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田区积雪对土壤水热的影响研究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S152;P426.635
【部分图文】:
8图 1.1 技术路线图1.3.3 论文框架本论文一共分为五章,论文框架为: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积雪水热效应、积雪物理过程模型、积雪年际变化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并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二章为研究区与数据。主要介绍了东北地区的概况,包括研究区的地理位置、气候、土地利用类型等信息,以及野外实验布设方案,积雪和土壤参数的测量方法。并且介绍了论文中所使用的数据集,包括数据集的精度和基本信息。第三章为东北农田区积雪对土壤温度的影响。本章首先从模型的输入输出、
介绍地区介绍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位于,地形复杂多样,全区海拔高度范围从-263m-2586m,平西部、北部和东部分别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原和辽河平原,是我国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的重要基地体为东经 115.51°-135.78°,北纬 38.72°-53.56°,04km2,地域广阔,约占我国总面积的 12.9%[42]。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季风显著,雨热和多雨而短暂,冬季寒冷干燥而漫长。气象资料显示 19地区年平均气温为 5℃,1 月平均最低气温在-30℃以下m。地表覆盖类型多样,农田和森林是东北地区主要地区类
食作物的春季种植和农业灌溉具有重要的生产价值。因此,本为一个案例,研究季节性积雪对土壤温湿度的影响具有重要意北地区土地覆盖类型分布图上可知,东北地区旱地主要集中分江平原、东辽平原和松嫩平原),在黑龙江西北部、吉林省中分布密集,东北地区旱地面积约为 4.17 105km2,占东北地区。东北水田种植区的土壤湿度受人工灌溉等因素影响严重,因此研究区。在探究空间大尺度上积雪对春季土壤湿度的影响时,对研究结果带来的干扰,减少误差来源,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分辨率的土地利用分类图作为研究区掩膜文件,裁剪 25km ,定义研究像元(25km 25km)内包含土地类型为旱地的像元旱地像元。最终提取了 314 个(25km 25km)像元(图 2.2)春季土壤湿度的影响的研究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强;侯仁杰;王子龙;李天霄;;冻融期积雪覆盖下土壤水热交互效应[J];农业工程学报;2015年15期
2 白淑英;史建桥;高吉喜;卜军;;1979-2010年青藏高原积雪深度时空变化遥感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4年04期
3 张廷军;钟歆玥;;欧亚大陆积雪分布及其类型划分[J];冰川冻土;2014年03期
4 希爽;张志富;;中国近50a积雪变化时空特征[J];干旱气象;2013年03期
5 胡列群;李帅;梁凤超;;新疆区域近50a积雪变化特征分析[J];冰川冻土;2013年04期
6 靳志锋;虎胆·吐马尔白;马合木江;李文娟;;积雪消融对北疆棉田土壤水盐运动的影响研究[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7 巴桑;杨秀海;拉珍;郑照军;旷达;拉巴;;基于多源数据的西藏地区积雪变化趋势分析[J];冰川冻土;2012年05期
8 于琳琳;陈海山;;青藏高原4月陆面状况和地表加热异常与中国夏季降水的联系[J];高原气象;2012年05期
9 李小兰;张飞民;王澄海;;中国地区地面观测积雪深度和遥感雪深资料的对比分析[J];冰川冻土;2012年04期
10 王增艳;车涛;;2002-2009年中国干旱区积雪时空分布特征[J];干旱区研究;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立权;雪被—农田土壤复合系统复杂性分析及水热互作效应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2 王子龙;季节性冻土区雪被—土壤联合体水热耦合运移规律及数值模拟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付杰文;NDSI提取积雪信息的不确定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2 贺青山;融雪过程模拟及冻土水热效应分析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3 张海军;2000-2009年东北地区积雪时空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任喜珍;积雪消融对土壤水热状况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5 吴杨;基于遥感和地面数据的藏北积雪动态分布和影响因素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372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837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