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作物秸秆分解过程及其对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8-14 15:52
【摘要】:对于秸秆还田的研究大多是不同还田方式、不同水分、添加秸秆腐解剂、配合施肥等外界条件下对秸秆的腐解规律的研究,而对秸秆施用量以及秸秆类型对土壤的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在室内模拟田间条件,并且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减少外界其他条件的影响,研究150d内不同秸秆类型、不同秸秆施用量对土壤的微生物量碳、氮,可溶性有机碳、氮,有机碳、全氮以及矿物态氮等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在150d的培养过程中秸秆本身的化学变化。结果表明:1.有机物料施入土壤后,经过分解可以产生一些可溶性的有机物质。秸秆的加入量对可溶性有机碳、氮具有明显的影响,随着秸秆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呈现增加的趋势,随着培养时间的推进,各处理中土壤可溶性碳氮表现为波动的变化。施用秸秆对土壤矿质态氮也有一定的影响,在施用不同秸秆量的处理中,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接近于0,在培养后期,在施用秸秆的处理中含有微量的硝态氮;各处理中土壤铵态氮在前期、中期、后期有明显的增减,施用不同量的秸秆对土壤铵态氮的含量无明显影响。还田秸秆是土壤中可溶解性有机碳氮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中的可溶性有机碳氮,为土壤微生物提供有效的碳氮源。2.秸秆本身的性质C/N比对土壤DOC和DON有明显的影响,C/N:玉米叶秸秆小麦秸秆玉米茎秸秆,培养过程中同一时期同一秸秆加入量的处理的DOC和DON基本符合:加玉米叶秸秆的处理加小麦秸秆的处理加玉米茎秸秆的处理。而性质相近的秸秆对土壤DOC和DON没有明显的影响,例如同一时期,同一秸秆加入量的Y1、Y2、Y3、Y4在150d的培养过程中具有相似的变化过程。3.施用秸秆可以明显提高土壤的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由于作物秸秆的碳氮比不同,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添加玉米叶秸秆的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最高,加玉米茎秸秆的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最低,加小麦秸秆的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介于加玉米叶处理和加玉米茎处理之间,即作物秸秆的碳氮比越小,则在培养过程中土壤的微生物量碳氮含量越高。秸秆施用量为2%-6%之间时土壤微生物量氮不随秸秆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作物秸秆种类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在秸秆还田过程中有必要考虑不同作物秸秆碳、氮转化特性,以协调土壤碳、氮平衡关系,最大限度的发挥生物因素对土壤肥力恢复的作用。4.施用秸秆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碳,全氮以及土壤速效钾的含量,并且在相同时间段内随秸秆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用玉米叶秸秆的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最小,施用玉米茎秸秆的处理次之,施用小麦秸秆的处理的土壤有机碳最大。施用玉米茎秸秆的处理的土壤全氮含量最小,施用小麦秸秆的处理次之,施用玉米叶秆的处理的土壤全氮含量最大,这与作物秸秆本身的化学性质相关。施用秸秆的处理的土壤速效磷含量是减小的,并且秸秆的施用量越多,速效磷减少的也越多。因此在施用秸秆时应该考虑配施磷肥。5.各种作物秸秆甚至同种作物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的秸秆组成也不完全相同,但在整个腐解过程中,同一类型的秸秆养分变化动态具有相同的趋势,并且在同一时间段内同一类型的秸秆养分含量相近。在150d的培养过程中,作物秸秆本身的全氮、全磷随着时间的变化是递增的,有机碳和全钾的含量是逐渐减小的。在150d的培养过程中,全氮、全磷的含量始终是玉米叶秸秆小麦秸秆≥玉米茎秸秆。培养结束后玉米茎秸秆释放的钾素最多,小麦秸秆次之,玉米叶秸秆钾素的释放量最少。在整个培养时间段内,玉米叶秸秆的有机碳含量始终低于玉米茎秸秆和小麦秸秆。小麦秸秆的有机碳始终接近于玉米茎秸秆的有机碳含量。相同类型的秸秆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同一时间点的有机碳含量也接近。玉米叶秸秆的碳释放率仍然最大,但玉米茎秸秆的碳释放率与小麦秸秆的接近或者大于小麦秸秆的碳释放率。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141.4
【图文】:

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稻杆


图3-1各个处理±壤可落性有机碳随时间的变化逡逑Fig邋3-1邋The邋change邋of邋soil邋DOC邋over邋time邋about邋every邋treatments逡逑然后达到平衡或略有升高。图3-11、图3-lJ与图3-lK相似,这可能与都为小麦稻杆加逡逑入±壤有关,证明化学性质相近的括巧对±壤00(::的影响相似,这里再不赞述。逡逑由图3-1可W看出除程杆加入量为2%的小麦稻轩的处理外,其他处理在各个时间逡逑段内的±壤00(:明显高于CK处理,并且差异显著,即在±X讨屑尤氤谈撕螅

本文编号:27932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7932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2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