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三江平原原生态区域黑瞎子岛土壤状况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8 07:36
   我国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大规模农业开发,如今成为了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业开发造成了土壤黑土层变薄、板结硬化等问题。为了解决三江平原耕作土壤退化的土壤背景值问题,本研究对处于原生态状态的黑瞎子岛暗棕壤、草甸土与沼泽土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特征、土壤质量等进行了研究,并与前人研究的三江平原耕作土壤相关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黑瞎子岛土壤有机碳含量等养分指标随着土壤类型暗棕壤、草甸土、沼泽土的顺序降低,且也随着土层深度加深而降低;土壤容重随着土壤类型草甸土、暗棕壤、沼泽土的顺序降低。2)土壤微生物数量随着土壤类型沼泽土、暗棕壤、草甸土的顺序降低。土壤放线菌数量在微生物总数中占比最高。各类土壤酶活性季节变化规律不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夏季低于秋季,土壤转化酶活性夏季高于秋季,土壤脲酶无明显季节变化规律。3)黑瞎子岛区域土壤质量指数随着土壤类型暗棕壤、草甸土、沼泽土的顺序降低。4)黑瞎子岛土壤与三江平原耕作土壤养分相关指标对比结果:黑瞎子岛暗棕壤有机碳、全氮含量高于耕地土壤三倍以上;暗棕壤有机碳、全氮含量高于退耕还林地土壤1.6倍,全磷含量略低于退耕还林地土壤。黑瞎子岛草甸土有机碳、全氮、全钾含量高于退耕还草地土壤0.4~1.4倍,全磷含量不足退耕还草地土壤的二分之一。
【学位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153;S154.3;S154.2
【部分图文】:

三江平原原生态区域黑瞎子岛土壤状况研究


图1研究区地理位置逡逑Fig.邋1邋Location邋of邋research邋area逡逑

三江平原原生态区域黑瞎子岛土壤状况研究


图2技术路线图逡逑Fig.2邋Technical邋route邋chart邋of邋research逡逑

三江平原原生态区域黑瞎子岛土壤状况研究


图3研究区土壤容重逡逑Fig.3邋Soil邋bulk邋density邋in邋study邋area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清雪;贾志清;;高寒沙地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肥力质量差异及评价[J];土壤通报;2015年05期

2 朱美玲;贡璐;张龙龙;;塔里木河上游典型绿洲土壤酶活性与环境因子相关分析[J];环境科学;2015年07期

3 陈阳;张建军;杜国明;付梅臣;刘凌露;;三江平原北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J];生态学报;2015年18期

4 斯贵才;袁艳丽;王建;夏燕青;雷天柱;张更新;;藏东南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酶活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J];微生物学通报;2014年10期

5 张子龙;王文全;缪作清;李世东;杨建忠;;主成分分析在三七连作土壤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生态学杂志;2013年06期

6 金裕华;汪家社;李黎光;阮宏华;徐自坤;韩凌云;;武夷山不同海拔典型植被带土壤酶活性特征[J];生态学杂志;2011年09期

7 陶宝先;张金池;愈元春;丛日亮;;苏南丘陵地区森林土壤酶活性季节变化[J];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10期

8 王宗明;宋开山;刘殿伟;张柏;张树清;李方;任春颖;金翠;杨婷;张春华;;1954~2005年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农田化过程研究[J];湿地科学;2009年03期

9 国志兴;王宗明;刘殿伟;宋开山;宋长春;;三江平原农田生产力时空特征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10 于法展;李保杰;单勇兵;许雪妮;;连云港云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健康评价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闫晗;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及土壤质量评价[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卢翠玲;伊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土壤质量特征及评价[D];河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285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8285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d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