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吡唑醚菌酯和氟嘧菌酯对潮土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7-23 10:16
【摘要】:吡唑醚菌酯和氟嘧菌酯都属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良好的保护、治疗、渗透作用,具有毒性低、广谱、安全、高效的特点,有很好的环境相容性。农药施用后洒落到土壤中会对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土壤酶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测定农药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该农药的生态环境安全性。污染物引起酶活性降低的机理可能是与酶复合,也可能是抑制微生物增殖从而间接影响酶活性。酶抑制剂的作用方式可以分为两类:可逆抑制和不可逆抑制。本实验研究了吡唑醚菌酯和氟嘧菌酯两种杀菌剂对潮土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利用平板计数研究了两种农药对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影响,测定了其对脲酶,脱氢酶,β-葡萄糖苷酶活性影响。两种农药的染毒浓度均设定为0.1 mg/kg、1.0 mg/kg、2.5 mg/kg,并设置了溶剂丙酮为对照,染毒后土样于花盆中放置在培养箱中培养,定期补水维持土壤含水率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在第7、14、21、28、48 d时取样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下:吡唑醚菌酯对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在实验过程中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吡唑醚菌酯对真菌数量的影响初期表现为激活作用,然后主要表现为抑制且随浓度升高真菌数量逐渐降低。氟嘧菌酯对细菌数量基本为抑制作用,而14 d时有激活作用且随浓度升高越来越强;氟嘧菌酯对真菌数量的作用效果均为抑制,初期抑制作用最强且随浓度升高抑制作用逐渐加强,以后抑制作用逐渐减弱;氟嘧菌酯对放线菌数量在实验初期均表现为抑制作用,且随浓度升高抑制作用逐渐加强,但0.1 mg/kg的处理组随后表现为激活作用。吡唑醚菌酯和氟嘧菌酯主要防治真菌病害,氟嘧菌酯对真菌数量的抑制作用更为迅速,且对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影响较小,更能体现高效性和环境友好性。吡唑醚菌酯对脲酶在初期产生激活作用,0.1 mg/kg最为显著;吡唑醚菌酯对脱氢酶的影响基本表现为抑制,吡唑醚菌酯对β-葡萄糖苷酶影响实验中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对氟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对土壤酶作用效果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在氟嘧菌酯对脲酶的影响实验中,0.1 mg/kg的处理组与吡唑醚菌酯不同,表现为先抑制后激活,其它处理组基本表现为抑制;氟嘧菌酯对脱氢酶的影响中,与吡唑醚菌酯类似,也是只有0.1 mg/kg的处理组出现了激活现象;氟嘧菌酯对β-葡萄糖苷酶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只有0.1 mg/kg在21 d时表现为激活作用,与吡唑醚菌酯相比,氟嘧菌酯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154;S482.2
【图文】:

标准曲线,土壤脲酶,标准曲线,标液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氮的标准溶液:称取 0.4717 g 硫酸铵溶解于水中然后稀释至 1 L,得到L 的氮的储备液;使用时再将氮的储备液稀释 5 倍和 10 倍(吸取 20、10 m至 100 mL)制成氮标液,浓度分别为 0.02 mg/mL、0.01 mg/mL,绘制标度稀释。.2 标准曲线绘制别吸取 0.01 mg/mL 氮标液 1.0、3.0、5.0、7.0、9.0、11.0、15.0、17.0、1mL 的容量瓶中,吸取 0.02 mg/mL 氮标液 10.0、12.0、13.0 于 50 mL 的容定量的去离子水使其至 20 mL,后加入 4 mL 苯酚钠溶液,并且立即加入 mL,摇匀,静置显色 20 min,再定容至 50 mL。用分光光度计在 578 nm此颜色在 1 h 内可保持稳定)。用 NH4-N 的浓度做横坐标,吸光度值作纵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土壤脱氢酶,标准曲线


图 4 土壤脱氢酶标准曲线Fig 4 The standard curve of soil dehydrogenase activity.3 样品活性测定取约 5 g 土样于 25 mL 比色管中,加入 5 mL 0.5%的 TTC 溶液,盖塞轻轻均匀,然后置于 30℃的恒温培养箱培养 24 h,注意控制光照条件为避光。次少量的加入 40 mL 甲醇,将比色管中的土样全部移入三角瓶中,用封口荡机上震荡 1 h,转速控制在 220 rpm,过滤。取滤液使用分光光度计于 吸光度值,测定时用甲醇作为空白。照实验:在试管中加入 5 mL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代替土壤将试管与样品控制相同条件,置于 30℃恒温培养箱避光培养 24 h,培养结的加入 40 mL 甲醇,移入三角瓶中,之后用封口膜封口,置于振荡机上以 h,然后过滤。取滤液使用分光光度计于 485 nm 处测定吸光度值,以甲醇

标准曲线,β-葡萄糖苷酶,标准曲线,土壤


图 5 土壤 β-葡萄糖苷酶标准曲线Fig. 5 Standard curve of soil β-glucosidase activity3 活性测定 1.0 g 土样放于 25 mL 比色管中,加入 0.2 mL 的甲苯、4 mL pH 6.0 的通mL 的 PNG 溶液,混匀后塞上瓶塞,于 37℃的培养箱中避光培养 1h。结先配制好的 1 mL 的 0.5 mol/L 的 CaCl2和 4 mL 的 0.5 mol/L 的 NaOH 加,将滤液稀释 5 倍,测定时取波长为 400 nm,所用仪器为紫外分光光度单位采用 PNP(对硝基苯)μg/(g·h)表示。做空白对照时,必须在培养结l2溶液和 NaOH 溶液之前加入底物 PNG 溶液。每个样品均设置一个空白次重复。4 结果计算 1h 后 1 g 的土壤中所释放出酚的质量(μg)来表示土壤中 β-葡萄糖苷酶活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芳慧;张晓玮;王友保;;施磷对吊兰修复镉污染土壤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8年03期

2 陈瑞州;李静;范家慧;林电;;不同施肥配比对芒果园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J];热带作物学报;2018年06期

3 杨婷;;试论土壤微生物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的作用[J];科技与创新;2018年08期

4 林海雁;黄倩霞;邵紫依;罗丽君;沈旎;金晨钟;莫亿伟;罗文;;养殖虎纹蛙稻田土壤酶活性及主要养分含量特征[J];核农学报;2018年04期

5 陈Z

本文编号:2767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767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0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