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模型支持下的精河流域绿洲表层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
【文章目录】: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及预处理
1.3 土壤水分反演算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精河流域绿洲土壤湿度反演结果验证
2.2 精河流域绿洲土壤湿度分布特征分析
2.2.1精河流域绿洲土壤湿度时间分布特征
2.2.2精河流域绿洲土壤湿度空间分布特征
3 结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詹志明,冯兆东;区域遥感土壤水分模型的方法初探[J];水土保持研究;2002年03期
2 吕军杰,姚宇卿,王育红,王海洋,张宪初;不同耕作方式对坡耕地土壤水分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02年03期
3 马孝义,马建仓,李新平,韩克敏;土壤水分电磁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2年02期
4 刘建军,陈燕华,李毅;膜孔灌溉条件下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性研究及应用[J];节水灌溉;2002年04期
5 黄奕龙,陈利顶,傅伯杰,黄志霖,贵立德,吴祥林;黄土丘陵小流域地形和土地利用对土壤水分时空格局的影响[J];第四纪研究;2003年03期
6 李红,周连第,张有山;京郊平原区粮田土壤水分垂直变异性的半方差表征[J];华北农学报;2003年01期
7 刘洪斌,武伟,魏朝富,谢德体;土壤水分预测神经网络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比较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3年04期
8 刘志明,张柏,晏明,李铁强;土壤水分与干旱遥感研究的进展与趋势[J];地球科学进展;2003年04期
9 张恒明,黄毅;用三次样条插值函数描述土壤水分特性[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3年01期
10 李洪建,王孟本,柴宝峰;黄土高原土壤水分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安琪;大尺度被动微波辐射计土壤水分降尺度方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2 刘丙霞;黄土区典型灌草植被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及其植被承载力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5年
3 王改改;丘陵山地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及其模拟[D];西南大学;2009年
4 刘伟;植被覆盖地表极化雷达土壤水分反演与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5年
5 杨开宝;黄土丘陵区不同农业技术措施的土壤水分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6 赵燕东;土壤水分快速测量方法及其应用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7 吴元芝;黄土区土壤水分对典型植物有效性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0年
8 韩桂红;干旱区盐渍地极化雷达土壤水分反演研究[D];新疆大学;2013年
9 贾志峰;土壤水的监测技术方法与运移规律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10 赵培培;黄土高原小流域典型坝地土壤水分和泥沙空间分布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金香;裸露随机地表土壤水分遥感反演及其空间特征分析[D];新疆大学;2011年
2 阿尔达克;基于双谱散射模型的裸露地表土壤水分反演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3 李笑吟;晋西黄土区土壤水分时空变化规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4 李友;冀西北坝上地区主要农作物抗旱成苗的土壤水分指标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5 林坤;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水分状态与空间模拟[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6 唐洋;基于高频电场的土壤水分传感器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白天路;基于遥感和地面实测水分数据的小流域土壤水分模拟[D];西北大学;2010年
8 赵梅;黄土区土石混合土壤水分有效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魏珍;基于Landsat ETM遥感数据的大柳塔煤炭开发区土壤水分信息提取[D];长安大学;2010年
10 冯磊;基于驻波率原理的土壤水分测量技术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460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846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