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堆积体坡面植被格局减流减沙效益及侵蚀泥沙颗粒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6 18:30
【摘要】:为实现生产建设项目工程堆积体陡坡坡面水土流失防治及植被优化布设,本文以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杨凌水土保持野外科学试验站仿真堆积体陡坡坡面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模拟径流冲刷试验和室内侵蚀泥沙粒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5种格局(裸坡对照、坡上、坡下、坡中、条带)和6个流量(恒流3个:10、20、30 L/min,变流3个:10-20-30、20-30-10、30-20-10 L/min),探究了不同植被格局条件下产流产沙特征、减流减沙效益及泥沙颗粒特征,取得初步结果如下:(1)试验条件下,5种格局中产流率、产沙率均随冲刷历时延长而波动变化。5种格局中裸坡产流率最大,坡下格局较大,坡中格局次之,坡上格局再次,条带格局最小,后四者产流率分别占裸坡产流率的73.20%、70.68%、57.47%和47.91%。5种格局中裸坡产沙率最大,坡下格局较大,坡中格局次之,坡上格局再次,条带格局最小,后四者产沙率分别占裸坡产沙率的61.98%、48.06%、44.49%和33.64%。(2)试验条件下,5种格局中裸坡累计产流量最大,坡下格局较大,坡中格局次之,坡上格局再次,条带格局最小,后四者累计产流量分别占裸坡累计产流量的72.87%、70.67%、57.75%和47.89%。5种格局中裸坡累计产沙量最大,坡下格局较大,坡中格局次之,坡上格局再次,条带格局最小,后四者累计产沙量分别占裸坡累计产沙量的61.97%、46.93%、40.68%和32.89%,表明4种植被格局均具有良好的保水蓄水性和保土性,且条带格局效果最好。(3)试验条件下,就产流时间而言,5种格局中裸坡始终最短,其余格局均有延后产流作用,延后时间在2~123 s之间,坡上、坡下、坡中及条带格局延后时间分别为37~79s、2~57s、15~73s及59~123s,均值大小关系为:条带格局坡上格局坡中格局坡下格局,且随着冲刷流量增大或峰值前移,各坡面产流时间逐渐缩短。(4)试验条件下,坡上、坡下、坡中及条带4种格局均具有减流、减沙效益,减流效益在12.23%~94.94%之间,四者减流效益依次为14.73%~70.25%、12.23%~37.64%、12.88%~48.47%及35.91%~94.94%,均值大小关系为:条带格局坡上格局坡中格局坡下格局。减沙效益在12.92%~98.87%之间,四者减沙效益依次为40.70%~93.53%、12.92%~60.95%、27.42%~90.56%及43.18%~98.87%,均值大小关系为:条带格局坡上格局坡中格局坡下格局。表明在不同上方来水条件下,4种格局中条带格局减流、减沙效果最好,在堆积体坡面水土流失防治及植被建设中可以优先考虑条带格局。(5)试验条件下,侵蚀泥沙颗粒中粉粒含量在52.79~64.17%之间,黏粒含量在22.93~32.04%之间,砂粒含量在7.15~24.28%之间,大小关系为:粉粒黏粒砂粒。对于颗粒富集率而言,粉粒、黏粒富集率略大于1,砂粒富集率小于1,表明与供试土壤相比,侵蚀泥沙中粉粒、黏粒有少量增加,发生轻微富集,砂粒减少,存在贫化现象。就颗粒团聚率来看,粉粒团聚率均维持在1左右,黏粒团聚率均小于1,砂粒团聚率均大于1,表明侵蚀泥沙中粉粒和砂粒基本以单粒形式被搬运,黏粒有一部分以团聚体形式被侵蚀搬运。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15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亚培;;郭大建出席省政协2016年1号提案新闻发布会[J];乡音;2016年11期

2 冉大川;白志刚;王国庆;;陕北地区坝库参数与年均减沙效益关系研究[J];泥沙研究;2007年03期

3 陈江南,曾茂林,康玲玲,王国庆,李皓冰,杨剑锋;孤山川流域已有水土保持措施蓄水减沙效益计算成果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03年04期

4 吴发启,刘秉正,赵晓光,李光录;淳化县泥河沟流域减沙效益及相关问题分析[J];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6年03期

5 霍兆林;;三川河流域减沙效益初步分析[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1987年S1期

6 乔乃保;;高家沟流域减沙效益调查[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1987年S1期

7 郝建忠,熊运阜;用水文模型法计算小流域综合治理减水减沙效益方法初探[J];中国水土保持;1989年01期

8 霍兆林,曾伯庆;三川河流域减沙效益初步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1989年08期

9 刘万铨;水土保持减沙效益分析计算方法的研究[J];人民黄河;1989年03期

10 黄河中游治理局和陕西省水土保持局联合调查组;长武和淳化两县水土保持减沙效益[J];水土保持通报;198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志萍;冉大川;罗全华;寇权;;大理河流域水沙变化及减洪减沙效益深化分析[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刘洪鹄;钱峰;周祖新;聂文婷;胥闻博;;三峡库区等高植物篱的防蚀减沙效益分析[A];2014年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3 张志萍;冉大川;罗全华;寇权;;大理河流域水沙变化及减洪减沙效益深化分析[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4 赵银岐;刘献峰;;通过流域产沙特性透视水保建设成就[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5 郭金巨;季新菊;;用产沙系数分析法评价水土保持工程减沙效益的技术研究[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6 伍斌;;花桥小流域蓄水拦沙效益分析[A];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论文集[C];2008年

7 陈光;;东北黑土区试点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效益监测[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朱鉴远;陈五一;;溪洛渡水电站对三峡工程的减沙效益研究[A];水利水电工程泥沙设计[C];2010年

9 焦菊英;李占斌;;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减沙效益与预测[A];“全国水土流失与江河泥沙灾害及其防治对策”学术研讨会会议文摘[C];2003年

10 赵银岐;王喜诚;刘献峰;;清水河东沟生态建设对河流输沙量的影响[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史学建 左仲国 冉大川;提升水保科研水平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N];黄河报;2010年

2 寸言;白志刚:与水保同行[N];中国水利报;2000年

3 张志强 刘金红 常建军;丰宁三措并举保北京碧水蓝天[N];承德日报;2008年

4 卫堂 晓强;科学发展的好举措[N];河北经济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星圆;堆积体坡面植被格局减流减沙效益及侵蚀泥沙颗粒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2 赵越;祖厉河流域水沙变化特征及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效益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3 朱志丹;基于GIS的小流域水土保持减沙效益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4 王鸿斌;湫水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5 李莉;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坝系工程综合效益评价[D];山西农业大学;2014年

6 李文达;N添加对白羊草种群特征及水土保持功能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7 王云毅;罕台川流域上游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8 吴胜德;延河流域水保减沙效益及对水库设计的影响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9 王凯;工程堆积体坡面植物篱的减流减沙效益及其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5年

10 张晓云;基于SWAT模型的水土保持措施减流减沙效益评价[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307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7307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b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