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推进对新沂可持续发展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7 07:11

  本文关键词: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推进对新沂可持续发展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保障粮食安全一直是国家的基本战略。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开发,耕地总量在不断减少,要在逐渐减少的土地上要求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就需要加快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因此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分必要。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对一个县(市)来说,工程覆盖面广、工程投入量大,短时间内大量的工程建设会改变区域内原有水资源系统平衡、生态系统的组成,还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连锁反应,从而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开展研究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建设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影响是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本文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基本理论指导下,针对新沂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推进项目的特点,从经济可行性、生态合理性、社会可接受性、水资源承载力、农业生产条件这五个方面对新沂市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采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了可持续发展评价的3层19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指标的具体量化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并选用改进的AHP法计算了权重,针对新沂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推进前后的各种变化对可持续发展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对新沂市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前后对比研究分析评价得出:(1)项目实施前后,社会可接收性和农业生产条件提升比较显著,分别增长了40.36%和40.17%。(2)项目实施后项目区的生态合理性指数提升最小,由于项目实施人为生态环境干预较多,有有益的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和施工期污染防控。(3)项目实施前后的新沂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了15.61%,说明经过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建设,新沂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了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有正面和负面的双重影响,综合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条件和社会可接收性两方面可持续性效果最好,生态合理性效果提升不明显,工程建设最需要关注生态保护,降低负面影响。本研究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基本上能够客观、全面的反映高标准农田项目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可以为构建高标准农田可持续评价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 区域可持续发展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3.21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9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项目的由来11
  • 1.1.3 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影响11-12
  • 1.2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的进程12-13
  • 1.2.1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12
  • 1.2.2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12-13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3-15
  • 1.3.1 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3.2 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国内研究现状14-15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5-19
  • 1.4.0 研究内容15-17
  • 1.4.1 研究的技术路线17-18
  • 1.4.2 论文创新点18-19
  • 2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19-27
  • 2.1 评价指标分值的确定19-20
  • 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0-22
  • 2.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20-21
  • 2.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21-22
  • 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22-25
  • 2.3.1 层次分析法22-23
  • 2.3.2 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23
  • 2.3.3 改进的AHP法23-25
  • 2.3.4 方法比较25
  • 2.4 建立综合评价的模型25-27
  • 2.4.1 单项指数计算25-26
  • 2.4.2 综合指数计算26-27
  • 3 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项目区概况27-38
  • 3.1 新沂市基本资料27-30
  • 3.1.1 地理位置27
  • 3.1.2 水文气象27
  • 3.1.3 地形地貌及土壤27-28
  • 3.1.4 水资源28
  • 3.1.5 耕地利用情况28-30
  • 3.1.6 农业生产状况30
  • 3.1.7 社会经济状况30
  • 3.2 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项目情况30-36
  • 3.2.1 项目建设目标30-32
  • 3.2.2 建设标准32-34
  • 3.2.3 项目建设内容34-36
  •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6-38
  • 4 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可持续性影响综合评价38-69
  • 4.1 综合评价判断38-41
  • 4.1.1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的制定38-39
  • 4.1.2 因素权重值的确定39-41
  • 4.2 经济可行性41-48
  • 4.2.1 费用效益分析法41-42
  • 4.2.2 项目投资费用估算42-44
  • 4.2.3 项目经济效益估算44-46
  • 4.2.4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46-48
  • 4.3 生态合理性48-52
  • 4.3.1 土壤肥力49-50
  • 4.3.2 施工污染50
  • 4.3.3 生物多样性50-51
  • 4.3.4 植被覆盖率51-52
  • 4.3.5 农田小气候52
  • 4.4 社会可接收性52-55
  • 4.4.1 粮食增产量52-53
  • 4.4.2 新增耕地比率53-54
  • 4.4.3 农民人均收入提高54
  • 4.4.4 推广农业现代化54-55
  • 4.5 水资源承载力55-64
  • 4.5.1 水资源总量55-56
  • 4.5.2 水资源可利用量56-57
  • 4.5.3 现状水利工程的供水能力57-59
  • 4.5.4 各行业对水资源的需求预测59-62
  • 4.5.5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与评价62-63
  • 4.5.6 水资源平衡指数63-64
  • 4.6 农业生产条件64-67
  • 4.6.1 排涝模数64-65
  • 4.6.2 农田道路路网密度65
  • 4.6.3 防洪抗旱能力65
  • 4.6.4 灌溉水利用系数65-66
  • 4.6.5 耕作层厚度66-67
  • 4.7 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67-69
  • 5 总结与展望69-71
  • 5.1 结论69
  • 5.2 展望69-71
  • 参考文献71-75
  • 致谢75-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宇婷;;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的分析[J];科技资讯;2013年20期

2 陈贤挺,施曦旺;乐清市农业现代化园区标准农田工程设计思路[J];浙江水利科技;2002年05期

3 刘国洪;李满春;刘永学;蒋志欣;;标准农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遥感信息;2006年02期

4 朱海平;;云和县标准农田建设现状和质量提升措施[J];上海农业科技;2009年01期

5 朱日清;刘金弟;史兴华;陈艳;;秀洲区标准农田质量现状分析与提升技术措施[J];农业科技通讯;2010年11期

6 石佑华;;如东县标准农田质量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上海农业科技;2010年06期

7 周杨;姚岳良;;浙江省缙云县标准农田质量状况与提升措施[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年03期

8 王琴霞;;温岭市标准农田建后管护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5期

9 程街亮;单英杰;倪治华;汪玉磊;;浙江省标准农田质量建设和管理现状及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10 田栋;;甘谷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探讨[J];甘肃科技纵横;201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金岳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标准农田建设[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集(下册)[C];2004年

2 赵哲远;华元春;;关于浙江省成功实施标准农田建设的调查[A];“土地整理与城市化”研究文集[C];2003年

3 华元春;童英良;;浙江省标准农田上图入库的实践[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石雪炎;;浦江县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标准农田建设[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集(下册)[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蒲勇;四川盆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2 胡璐;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推进对新沂可持续发展影响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3 贾丽娟;重庆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及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王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后评价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推进对新沂可持续发展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99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899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8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