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生物炭对紫色土中涕灭威吸附特性及田间阻控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9 18:33
【摘要】:过量施用的农药由农田向水体迁移,并逐渐成为面源污染研究的新热点。生物炭作为环境友好型吸附剂,能够有效吸附土壤中的农药,控制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本论文选择涕灭威及其有毒降解产物为研究对象,以施加生物炭的坡耕地紫色土为供试土壤,通过吸附平衡实验以及非饱和瞬变水流实验揭示生物炭对紫色土中涕灭威、涕灭威亚砜和涕灭威砜的吸附固定的影响机制。根据坡耕地的地形优势,提出控制坡耕地杀虫剂流失的新型原位拦截技术—"地埂式生物炭可渗透反应墙"。而后建立野外坡耕地试验小区,监测试验小区中涕灭威的迁移流失,考查地埂式生物质炭反应渗透墙控制杀虫剂流失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为紫色土地区农药风险评估以及生物炭在土壤农药污染治理中应用的可行性评估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涕灭威、涕灭威亚砜和涕灭威砜在紫色土的吸附表现为先快吸附后慢吸附。紫色土对目标污染物的吸附性较弱,平衡吸附量均低于初始投加量的20%,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分别符合Elovich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2)分别添加不同量的生物炭到紫色土中,研究施炭量对施炭土吸附目标污染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生物炭施加对紫色土吸附涕灭威、涕灭威亚砜和涕灭威砜有促进作用,当施炭量为Og/kg~50g/kg时,施炭土吸附三种污染物的量与施炭量呈线性正相关。施炭土吸附污染物强弱顺序为:涕灭威涕灭威砜涕灭威亚砜。(3)将两种施炭土(施炭量为10g/kg、50g/kg)置于田间干湿交替老化半年后,老化施炭土对三种污染物的吸附减弱。老化生物炭的孔隙结构坍塌破裂,K+和有机组分随土壤水分淋失,O:C比增加,稳定性增强。(4)涕灭威在土壤环境中快速降解生成涕灭威亚砜和涕灭威砜。紫色土对涕灭威、涕灭威亚砜和涕灭威砜的吸附较弱,三者易随土壤水分的运移向深层土壤与水体中迁移。(5)野外坡耕地实验小区末端建立生物炭可渗透反应墙,监测径流以及土壤中涕灭威的浓度,结果表明:生物炭可渗透反应墙对涕灭威有一定的截留固定作用,可将其用于阻控地表径流和渗漏水中农药的扩散。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X5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珈羽;张越;刘沅;夏靖靖;童仕唐;;不同原料和炭化温度下制备的生物炭结构及性质[J];环境工程学报;2016年06期

2 Mahdi Safaei Khorram;Qian Zhang;Dunli Lin;Yuan Zheng;Hua Fang;Yunlong Yu;;Biochar: A review of its impact on pesticide behavior in soil environments and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6年06期

3 胡春华;陈禄禄;李艳红;王茂林;周晓岚;吴tD;;环鄱阳湖区水稻-土壤有机氯农药污染及健康风险评价[J];环境化学;2016年02期

4 梁桓;索全义;侯建伟;刘长涛;;不同炭化温度下玉米秸秆和沙蒿生物炭的结构特征及化学特性[J];土壤;2015年05期

5 杨益军;;我国农药需求状况和趋势分析[J];营销界(农资与市场);2015年17期

6 张小凯;何丽芝;毛霞丽;王海龙;;老化过程对生物质炭吸附-解吸附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15年12期

7 王瑞峰;赵立欣;沈玉君;孟海波;杨宏志;;生物炭制备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5年02期

8 应博;林国林;金兰淑;赵玉婷;王建国;;玉米芯生物炭对2,4-D在土壤中吸附性能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5年05期

9 李明;李忠佩;刘明;江春玉;吴萌;;不同秸秆生物炭对红壤性水稻土养分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5年07期

10 雷文娟;唐翔宇;关卓;周向阳;王秉玺;张维;;不同类型耕地紫色土中3,5,6-三氯-2-吡啶醇迁移试验与模拟[J];农业工程学报;201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鹏;生物炭对西唯因与阿特拉津环境行为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代淑华;典型吸附剂对莠去津的吸附与淋溶特性的影响研究[D];济南大学;2014年

2 刘锐龙;生物质炭对BDE-47在土壤中吸附和解吸行为的影响[D];清华大学;2013年

3 王润涵;国际背景下我国农药使用及行业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刘建秋;黑碳对乙草胺在土壤/沉积物中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974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7974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c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