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冻融作用对大兴安岭森林土壤碳氮矿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8-08 18:14
【摘要】:冻结和融化是高海拔高纬度地区土壤表层普遍存在的现象,冻融影响土壤养分循环机制,是改变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之一。冻融循环是地球上生物化学循环的关键环节,其既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又能使土壤中微生物菌种和群落结构发生改变。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生长着不同种类的森林植被,在全球变暖冻土退化大背景下,冻融循环的变化势必影响该地区森林土壤的碳氮含量和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过程。土壤碳氮转化是森林生态系统维持生产力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气候变暖的影响下,多年冻土区森林土壤的冻融频次、冻融温度和冻融持续时间发生变化,这势必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过程。因此本文选取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典型森林樟子松林土壤与白桦林土壤当作研究目标,利用室内模拟冻融试验,探讨冻融过程对森林土壤碳氮矿化的影响以及不同垂直深度和不同冻融温度对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揭示多年冻土区碳氮循环在冻融期内的潜在变化趋势,为研究森林土壤碳汇功能和有效氮累积的潜力提供基础数据。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冻融处理对两种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有显著降低趋势,恒温处理和冻融处理白桦林土壤碳矿化速率显著低于樟子松林土壤碳矿化速率(p0.05)。冻融对两种土壤有机碳矿化累积量(CO_2-C)具有显著降低的影响,恒温处理和冻融处理白桦林土壤碳矿化累积量显著低于樟子松林土壤碳矿化累积量(p0.01)。冻融作用对两种土壤氮素矿化具有显著影响,冻融有利于增加土壤无机氮质量分数,恒温处理和冻融处理白桦林土壤无机氮质量分数显著低于樟子松林土壤无机氮质量分数(p0.05)。冻融处理和恒温处理两种土壤碳氮矿化关系均表现为正相关关系,冻融处理土壤和恒温对处理土壤相比较在碳排放量相同的情况下,冻融处理后的土壤无机氮含量增多。(2)冻融次数和冻融温度对两种土壤有机碳(SOC)和土壤轻组有机碳(LFOC)含量影响均不显著(p0.05)。两种温度处理下樟子松林0~10cm土壤SOC含量高于白桦林,而白桦林10~20cm、20~30cm土壤SOC含量高于樟子松林。冻融过程中两种土壤LFOC含量基本稳定,白桦林各层土壤LFOC含量始终高于樟子松林。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变化表现为先升高后慢慢降低的趋势,冻融作用显著增加了土壤DOC含量(p0.05),冻融过程中樟子松林0~10 cm土(3)壤DOC含量高于白桦林,10~20 cm、20~30 cm土壤DOC含量低于白桦林。两种林型下土壤SOC、DOC、LFOC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p0.05)。(3)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MBC)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土壤微生物量氮(MBN)变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冻融循环过程中樟子松林各层土壤MBC含量和MBN含量均始终高于白桦林。冻融作用显著降低了土壤MBC和MBN含量(p0.05),冻融温度对MBC和MBN的影响并不显著(p0.05)。随着冻融次数增加,土壤铵态氮表现为先减少后增加趋势而硝态氮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冻融作用显著增加了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p0.05),较大的冻融温差会促进土壤氮矿化(p0.05);冻融过程中白桦林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始终高于樟子松林。两种林型下土壤MBC、MBN、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p0.05)。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714.2
【图文】:

技术路线图,土壤微生物量碳,森林土壤碳,氮矿化


第 1 章 绪论预测冻土退化背景下大兴安岭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趋势,为森林土壤碳汇功能提供参考数据。(3)研究冻融作用对两种林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氮矿化的影响,通过调控不同温度和不同冻融频次,探究影响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关联要素且剖析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空间垂直变异性。(4)氮矿化为植物生长提供氮素肥力,通过调节冻融温度和冻融频次两个条件,研究冻融作用对两种林型森林土壤有效氮的累积情况,分析冻融幅度的变化是否影响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变化。(5)对比分析两种大兴安岭典型森林土壤碳氮含量的差异,揭示不同林型土壤有机质转化和分解能力,为林区生态系统循环过程提供基础数据。1.3.2 技术路线综合野外调研采样和室内模拟实验两种方式。具体技术路线见(图 1-1)

示意图,地理位置,示意图,月份


图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示意图Fig.2-1 Study area location 气候条件究区每年平均气温在-5.5oC,各月平均气温在 0oC 以下的月份长达气温年较差为 49.3oC。平均无霜期为 90~110 d。年平均降水量为 460水量 70%以上集中在 7 月份。5~6 月份为旱季,7~8 月份为汛期。日77~2625 h,≥10oC 的积温为 1436~2062oC。 地貌条件究区地处大兴安岭北坡,地形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施业区内坡度坡度在 12o-25o之间。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横贯境内的主脉老爷岭拔在 290-740 m 之间。 土壤条件究区以地带性棕色针叶林土为主,占总面积的 91%,其中尚有粗骨和低洼积水地分布的草甸土和泥炭沼泽土。 植被条件

矿化速率,森林土壤,有机碳,恒温处理


冻融循环对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的影响冻融对樟子松林土壤和白桦林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影响不同,樟子松林 天冻融处理和恒温处理碳矿化速率均显著增加,且恒温处理碳矿化速率理分别高 49.7%、28.1%。在第 10 次冻融中,冻融处理比恒温处理高 8显著升高且在培养第 14 天后恒温处理和冻融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逐势,且恒温处理碳矿化速率比冻融处理分别高 9.9%、11.2%、50.8%。白处理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显著降低,冻融处理在第 10 次冻融循环前呈现之后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少,培养前 6 天恒温处理碳矿化速率比分别高 70.9%、28.6%。在第 10 次冻融过程中,冻融处理比恒温处理高 3养第 14 天后恒温处理碳矿化速率比冻融处理分别高 49.9%、38%、52.5间,两种土壤碳矿化速率有所不同,恒温处理和冻融处理白桦林土壤碳显著低于樟子松林土壤碳矿化速率(p<0.05)。冻融对土壤碳矿化速率有影响(p<0.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君;樟子松林区的生态作用和保护发展对策[J];内蒙古林业;2001年06期

2 陶谦,陈国民,贾凤林;红花尔基樟子松林灭火战法初探[J];森林防火;2001年02期

3 兰玉坤;红花尔基樟子松林特大火灾气候成因分析[J];内蒙古气象;1996年04期

4 ;国内最大的樟子松林区[J];自然资源;1991年02期

5 葛玉祥;;红花尔基樟子松林病害调查初报[J];内蒙古林业科技;1988年03期

6 刘恩海;吴济生;张林;;天然樟子松林雌、雄花的野外观察[J];林业科技;1989年05期

7 孙静萍;冯瀚;刘书润;张炽瀛;;火烧对沙地樟子松林的影响初探[J];内蒙古林业科技;1989年04期

8 郭然,王效科,刘康,杨帆;樟子松林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研究[J];土壤;2004年02期

9 王君;走进樟子松林自然保护区[J];内蒙古林业;2001年06期

10 金连成;樟子松林衰退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辽宁林业科技;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卜军;;气候波动对沙地樟子松林的影响[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2 葛玉祥;;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病害调查研究[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3 张劲松;孟平;王鹤松;高峻;;樟子松林蒸腾速率混沌及分形特征[A];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6分会场论文集(2)[C];2005年

4 王君;;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区生态作用及保护发展对策[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5 董云峰;寻明华;李银春;;阜新地区松毒蛾的危害特点及防控措施[A];辽宁省昆虫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方亮 杨忠厚 侯悦林;在樟子松林唱响“大漠风流”[N];辽宁日报;2017年

2 石庆伟;杨海青植树治沙 林木价值过百万[N];科技日报;2000年

3 记者 焦玉海 贾达明;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守护神”[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4 张晓庆 胥得意;育得山川满眼春[N];人民武警报;2016年

5 陈永平;美丽的绿色生态家园[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6 本报通讯员 徐守岭 赵彦力 本报记者 郭苏民;让青山绿水“吸金揽银”[N];中国绿色时报;2015年

7 杜俊奇 庞兴航 特约记者 郑威;在实战中磨砺灭火尖刀[N];人民武警报;2016年

8 本报记者 怓红;他们用青春和智慧书写大漠风流[N];辽宁日报;2007年

9 记者 武俊鹏;我省年均近百亿投入绿化[N];山西日报;2012年

10 记者 贺喜格宝音 胡日查 通讯员 胡双成;兴安盟造林60余万亩[N];内蒙古日报(汉);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喻泓;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林对林火干扰的响应[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2 王妍;呼伦贝尔沙地天然樟子松林更新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3 李奕;大兴安岭北部樟子松林生态水文过程及水量平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4 韩春华;阿什河上游小流域森林生态系统水文功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博权;冻融作用对大兴安岭森林土壤碳氮矿化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2 赵敏;红花尔基樟子松林下外生菌根真菌资源调查及优良菌树组合的筛选[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年

3 杨帆;内蒙古东部沙地樟子松林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力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4 纳米拉;樟子松林真菌调查及其共生菌根形态类型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5 毛磊;红花尔基天然樟子松林分空间结构及其更新演替规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6 王彦武;榆林毛乌素沙地固沙林地土壤质量演变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7 李健;内蒙古红花尔基地区草原—森林生态系统鸟类群落结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8 姜涛;辽宁省西北部风沙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固沙改土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9 李昂;应用ArcGIS软件和最大熵模型分析樟子松潜在分布及其气候适宜性[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10 郑卓然;辽宁省昌图县主要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859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7859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4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