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集约化与规模化利用格局变化及耦合特征
【学位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323.211
【部分图文】:
本文技术路线图
图 2.1 基于 Python 数据预处理界面Fig.2.1 Preprocessing interface based on Python.2.2 集约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指标体系反映了利用数学方法对不同对象进行描述比较的过程,它可以非主观的表征评价
耕地分布情况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亚捷;叶回春;张世文;郧文聚;黄元仿;;基于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的中国耕地生产力分区[J];中国农业科学;2015年06期
2 唐华俊;吴文斌;余强毅;夏天;杨鹏;李正国;;农业土地系统研究及其关键科学问题[J];中国农业科学;2015年05期
3 李志鹏;刘珍环;李正国;唐鹏钦;谭杰扬;杨鹏;;水稻空间分布遥感提取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年06期
4 朱会义;孙明慧;;土地利用集约化研究的回顾与未来工作重点[J];地理学报;2014年09期
5 王国刚;刘彦随;陈秧分;;中国省域耕地集约利用态势与驱动力分析[J];地理学报;2014年07期
6 陈军;陈晋;廖安平;曹鑫;陈利军;陈学泓;彭舒;韩刚;张宏伟;何超英;武昊;陆苗;;全球30m地表覆盖遥感制图的总体技术[J];测绘学报;2014年06期
7 白志远;陈英;谢保鹏;吴玮;;ARCGIS支持下的景观细碎化与耕地利用效率关系研究-以甘肃省康乐县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04期
8 赵晓丽;张增祥;汪潇;左丽君;刘斌;易玲;徐进勇;温庆可;;中国近30a耕地变化时空特征及其主要原因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03期
9 刘纪远;匡文慧;张增祥;徐新良;秦元伟;宁佳;周万村;张树文;李仁东;颜长珍;吴世新;史学正;江南;于东升;潘贤章;迟文峰;;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J];地理学报;2014年01期
10 邓楚雄;谢炳庚;李晓青;刘利科;向云波;;基于投影寻踪法的长株潭城市群地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J];地理研究;2013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余强毅;基于农户决策的农业土地系统变化模型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韩玉;黄淮海平原耕地集约利用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7年
2 何文斯;1980-2010中国耕地复种时空格局变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3 刘吉羽;基于GlobeLand30的我国西北地区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席娟;基于GIS的湖北省县域耕地集约利用时空差异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5 石劲松;退耕还林背景下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尚慧;丘陵区耕地种植规模与生产效率的关系[D];西南大学;2011年
7 崔亚锋;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428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842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