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菌剂强化堆肥过程及碳氮物质转化规律的研究
【学位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141.4
【部分图文】:
有机固体废弃物中通常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氨基酸等含氮有机质,这些含氮有机质逡逑在堆肥发酵过程中经过氨化作用、氨同化作用、硝化作用及反硝化作用等一系列的生物逡逑化学过程进行氮素转化(如图1-2),且研究表明堆肥含氮化合物转化过程中的氮素损逡逑失可达到16%-74%[3,4,5】。根据好氧堆肥发酵过程中堆体温度的变化,可将含氮化合物的逡逑转化过程分为升温阶段及降温腐熟阶段两个阶段进行分析。逡逑第一阶段:升温期。在此阶段,堆体温度迅速升高,嗜热微生物活性显著加强,氨逡逑化菌群通过氨化作用将有机氮转化为铵态氮,造成氨气大量挥发,且研宄表明在堆肥高逡逑温期氨气挥发最为剧烈W。因此
堆肥的腐殖化过程,是在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经过连续的生物化学过程将一系列逡逑分子量不同的有机高分子转化稳定的腐殖物质的过程,是堆肥固碳的关键环节,直接影逡逑响堆肥的肥力和稳定性[241。如图1-4所示,目前普遍认同的腐殖质的形成的机理主要包逡逑括:糖-胺缩合学说、多酚学说、起源木质素的多酚学说、木质素学说、细胞自溶学说逡逑和微生物合成学说[25]。研究认为,在堆肥生境中腐殖质的形成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逡逑Bmnetti等[26H人为木质素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生成的木质素类衍生物是堆肥腐殖质形逡逑成的前驱物质;而Amir等[27]研究认为微生物代谢产生大量酚型化合物、醌型化合物及逡逑脂肪族化合物,其通过复杂的反应机制形成腐殖质;此外,糖-胺缩合理论也是公认的逡逑堆肥腐殖质形成假说之一[24】。逡逑6逡逑
=肩逡逑■I邋、?邋一逡逑\逡逑(SI逡逑图1-3堆肥过程中碳素转化模型逡逑Fig.邋1-3邋The邋concept邋model邋of邋carbon邋transformation邋in邋the邋process邋of邋composting逡逑1.2.3堆肥过程中腐殖质形成机理研究逡逑堆肥的腐殖化过程,是在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经过连续的生物化学过程将一系列逡逑分子量不同的有机高分子转化稳定的腐殖物质的过程,是堆肥固碳的关键环节,直接影逡逑响堆肥的肥力和稳定性[241。如图1-4所示,目前普遍认同的腐殖质的形成的机理主要包逡逑括:糖-胺缩合学说、多酚学说、起源木质素的多酚学说、木质素学说、细胞自溶学说逡逑和微生物合成学说[25]。研究认为,在堆肥生境中腐殖质的形成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逡逑Bmnetti等[26H人为木质素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生成的木质素类衍生物是堆肥腐殖质形逡逑成的前驱物质;而Amir等[27]研究认为微生物代谢产生大量酚型化合物、醌型化合物及逡逑脂肪族化合物,其通过复杂的反应机制形成腐殖质;此外,糖-胺缩合理论也是公认的逡逑堆肥腐殖质形成假说之一[24】。逡逑6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马闯;李明峰;赵继红;张宏忠;魏明宝;叶长明;;调理剂添加量对污泥堆肥过程温度和氧气变化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15年04期
2 张发宝;顾文杰;徐培智;解开治;唐拴虎;;硫磺和硫酸亚铁对鸡粪好氧堆肥的保氮效果[J];环境工程学报;2011年10期
3 林俊芳;刘志明;陈晓阳;郭丽琼;王杰;;真菌漆酶的酶活测定方法评价[J];生物加工过程;2009年04期
4 魏自民;席北斗;赵越;王世平;刘鸿亮;;生活垃圾微生物堆肥水溶性有机物光谱特性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年04期
5 林小凤,李国学,贺琪,邹积鑫;堆肥化过程中氮素损失控制材料的添加试验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05期
6 席北斗,刘鸿亮,白庆中,黄国和,曾光明,李英军;堆肥中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生物降解研究现状[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成;堆肥过程N_2O减排控制与木质纤维素降解微生物学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孟婵;不同原料组合堆肥过程中碳转化特征及腐殖质含量与组分的变化规律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8年
2 陆彦宇;牛粪和中药渣堆肥化过程中水溶有机质特性及细菌结构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7年
3 朱丽平;堆肥中氮素转化微生物群落与理化参数间关系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4 郭晓博;脱硫石膏对堆肥中氮素转化和腐殖化特征影响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5 唐璐;不同堆肥条件对堆肥过程中碳素损失及腐殖质形成的影响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6 张卉妍;一种新型多糖裂解单加氧酶的克隆表达及其性质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
7 孙文彬;生物质炭对城市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碳素转化及堆肥品质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3年
8 方冲;堆肥生境中木质纤维素降解微生物和酶系的初步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174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817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