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生孢子表面蛋白-天冬氨酸蛋白酶与球孢白僵菌发育分化及侵染致病的关系
【学位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476.12
【部分图文】:
子的形式摄取血淋巴中的营养物质并大量繁殖;(3)在昆谢产物等逃避宿主的免疫应答,致昆虫死亡;(4)在适宜体壁产生分生孢子进入下一轮侵染循环(图 1.1) (Pedrinez et al., 2016; Wang and Wang, 2017)。在侵染过程中,降解昆虫体壁协助其入侵,如蛋白酶、几丁质酶和脂酶为侵染打开通道,同时也为自身生长提供营养物质(Fang(Metarhizium anisopliae)中类枯草杆菌蛋白酶 Pr1 和丝昆虫体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Pr2 促进 Pr1 降解昆虫化酶表达,引起黑化反应,以应对昆虫的免疫应答(St Le et al., 2014)。几丁质是昆虫体壁的主要成分,几丁质酶一个重要的毒力因子,研究表明,破坏几丁质酶基因会 et al., 1998; Greenfield et al., 2014)。昆虫表皮最外层蜡脂肪酸和烃类物质。其中,不同烃类物质促进或抑制分响其侵染(Pedrinietal.,2013)。细胞色素 P450 基因 Bbcy响菌株毒力(Zhang et al., 2012)。
孢白僵菌不同形态细胞。(A)透射电镜观察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芽生孢子及虫菌体细色观察球孢白僵菌不同形态细胞表面碳源表位(Wanchoo et al., 2009)。(C)透射电镜观察 D前后的虫菌体(Yang et al., 2017)。1.2 Different cell morphologies of B. bassiana. (A) TEM images of high-pressure frod B. bassiana conidia, blastospores and hyphal bodies. (B) DIC and fluorescence images of lecf B. bassiana cell morphologies (Wanchoo et al., 2009). (C) TEM images of B. bassiana hyphal boand following treatment with dithiothreitol DTT or protease K (Yang et al., 2017).菌细胞表面蛋白胞壁是病原真菌与宿主或外界环境接触的第一道屏障,具有保护细化学损伤、排除异物以及其它病原微生物的侵害等作用(Money,1999yhani, 2005; Holder et al., 2007; Lewis et al., 2009)。蛋白是真菌细胞壁包括细胞壁合成和降解所需的酶及结构性蛋白等。细胞壁蛋白与病原及逃避昆虫免疫识别密切相关,如生物被膜形成和昆虫体表附着等08)。其中,细胞壁蛋白主要分为两类,包括与细胞壁多糖共价偶联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病的关系。课题的开展,将揭示分生孢子表面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可为球孢白僵菌致病性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2.2 技术路线本论文拟采用的实施方案的技术路线如图 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娜;杨海珍;李虎群;张艳刚;王克勤;解丽娜;;球孢白僵菌400亿孢子/克防治美国白蛾药效试验[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2年02期
2 顾丽嫱;李春香;张淑红;;球孢白僵菌和布氏白僵菌对甜菜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J];江苏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3 王月;文斌;马军;张跃华;吴云飞;;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对寒地温室4种害虫防控研究[J];生物灾害科学;2017年04期
4 张涵飞;李雪兵;周建如;罗志兵;;接种球孢白僵菌提高烟草对蚜虫和白粉菌的抗性[J];植物医生;2018年11期
5 喻兵;;耕牛球孢白僵菌中毒的治疗[J];贵州畜牧兽医;2015年01期
6 刘达综;高慧珊;刘娜;何洁明;徐树兰;郑常格;吕思行;;一株球孢白僵菌的形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J];天津科技;2015年08期
7 汤坚,黄长春,丁珊王成树,李增智;球孢白僵菌制剂载体的筛选[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8 陈翰秋;;化学药剂与球孢白僵菌的混配对小菜蛾的联合毒力[J];西藏科技;2018年06期
9 赵学球;蔡守平;王四宝;王林;樊美珍;李增智;;球孢白僵菌释放后在森林系统中定殖及持续控虫作用的证据[J];菌物学报;2007年01期
10 董宏平,袁生;球孢白僵菌代谢产物的研究概况[J];生物技术;199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丽;针对小菜蛾的球孢白僵菌孢子可湿性粉剂研制的技术探索[D];浙江大学;2005年
2 应盛华;球孢白僵菌孢壁蛋白相关的耐热分子机理及其耐热性状的遗传改良[D];浙江大学;2006年
3 邹根;球孢白僵菌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抗性的分子机理及遗传改良[D];浙江大学;2008年
4 黄宝福;球孢白僵菌耐紫外线、氧化胁迫试验及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水平及酶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吕丁丁;家蚕防御球孢白僵菌感染相关免疫基因的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7年
6 王娟娟;球孢白僵菌甘露糖转移酶、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叉头转录因子及6-磷酸海藻糖合成酶的功能解析及其同生物防治潜能的关联[D];浙江大学;2015年
7 李芳;球孢白僵菌超氧化物歧化酶与发育激活蛋白及其转录因子的的功能解析[D];浙江大学;2015年
8 蔡悦;球孢白僵菌的繁殖与自然群体交配型关系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
9 张石柱;球孢白僵菌中疏水蛋白基因功能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胡本进;球孢白僵菌在亚洲玉米螟种群中的流行病学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宝玲;球孢白僵菌Endothiapepsin-like蛋白的毕赤酵母表达及酶活性的检测[D];西南大学;2019年
2 周光燕;分生孢子表面蛋白-天冬氨酸蛋白酶与球孢白僵菌发育分化及侵染致病的关系[D];西南大学;2019年
3 杨瑒;短时高温胁迫对球孢白僵菌和巴氏新小绥螨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9年
4 孙炜男;剑毛帕厉螨对球孢白僵菌侵染的防御作用[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年
5 魏晓宇;6-磷酸海藻糖磷酸酯酶在球孢白僵菌抗逆和侵染过程中的功能和机制[D];齐鲁工业大学;2019年
6 冯杰;球孢白僵菌的复合诱变及其防冶油茶害虫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年
7 任忠虎;小菜蛾高致病力球孢白僵菌株系筛选及其感染后的抗氧化反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8年
8 李永霞;两个Zn2Cys6锌指蛋白对球孢白僵菌生长及抗逆性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8年
9 吴昊;昆虫生长调节剂对球孢白僵菌生物防治桃蚜的增效作用及复配制剂研制[D];安徽农业大学;2017年
10 张航航;球孢白僵菌高毒力菌株的筛选及其与小菜蛾互作相关基因的转录组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36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836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