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不同种植年限果蔬温室大棚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规律

发布时间:2020-09-07 16:20
   本研究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子长县不同种植年限(5 a、8 a、11 a)、不同作物种类(葫芦、油桃、西红柿、葡萄)的设施大棚土壤为研究对象,选择露地土壤作为对照,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分析,以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为研究重点,分析了子长县区不同年限、不同栽培作物土壤理化性质演变规律。通过上述研究,旨在预测温室大棚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趋势,深入阐明不同年限及作物种类与土壤理化因子之间的内在机理,以期从土壤理化性质角度为子长县区大棚可持续发展数据支持,同时为研究区土壤盐渍化及酸化综合治理提供基础数据。所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8 a棚龄的大棚而言,不论大棚种植何种作物,0~60 cm土层深度,土壤容重整体随土层的加深而增加。土壤最大持水量、总孔隙度则表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通过不同种植作物间的对比分析可知,种植葫芦后,(10~40 cm)土层土壤容重较露地土壤有显著的降低,种植油桃和西红柿(0~10 cm)土层容重有明显降低,种植葡萄后(10~60 cm)土层土壤容重升高显著;种植油桃与西红柿对(0~10 cm)土层土壤最大持水量有显著提高;种植葫芦后,10~40 cm土层土壤总孔隙度升高,而种植油桃仅对(0~10 cm)土层总孔隙度有显著提升效果;种植葫芦与西红柿对(0~10 cm)土层土壤毛管孔隙度有降低趋势,种植油桃后(0~10 cm)土层毛管孔隙增大。(2)从种植年限(5~11 a)来看,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呈抛物线型变化,表层土壤(0~10 cm)有机质与速效P含量在种植前5 a增加,5 a后减少。从剖面层次来看,无论蔬菜大棚栽培了多少年,表层(0~10 cm)土壤有机质与速效P含量均高于下层(10~60 cm)土壤。(3)不论大棚种植何种作物,0~60 cm土层深度土壤有机质与速效P含量整体呈现随土层加深逐渐降低的趋势。种植8 a油桃,葫芦和葡萄后,蔬菜大棚(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最显著,而种植西红柿只能显著提高(0~1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种植8 a油桃和葡萄后,蔬菜大棚(0~20 cm)土层土壤速效P含量升高最显著,而种植葫芦和番茄仅对(0~10 cm)土层有效P含量有显著提升效果。(4)大棚内土壤p H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p H值呈下降趋势,但是当p H值降低到一定程度会有所升高。p H值的下降,说明蔬菜大棚土壤出现酸化现象,通过研究发现蔬菜大棚土壤酸化与盐渍化共生,且种植西红柿8 a时间酸化与盐渍化现象最严重的,种植11 a需预防酸化与盐渍化的发生。(5)大棚在种植葫芦与葡萄8 a时,土壤p H值逐渐下降,这表明土壤出现酸化现象。而种植8 a油桃与西红柿后,土壤深层土壤(10~60 cm)p H则呈逐渐升高的趋势。(6)葫芦与葡萄的种植均会导致不同剖面层次土壤全盐含量剧增,油桃的种植会导致(0~10 cm)土层全盐量的剧增,西红柿的种植各土壤剖面层次全盐含量有一定程度升高,但升高趋势不明显。
【学位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153;S6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继;;大棚土壤变红怎么办[J];农村新技术;2017年11期

2 张菊;董杰;邓焕广;王倩;鲁长娟;郭娜;;山东聊城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J];土壤通报;2016年05期

3 王淑君;;浅析蔬菜大棚土壤盐渍化[J];蔬菜;2015年05期

4 郝云涛;大棚土壤老化及其防治[J];北方园艺;2002年05期

5 童有为;;蔬菜大棚土壤盐渍的综合治理[J];上海农业科技;1989年01期

6 姜红梅;;危害大棚土壤的主要原因及应对措施[J];河南农业;2019年10期

7 邓焕广;董杰;张菊;王倩;蒋磊;罗庆芳;;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土壤砷含量及形态变化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5年06期

8 林立东;;蔬菜大棚土壤主要肥力成分的测定与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9 王海波;;设施蔬菜大棚土壤障碍及改良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17期

10 余佳悦;王飞娟;林梦茜;朱诚;蔡冲;;棚龄对大棚土壤重金属及盐分含量的影响[J];园艺与种苗;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文庆;贾继文;李光德;丁方军;宋福朋;;大棚土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第七次“土壤与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1年

2 王西奎;国伟林;甘家安;;蔬菜大棚土壤和植物样品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析调查[A];有机污染环境化学前沿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论文集[C];2006年

3 于志民;沈光;吕品;周琳;;黑龙江省典型蔬菜大棚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李江遐;张军;陆翠珍;邱超;;合肥西郊蔬菜大棚土壤酸度特征及酸化机理研究[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史静;张乃明;;云南大棚土壤重金属累积特征研究[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红梅;金海军;丁小涛;何立中;余纪柱;;水肥一体化对大棚土壤生态及黄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A];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黄瓜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活动会议手册[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文博;“湿旱轮作”焕发大棚土壤活力[N];农民日报;2019年

2 郑立;什么原因造成了大棚土壤的酸化?[N];山东科技报;2017年

3 张傲;蔬菜大棚土壤恶化治理措施[N];四川科技报;2018年

4 陶农锋;大棚土壤变红是怎么回事?[N];山东科技报;2016年

5 马吉中;蔬菜换茬前施肥四建议[N];农资导报;2017年

6 杨彩琴;大棚土壤营养特点及其调节[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5年

7 延安市植保站 王治琴;大棚土壤咋消毒[N];陕西科技报;2005年

8 孙培博;如何对大棚土壤进行消毒[N];山东科技报;2016年

9 刘宝军 徐吉鹏;蔬菜大棚土壤污染成因有哪些?[N];山东科技报;2014年

10 ;大棚土壤地温低怎么办?[N];山东科技报;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亚红;不同种植年限果蔬温室大棚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规律[D];延安大学;2019年

2 唐海滨;山东寿光蔬菜大棚土壤性质变化规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董晓伟;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对大棚土壤理化、生物性状影响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4 熊汉琴;种植年限对蔬菜大棚土壤肥力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5 王雁;青州温室大棚土壤甲螨群落结构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朱辉娟;关中地区设施农业土壤基础肥力与酶活性关系[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7 张燕;温室大棚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及其生物有效性[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8 崔素兰;大棚土壤盐渍化对‘新泰密刺’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9 王仪炸;大棚设施连作栽培的土壤障碍因子及其治理技术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10 周瑶;臭氧对土壤中百菌清去除效果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135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8135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5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