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炭基氮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土壤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
【学位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S513;S15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生物炭的基本特性
1.2.2 生物炭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1.2.3 生物炭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1.2.4 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性质的影响
1.2.5 生物炭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2.6 生物炭在农业上的应用模式
1.2.6.1 生物炭-有机肥模式
1.2.6.2 生物炭-无机复混肥模式
1.2.6.3 生物炭-肥料溶液固-液吸附模式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生物炭基氮肥对土壤主要化学肥力因子的影响
1.3.2 生物炭基氮肥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1.3.3 生物炭基氮肥对作物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及试验材料
2.1.1 试验地点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样品采集
2.3.1 土样采集
2.3.2 植物样品采集
2.4 试验测定方法
2.4.1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2.4.2 土壤微生物性质的测定
2.4.3 植物样品的测定
2.5 氮素相关利用率的计算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生物炭基氮肥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1 生物炭基氮肥对土壤主要化学肥力因子的影响
3.2 生物质炭基氮肥对玉米生育期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3.2.1 各施肥处理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动态变化影响
3.2.2 各施肥处理对夏玉米生育期土壤硝态氮积累量的影响
3.3 生物炭基氮肥对夏玉米生育期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3.3.1 各施肥处理对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动态变化影响
3.3.2 各施肥处理对夏玉米生育期土壤铵态氮积累量的影响
3.4 讨论
3.4.1 生物炭基氮肥对土壤主要化学肥力因子的影响
3.4.2 生物炭基氮肥对土壤硝、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第四章 生物炭基氮肥对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4.1 生物炭基氮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1.1 土壤蔗糖酶
4.1.2 土壤过氧化氢酶
4.1.3 土壤碱性磷酸酶
4.1.4 土壤脲酶
4.2 生物炭基氮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
4.2.1 生物炭基氮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
4.2.2 生物炭基氮肥对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的影响
4.3 土壤酶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之间的关系
4.4 讨论
4.4.1 生物炭基氮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4.2 生物炭基氮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第五章 生物炭基氮肥对作物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5.1 生物炭基氮肥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5.1.1 各施肥处理对夏玉米株高、穗位高、叶片数的影响
5.1.2 各施肥处理对夏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5.1.3 各施肥处理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5.2 生物炭基氮肥对夏玉米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5.3 讨论
5.3.1 生物炭基氮肥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5.3.2 生物炭基氮肥对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文娜;吴文良;王秀斌;王明新;毛文峰;;不同土壤类型和农业用地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年03期
2 于树;汪景宽;高艳梅;;地膜覆盖及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陈英;陈蓓;张军;张仁陟;;免耕覆盖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J];生态环境;2008年06期
4 黎荣彬;;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研究进展[J];广东林业科技;2008年06期
5 张娟;沈其荣;蔡相鲁;李铁男;叶文婷;;预处理秸秆与氮肥配施对两种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动态变化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6 赵先丽;吕国红;于文颖;李丽光;李昌杰;;辽宁省不同土地利用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10期
7 尤孟阳;韩晓增;梁尧;;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微生物量碳动态变化[J];土壤通报;2012年06期
8 范凯;何永涛;孙维;张宪洲;杨丽韫;;不同管理措施对西藏河谷农田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3年01期
9 肖新;朱伟;肖靓;邓艳萍;赵言文;汪建飞;;适宜的水氮处理提高稻基农田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J];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21期
10 吕丽平;刘国栋;王登峰;魏志远;漆智平;唐树梅;;不同温湿条件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J];南方农业学报;201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高艳梅;;不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比较[A];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2 娄运生;程焕友;王恩眷;武君;;UV-B辐射增强下施氮对大麦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苗惠田;长期施肥下作物碳同化氮吸收分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曹建华;岩溶土壤系统中生物作用及有机碳转移对于CaCO_3-CO_2-H_2O体系的调节与控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宇贺;不同施肥类型对延边稻田土壤有机氮矿化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5年
2 王文锋;有机物料部分替代化肥对设施菜田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林尤伟;根处理对小兴安岭6种林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时空格局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4 张道勇;生草对渭北苹果园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赵军;生物质炭基氮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土壤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6 汪文霞;黄土区不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7 樊丽琴;水土保持耕作对黄土高原玉米—小麦—大豆轮作系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04年
8 陈丽霞;内蒙古大青山森林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微生物特征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9 王丰;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杨建琴;松嫩草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对模拟增温及氮沉降的响应[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280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828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