间变化方面,吉林省农田耕层土壤的速效钾含量较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总体呈降低趋势,除长春市、吉林市、通化市和白山市略有上升外,其他地区均明显下降。不同土类之间,黑钙土、白浆土、水稻土和风沙土的耕层土壤钾素营养水平略有升高,而黑土、暗棕壤和草甸土则明显降低,其中以风沙土的增加和暗棕壤的下降最为明显。综上所述,吉林省农田耕层土壤的氮磷钾营养状况在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时间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建议中部粮食主产区应严格控制作物的氮、磷肥用量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同时结合秸秆还田措施合理施用钾肥以维持土壤钾素平衡。对于东、西部地区,应根据区域自然气候条件、土壤肥力状况及栽培种植措施等因地制宜地优化施肥管理技术以提升农田土壤地力、实现增产增效。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158
【图文】:

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

行政区,吉林省


域概况处我国东北地区中部,是东北亚地理中心。全省处于北纬 40o8'-131o19'之间。全省现辖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松原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延边州)(图 2.1)辖区、县、县级市),各地州所辖县区如表 2-2 所示。目前,hm2,其中可用耕地面积为624 万hm2,相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于全国省份耕地面积排行第五位[1,44,115]。吉林省作为我国产粮和玉米,年产量分别为 630.1 万吨和 2805.73 万吨,分别占全.0%和 12.5%[1,44]。势东南高而西北低,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为量为 400~600 mm,无霜期一般为 100~160 d。根据地形、气分为三大生态区,自东西向依次为东部山地丘陵区、中部松辽东部山地丘陵区主要土壤类型为暗棕壤、白浆土等,中部平原区土等,西部平原区主要为草甸土、风沙土、黑钙土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燕聪;;白银区农田土壤氮磷钾养分特征[J];甘肃科技;2015年24期

2 次仁旺珍;;土壤氮素循环及其对土壤氮损失的影响[J];中国农业信息;2015年24期

3 于飞;施卫明;;近10年中国大陆主要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分析[J];土壤学报;2015年06期

4 刘建玲;贾可;廖文华;高志岭;吕英华;贾文竹;;太行山山麓平原30年间土壤养分与供肥能力变化[J];土壤学报;2015年06期

5 吴良泉;武良;崔振岭;陈新平;张福锁;;中国玉米区域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及肥料配方研究[J];土壤学报;2015年04期

6 ;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J];吉林农业;2015年06期

7 赵小敏;邵华;石庆华;张佳佳;;近30年江西省耕地土壤全氮含量时空变化特征[J];土壤学报;2015年04期

8 李龙;姚云峰;秦富仓;高玉寒;张美丽;;黄花甸子流域土壤全氮含量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应用生态学报;2015年05期

9 赵德勇;张波;;提高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5年03期

10 李建军;辛景树;张会民;段建军;任意;孙楠;徐明岗;;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25年来稻田土壤养分演变特征[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何文鸣;;部分省市农田土壤钾元素供给能力及其因子影响[A];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徐建锋;农业流域面源污染特征对氮磷盈亏平衡的响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2 聂英;吉林省西部地区土地开发整理区域效应及其综合效益评价[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3 刘芬;陕西省土壤养分与肥料资源利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高辉;不同土类土壤养分时空变异与水稻精确施肥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5 赵长盛;武汉城郊菜地土壤氮素的转化与淋失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帅;铁岭县农田土壤肥力特征及合理施肥技术[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2 王家睿;寒地稻草还田对土壤磷素及水稻产量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3 王娜;东北三省春玉米种植区土壤碳氮磷钾的变化及其平衡特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4 邵娜;海南岛土壤全氮时空变异特征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5 陈歆;西藏东南地区色季拉山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221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7221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0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