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前锋区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及农业产业布局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2 20:12

  本文关键词:前锋区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及农业产业布局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耕地作为土地的精粹及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农业产业发展最基本的资源。二十世纪以来,城镇化速度与日俱增,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农业产业的发展也在竭尽所能加快脚步,由此,带来的是产业发展和耕地保护的巨大矛盾。大量优质耕地被占用,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质量得不到保障,因此,如何在保护耕地数量及质量的基础上,有效地促进产业发展,是我们应该去积极探讨的问题,同时,通过合理地调整产业发展模式,使耕地资源得到最佳的组合利用,对耕地保护和经济发展也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实证分析法,以前锋区2010年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数据为基础,结合2013年更新调查资料,划分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单元,建立分等体系,通过特尔菲法确定耕地质量评定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各评定指数,利用GIS技术,进行评价指标的空间赋值,得出前锋区2013年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定性分析。然后,运用SWOT分析法,结合统计年鉴及现场调研资料,研究影响前锋区农业产业布局的因素,在系统分析地理区位、自然资源、产业基础、经济发展状况等要素对研究区农业产业布局优化的影响的基础上,选取了人均耕地面积、耕地国家质量利用等高等地占比、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产值比重、产量集中指数五个典型影响因素,对前锋区粮食种植、油料种植、蔬菜种植、林果栽培、畜牧养殖五大农业产业部门进行布局优化,得出研究区农业产业优化布局方案,并且提出各农业发展区的产业经营方向。通过研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2013年,全区耕地国家自然等分布在七至十等之间;国家利用等分布在七至十一等之间;国家经济等分布在六至十一等之间。全国耕地质量分布在15个等别,前锋区耕地质量等别处于中低等水平。全区耕地质量较好的乡镇主要有代市镇、观塘镇、观阁镇、护安镇和小井乡,耕地质量较差且分布较为零散的乡镇主要是桂兴镇、光辉乡和龙滩乡。(2)与2010年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结果相比,前锋区2013年耕地质量水平有所提升。2010年—2013年全区新增耕地图斑188个,总面积40.88hm2。耕地国家自然等别7等地所占比例上升了3.67%,9等地上升了0.79%;国家利用等别7、8、9等地面积比分别增加了2.58%、0.22%、2.11%;国家经济等别面积比例有明显增加,6等地的面积比例由0.01%增加到了0.08%,7等地的面积比例由16.00%增加到了17.87%,8等别的面积比例由23.82%上升到25.37%,9等别的面积比例由22.98%上升到23.46%。(3)将农业产业划分为粮食种植、油料种植、蔬菜种植、林果栽培、畜牧养殖五个生产部门。明确前锋区农业产业分区命名和归并的主要原则,以乡镇为单位在全区形成高标准粮油发展区,生态种?养协同发展区,有机蔬果发展区,林木产业发展区,并生成农业产业布局分区图。针对不同农业产业区,提出了相应的发展途径及对策建议,使全区的农业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保护及配置。
【关键词】:耕地质量 更新评价 农业产业 空间布局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3.21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9
  • 1.1 选题依据10-11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1-12
  • 1.2.1 研究目的11
  • 1.2.2 研究意义11-12
  • 1.2.3 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2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2-15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12-13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13-15
  • 1.3.3 小结15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15-17
  • 1.4.1 研究内容15-16
  • 1.4.2 研究方法16-17
  • 1.5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17-19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19-25
  • 2.1 地理区位19-20
  • 2.2 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20
  • 2.3 社会经济状况20-21
  • 2.4 土地利用现状21-23
  • 2.5 前锋区耕地利用概况23-25
  • 2.5.1 耕地利用数量及类型23
  • 2.5.2 各乡镇耕地利用空间分布情况23-25
  • 第3章 前锋区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25-38
  • 3.1 分等单元划分及参数体系建立25-31
  • 3.1.1 分等单元划分25
  • 3.1.2 耕地质量等别评定依据25
  • 3.1.3 分等参数体系及指标权重的确定25-31
  • 3.2 耕地质量等别划分31-38
  • 3.2.1 耕地自然等、利用等、质量等指数计算31-33
  • 3.2.2 耕地质量等别评价结果33-36
  • 3.2.3 2010年与2013年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分析36-38
  • 第4章 前锋区农业产业布局优化方案38-56
  • 4.1 农业发展水平38-40
  • 4.1.1 农产品生产水平38
  • 4.1.2 农业生产总值水平38-39
  • 4.1.3 机械化、科技化水平39-40
  • 4.2 农业产业发展SWOT分析40-42
  • 4.2.1 发展优势(Strengths)40
  • 4.2.2 相对劣势分析(Weaknesses)40-41
  • 4.2.3 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41-42
  • 4.2.4 威胁分析(Threats)42
  • 4.2.5 发展建议42
  • 4.3 农业产业布局原则42-44
  • 4.3.1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43
  • 4.3.2 因地制宜,,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43
  • 4.3.3 加强市场宏观调控,保障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则43
  • 4.3.4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43-44
  • 4.4 农业产业布局优化方案44-53
  • 4.4.1 农业产业布局影响因素的选取44-46
  • 4.4.2 各因素的量化分析过程46-52
  • 4.4.3 农业产业布局优化结果52-53
  • 4.5 分区发展方向与途径53-56
  • 4.5.1 高标准粮油发展区54
  • 4.5.2 生态种?养发展区54
  • 4.5.3 林?牧产业发展区54-55
  • 4.5.4 有机蔬果发展区55-56
  • 结论56-58
  • 1. 研究结论56-57
  • 2.不足与建议57-58
  • 致谢58-59
  • 参考文献59-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河;浅谈耕地质量保护[J];河南农业科学;2002年06期

2 刘友兆,马欣,徐茂;耕地质量预警[J];中国土地科学;2003年06期

3 胡碧霞;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座谈会在京举行[J];中国土地科学;2004年03期

4 姚永定;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的建议[J];山西农业;2005年06期

5 李又富;;天津市耕地质量管理对策的研究[J];天津农林科技;2006年04期

6 孙玉龙;;导致耕地质量下降的几点原因[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7年04期

7 牛海鹏;;河南省整治后耕地质量标准构建[J];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05期

8 姚源升;蒙远望;黄绍富;李秋原;;百色市耕地质量现状分析与保护对策[J];广西农学报;2008年05期

9 游艺文;罗新民;石跃才;;论邵阳市耕地质量现状与保护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08年01期

10 李浩;石承苍;;成都市耕地质量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J];西南农业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英;;湘潭市耕地质量问题与思考[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2 王绪奎;孙洋;潘国良;;江苏省耕地质量现状、问题与对策[A];江苏土壤肥料科学与农业环境[C];2004年

3 田燕;杨建锋;;基于“3S”技术的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初探[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4 杨金凤;赵同科;李新荣;张成军;杜连凤;吴琼;;北京市郊区耕地质量存在的问题与提升对策[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张金利;董玉祥;;广州耕地质量空间分异研究[A];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C];2012年

6 陈学渊;陈印军;吴永常;卢布;肖碧林;王亚静;;红黄壤地区耕地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2009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马雁;;浅谈土地可持续利用中的耕地质量问题[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吴克宁;;关于基本农田布局调整的思考[A];中国土地学会625论坛-第十九个全国“土地日”: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论文集[C];2009年

9 周庆举;李达辉;陈庆红;;安顺市耕地质量变化及对策[A];贵州省土壤学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王华为;朱莲;徐龙华;;泰州市耕地质量现状及提高途径[A];江苏耕地质量建设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先明;四川耕地质量状况令人担忧[N];四川日报;2005年

2 彭楚舒邋通讯员 路标;耕地质量管理条例(草案)提交人大二审[N];湖南日报;2007年

3 ;湖南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N];湖南日报;2007年

4 记者 鄢振刚邋李勇;耕地质量进入依法管理新阶段[N];湖南日报;2007年

5 记者 贺正;湖南出台耕地质量管理条例[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6 肖彬;贯彻实施《湖南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 促进耕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N];益阳日报;2008年

7 ;切实加强耕地质量管理[N];益阳日报;2008年

8 孙佑海 柴涛修 赵烨 吉艳琴;耕地保护质量先行[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9 吉林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 甄春延;保护基本农田须加强耕地质量保护[N];农民日报;2009年

10 江娜;耕地质量出现新问题不容忽视[N];农民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光花;井工煤矿区土地复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吕慧敏;基于农用地分等的耕地质量限制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宋景超;基于土地整治的耕地质量等别提升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陈兰;基于耕地质量等别成果的乡镇间基本农田规划指标调整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5 刘虹;邵武市耕地质量变化调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6 徐晶;吉林省粮食主产区耕地质量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7 王力;基于GIS的耕地质量等别更新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8 罗森;郴州市耕地质量保护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9 顾万帆;富阳市新垦耕地质量评价与提升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10 杨乐艳;南湖区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前锋区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及农业产业布局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30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830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6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