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黑龙江省西部农业抗旱能力评价

发布时间:2020-06-26 23:49
【摘要】:黑龙江省西部农业种植区水资源短缺,水土资源不协调,随着粮食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农业播种面积逐年扩大,农业用水量不断增加,使得旱情持续恶化,粮食损失量加剧,旱灾严重制约农业发展,抗旱已成为黑龙江省西部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研究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现有抗旱能力,可以深入了解各地区在现有条件所能抵御的旱灾程度,分析抗旱能力薄弱之处,发掘潜在抗旱能力。通过评价抗旱能力强度,结合各地区抗旱现状,提出适宜的抗旱减灾建议,以利于提高农业抗旱能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评价黑龙江省西部抗旱能力对指导西部地区抗旱工作,制订抗旱减灾策略,丰富灾变研究理论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深远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查阅文献,比选已有研究方法,结合研究区域实际情况,对黑龙江省西部农业抗旱能力现状深度分析。并以区域复合体为研究对象,综合各方面影响因素及其抗早减灾成效,构建农业抗旱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和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所得多数指标权重值相近。权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灰色关联分析法以理想指标曲线为基准,通过计算其他指标曲线与理想指标曲线的关联程度来确定指标权重,而熵权法是通过计算熵的差异系数来确定指标的权重值,两种计算指标权重方法的基本原理不同使得指标权重差异大。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所得指标权重值是动态值,各指标权重与指标数据同步变化,能适时地反映各因素对农业抗旱能力影响程度。(2)分别构建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熵的TOPSIS法评价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农业抗旱能力。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整体抗旱能力处于中下等,平均农业抗旱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大庆市、绥化市、齐齐哈尔市、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各地区的农业抗旱能力评价等级大致相同,其中,齐齐哈尔市、大庆市及绥化市的评价结果排序和时空演变存在明显的差异,原因在于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熵的TOPSIS法基本原理不同,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以评价年内某一理想指标变化曲线为基准,用其他指标序列曲线与理想序列曲线的关联程度表达农业抗旱能力水平;熵的TOPSIS法以评价年所有指标最优值为基准,用各指标欧氏距离贴近理想解距离的程度来表示农业抗旱能力强度。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熵的TOPSIS法是两种简便、客观、时效性强的评价模型,通过综合两种不同原理的评价结果,确定农业抗旱能力水平。(3)近年来,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各级政府着力发展灌溉农业,合理部署防旱抗旱工作,优化灌溉供水系统,提高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型农业,使得大部分地区农业抗旱能力水平提高,农业损失减小。也有少部分地区受自然降雨影响严重,虽然抗旱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足以抵御旱灾侵害,农业抗旱能力减弱。由此可见,农业抗旱仍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还需继续努力,争取达到农业发展少受自然因素影响,确保粮食稳产的目标。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423
【图文】:

技术路线图,学位论文,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图

地形图,地形,评价指标体系,黑龙江省大兴安岭


农业抗旱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抗旱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究区域概况选取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黑河市、齐齐哈尔市、大庆市和绥化市的各地级市型的评价单位,评价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农业抗旱能力水平,如图 3-1 所示。多样化、水系集中、水资源不足、年径流深差异大、分配不均、降雨量偏低、水利设施基础薄弱、灌区工程处于起步阶段、地质条件差等多种不利条件进程缓慢。具体情况如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蕾;张红旗;;我国五大粮食主产区农业抗旱能力评价的敏感性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2 王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甘肃省农业干旱致险因子研究[J];发展;2015年07期

3 王秋京;马国忠;李宇光;王铭;曲辉辉;吕佳佳;;黑龙江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及其对粮食产量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15年05期

4 王刚;潘涛;严登华;齐s

本文编号:27310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7310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5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